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 . 慧 | 奖惩的误区

 新用户75266912 2023-07-18 发布于重庆

奖惩的误区

文/小雅妈妈

前言


在之前的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中,一个家长提出,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提条件,如果不满足,就哼哼唧唧没完没了。对此,我们邀请了小雅妈妈分享了她在奖惩方面的经验。从小雅妈妈的分享中,我们看清了奖励和惩罚时不能踩的雷区,也看到了一个温和坚定的妈妈。





不要用条件交换。这个很重要,因为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交换条件。比如跟孩子许诺:宝贝,要是这学期期末成绩考得好,爸妈给你买个自行车。结果期末成绩拿过来一看,不满意,就这个成绩还想买自行车?不买了!其实就在这一刻,孩子感觉到的不是你的爱,而是成绩是分数,根本不是我。

当我们总是用这种交换的手法来鼓励孩子的时候,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认为做一切对的事情,都没有意义,也不能感受到来自学习知识本身的快乐,和自己知识水平提高的喜悦。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个成绩本身就是对努力学习最好的奖励了。

父母调动一切五花八门的手段,去跟孩子一点一点地交换奖励的行为,会逐渐地让孩子把对个人的长远发展搁置,反而去追求一些物质上的短暂满足,导致孩子完全混淆什么才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什么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呢?——是求知,是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是获得学习的能力,进而获得自信心,这才是对孩子一生发展重要的东西。

那我们完全不能用物质奖励孩子了吗?当然不是,但我们要让孩子慢慢从期待物质奖励的小满足,到逐渐获得学习内驱力,最终体会到努力带来的快乐感这样的大满足,更高级的满足,进而慢慢地撤除这样的物质奖励机制。

在我们家,极少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小雅,更多的是语言上的鼓励和过程中的陪伴。不管是练琴,划船还是打球,在孩子倦怠和退缩的时候,我们总是在她身边鼓励和陪伴,即便是扔了谱子在地上打滚,我也很少斥责,等她情绪过了扶她起来继续练琴。在她获得一些奖项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肯定她的付出和努力,而极少夸奖她聪明能干。

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本书,一顿大餐,一次家庭旅行······不管用哪种方式,我们奖励的是良好的习惯,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分数和成绩。


说到底,惩罚的最终目的,还是想要改正孩子的错误,树立正确的行为规则。有了这样的认知,再来想想我们对孩子实施的惩罚,是否有效。

惩罚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要用直接后果来惩罚,而不应用消极后果来惩罚。

什么叫直接后果呢?小雅小时候有一次因为吃太多甜食,不肯吃晚饭,怎么哄都不吃,我就对她说,现在是我们全家吃晚饭的时候,过了这个时间,我们就不能再吃其他东西了,包括牛奶加餐等,你考虑好,要么现在跟大家一起吃,要么就一直要饿到明天早上才能吃东西。她正在闹脾气,当然是不肯妥协的了,往地上一躺,360°旋转哭泣。我们忍着笑,不理她,自己吃自己的,她一个人表演累了也就自己爬起来了。过了饭点,不能吃东西饿了肚子,这就是直接后果。

那什么又是消极后果呢?如果孩子不小心把书包弄丢了,我们让他晚上不准看电视或者不能玩自己最爱的玩具,用他的心头之爱来做惩罚,而这两件事和弄丢书包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是消极后果。采用这种方式惩罚,孩子就会很困惑,而且也并不能帮助孩子纠正丢三落四的习惯。

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是为了使孩子更好的成长,不要因为追逐物质或者惧怕被罚而去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情。

尽量不用身体上的快乐和痛苦作为孩子的奖励和惩罚。考好了买漂亮的裙子,犯错了被打,这些都是身体上的表面的快乐和痛苦,这种满足感也是短暂、不持久的。

孩子学习,是他们分内的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用简单的奖惩来衡量,而应让孩子感觉到尊重和耻辱的含义,这才是最为有利的刺激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受到父母师友的表扬称赞和鼓励,这本身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持久正面的快乐。

对于屡屡犯错的孩子来说,启动他们发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意让人讨厌的自尊心,才是约束孩子行为的真正的力量。频繁的体罚只会让孩子失去羞耻心,进而陷入更深的错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