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二章逻辑分析:美如何生出恶?

 钢铁张 2023-07-16 发布于广东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对于这一章的解读看过很多,基本上都是依文解义,但是基本都无法自圆其说,所以只能含混带过。无论是知名学者还是专家教授,洋洋大观,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一个稍微能够契合全经之义的解释,读了让人气为之结。

如果我们综合全经,先参透本章之所以列为第二章,然后深入本章,研究其内部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参合社会人生经验,那么即使不能说参透玄义,也离道不远矣。

那么,先来看,在第一章玄之又玄的论道之后,为何突兀地讲到美恶,善不善这么平常的概念呢?

第一章作为开篇,提出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道和名。全经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者进行反复论说的,是全经的文眼。名因道生,道因名显。美恶,善不善,都是名而已。道不可言说,所以第一章综述之后,就先从名开始。并且是从我们最熟知的名开始。这里理解的关键就是恶如何从美,不善如何从善生出来的。对此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下面的“故有无相生”中的“故”就无法逻辑贯通了。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能从逻辑上理解。因为逻辑上美就是美,无法推理出恶来。唯一的理解的方法,就是用我们的社会生活经历来验证。齐白石说过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为何?学者学其神,似者似其形。学习要学神韵,不可执着于外形的相似,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例如启功先生的书法是美的,但是其学生和后来者如果一直只以形似为能,执着于这一种所谓的美,无论模仿的多么象,都是恶俗,是书法艺术的大忌讳。这就是美生恶的过程。总结起来,执着于某一种美,不知变通,就是恶。善生不善,也是如此。

有了这个理解,那么后面“故”后面的六个相生相成等,就一以贯之,毫无疑义了。当然每一个“相生”或“相成”都可以作非常深入的分析和理解。特别是第一个“有无相生”,可以说是大秘密。这个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哲学抽象,从美恶的日常概念的对立,直接提升到本体的高度。但是有了前面的逻辑铺垫,就让人觉得好深刻,好有道理,好有启发意义,蕴涵无穷之深意。

六个“相”之后,又来了一层转折,以“是以”开头,表明是从前面的直接的逻辑推理。古文简洁,所以需要自行来补充其中的逻辑环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总结来说,这一个转折,是从名返道。为什么要返道呢?美我所欲也,善亦我所欲也,然而执着于美和善,则恶和不善一定会相伴而生。通过前面的解说知道,只要是在名的层面上,二者一定是兼得。圣人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执着于名,所以不言。处无为之事,就是依道而行。

最后一句,就直接说的是天地大道之境界。天地之大德曰生。而其不辞,不有,不恃,弗居,所否定者,皆名也。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名以名相也,都是表面的东西,随缘而变,故不可取。

所以,道德经第一章是综述,第二章就是树立道本名末的宗旨。从日常概念入手,层层转折,层层提升,只要让人悟入圣境,解道之真谛,不执著于名,连道也不执着。先贤苦心若此而已,岂有他哉。

呜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