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发挥·阴阳》阴阳论治

 保和堂 2023-07-23 发布于河南

我们讲阴阳论治。这是我们扶阳学说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们的扶阳课程,怎么从阴阳去治疗疾病。

本于阴阳

0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我们讲了标本法,讲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的形质为标,三阴三阳运化的六气为本。比如说太阳本寒标热,中见少阴热化。这是标本法对太阳病的最简单的一个论述。所以治病必求于本。我们从标本法上要注意,求本要求之于我们三阴三阳运化出来的六气,后面讲怎么样去求本,去治疗。

首辨阴阳

0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为什么要先别阴阳?因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所以我们要首辨阴阳。这在我们的聚类法里,首先就要讲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然后再辨何经,最后辨何证。三阳是在经在腑,三阴是寒化热化,这是我们聚类法的内容。大体上说我们看病是辨病为主。因为《伤寒论》“辨六经为病脉症证并治”,先辨病,再辨脉证并治,再辨证。辨病的话,我们先辨病发于阴、病发于阳,来确定是三阴还是三阳。然后在三阳我们辨它是哪一经的病,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或者三阴辨哪一经的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辨明哪一经,然后再辨它的证,三阳是在经在腑,三阴就是寒化热化,这是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图片

那么辨阴阳,怎么样辨病的阴阳呢?在《伤寒论》讲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辨阴阳的总纲,大的原则。有时候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但总的原则就是发热恶寒,无热恶寒。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办法。三阳为腑,三阴为脏。三阳为腑,腑病多实证;三阴为脏,脏病多虚证。所以三阳经的病以实证为主,虚证是兼夹证;三阴经的病以虚证为主,实证是兼夹证。所以我们要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还是比较简单的。聚类法会详细讲这个基本的规律。当你辨出了阴和阳,它就只有三条经了,太阳、少阳、阳明,或太阴、少阴、厥阴,就很简单。如果三条经你都辨不了,用抓独法。三阳直取少阳,三阴直取少阴,就很简单。所以六经辨证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使思维变得非常简洁。你辨了阴阳以后只剩三条经,三条经有一个开枢阖的关系,就像一个门,打开、关上,它有一个枢机。如果实在搞不清楚,你去看它枢机是什么状态,就是抓独法,抓少阳、或抓少阴,思路非常简单。然后把其他辨证、脏腑、卫气营血、三焦都融入其中。

阴阳脉法

03

       

《伤寒论》的脉法是用阴阳来定病性,五行来定病位,气运来定病机。平脉法讲:“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阴阳来定病性的话,第一,阴阳的脉位,是用寸、尺来定阴阳,用寸来定阳,为阳脉,尺脉为阴脉。它在辨阴阳虚、阴阳结和阴阳博。阴阳虚讲了好几种辨的方法,在平脉法、辨脉法都讲,怎么样去辨这个阴阳虚的问题。比如说,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何谓阴不足,何谓阳不足,为何发热?为何恶寒?这个去看《伤寒论》应该都很熟悉。第二,是用脉性来辨阴阳。主要在辨脉法就讲了,“脉有阴阳者何谓也?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这个弦是指弦而无力的弦,就是平脉法讲的厥阴肝经的脉。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也就是说,用脉性来定阴阳。还有很多细的内容,在我们的脉诊课程里面有讲。第一个阴阳虚,辨阳微阴细,寸微尺弱,可以辨阴阳虚;第二个阴阳结,阳结大承气汤,阴结大黄附子汤;第三个阴阳博,主要是指肿瘤。关脉如豆,是阴阳博,这个是有肿瘤的脉象。

跳出阴阳,不离阴阳

04


比如说白虎汤证用石膏去配桂枝,这是一个取性还是取味的问题?有时候治疗,我们要取性,有时候治疗我们要取味;有时候去性取味,有时候要去味存性。就是说我们在临床上其实是很复杂,白虎汤加桂枝不见得有寒象,不是说用桂枝就一定要有寒象。我们治疗疾病要跳出阴阳,那个才是高手。所以我们说不离阴阳,跳出阴阳;不离伤寒,跳出伤寒;不离辨证,跳出辨证,你才能够达到化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热毒的人,也用温阳的办法,不见得有阳虚。

举个例子,四妙勇安汤这是治疗脱疽的处方,我们用来治疗血栓。但是很多病人没有阴虚的症状,我们仍然使用玄参,加上大剂量的当归、银花。为什么呢?因为玄参是一个溶栓的药物。所以我们用玄参不见得有阴虚,用银花不见得有热毒,用附子不见得有寒凉。大家仔细去思考这个问题,仔细去思考如何跳出阴阳,不离阴阳。

再举个例子,我们治疗复发性口疮,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导赤散加减。有人说这个不对,患者很多是阳虚的。没有关系,阳虚的你可以加温阳的药,可以加细辛,加附子,还可以加肉桂、牛膝等等,加减法我们讲过。就是说用导赤散直取其病,根据阴阳随证化裁,这是我们的观点。我们的处方往往都是直取其病,随证化裁。所以大家看到,小柴胡汤要加细辛。明明是少阳病,要去用少阴经的药细辛,它是少阴经解热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就讲“反发热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细辛是少阴解热药。我们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常常加黄芩,明明是个少阴病,为什么又要加少阳的药?大家想想看看,其实这里头很复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