分享

夏季留神“失控的心跳”

 和谐世界 2023-07-09 发布于福建

“失控的心跳”十分危险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夏季是房颤高发的季节,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相比,房颤最大的特点就是“乱”:发作没有固定的诱因;发作时间没规律;发作时心跳的快慢更没规律。也就是说,房颤会表现为“失控”的心跳。如果这种情形时常出现,就要高度警觉患上“房颤”的可能性。

房颤患者由于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和舒张,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可导致脑卒中甚至猝死。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约五分之一是由房颤导致。合并有房颤的脑卒中患者,致残率也会明显增加。

而且,房颤还和心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心衰患者房颤的年发生率约为54%,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约为33%。近些年来,房颤住院率的增长甚至超过了心梗和心衰。

如何发现房颤?

值得警惕的是,房颤在导致严重后果前,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使得这种危险的疾病具有极大的隐匿性。很多患者是在体检做心电图时,才偶然发现患上房颤。

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房颤征兆呢?当感觉出现心慌、心跳不整齐、乏力等症状时,可自测脉搏,如果脉搏不整齐,且这种不整齐持续时间较长,则很可能是房颤。如果不会自测脉搏,可用血压计替代,发现测血压时水银柱下降不规律,或者电子血压计中显示的心跳图标跳动不规律,也提示可能是房颤。

这时最好去医院做24小时,甚至48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确诊房颤。

如何正确预防房颤

现在常有人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房颤导致的血栓,这其实是个误区。房颤患者服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是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其中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剂量固定、与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等优点。目前研究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出血风险小,尤其是颅内出血风险可降低50%以上。

阿司匹林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相关血栓,而房颤血栓属于静脉系统的血栓,在形成机制上有区别。另外,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会导致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风险,没有医嘱也不可擅自服用。

另外,硝酸甘油也不具备缓解或终止房颤的作用。

房颤治疗最重要的是预防卒中。抗凝治療可使卒中风险降低60%至70%。国际上公认的积分算法可以用来指导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女性,年龄65岁至74岁,其中任意一条分别积1分,既往栓塞史、年龄75岁及以上,任意一条分别积2分。总分≥2分的患者,就是卒中高危患者,应该及时服用抗凝药物。

(综合《大众健康》《健康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