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阳丹专题】用古经方思维分析潜阳丹方证

 医林独啸斋 2022-11-16 发布于湖北

作者导读

前段时间我发表了一篇使用了潜阳丹治疗皮肤病的医案,许多医友看完之后对潜阳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我写一篇方证解析,用经方思维仔细解析一下郑钦安老爷子的这一独创方剂。

还没看此医案的朋友,可以先看医案:

颈部长红疹疔疮两个月,灼热刺痛、流脓水的女人,两周治愈

潜阳丹这张方子是温潜法的代表方剂,由于现在阴寒沉衰、阳气虚弱的患者经常伴随虚阳不潜的情况,所以温潜法应用频率大为增加。

其实,这样一张好方子本质上其实是借鉴了经方思路的,由于这张方子精简、有效、方证明确,完全可以当做经方来学习并使用。

一旦掌握此方,大量虚火上浮的患者都会被随手治愈治愈,请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并掌握此方方证

文章末尾我列举了潜阳丹的十来个应用场景,这几个都是我实验过有效的,未实验过的我就没有列入。如果有同道对此方经验丰富,欢迎来交流。

方剂剂量

潜阳丹出自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其剂量已经由郑钦安先生拟定好了,摘录如下:

《医理真传·阳虚症门问答》·郑钦安

潜阳丹

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我在临床使用中对其剂量进行了变通,开列如下:

潜阳丹

炮附子15-24(阴寒严重加重到60-90g),西砂仁30,醋龟板12,炙甘草15,干姜15

  1. 附子的剂量要随着患者体内的阴寒程度进行调节,一般15-24g的附子可以应对临床上绝大多数阴寒沉衰、阳气虚弱的患者。

  2. 对于没有吃过附子的患者,即便认准了此患者存在附子证,也应该先从15g这一比较稳妥的剂量开始用起。如果患者服后反馈良好,再加重到24g甚至于更高。千万不要给没吃过附子的患者一下子开大剂量,这是很危险的。

  3. 对于以前有服用过大剂量附子记录的患者,可以从30g用起亦无妨。有的患者阳气衰退的过于严重,用到90g才能够痊愈恢复。但是这种患者毕竟是少数。

  4. 原方中砂仁要用姜汁炒,我舍弃了此炮制方法。直接加入干姜(相当于合方了四逆汤)效果也很理想,可见此炮制方法并非必须。

  5. 原方的龟板只用了6g,这个剂量比较少。浮热较重的患者龟板可以增加剂量,甚至于可以加入生龙骨、生牡蛎、磁石这三味重镇药物,强化潜阳的力量。这种方法被祝味菊称之为温潜法,以后我会做专题讲解。

  6. 龟板最好用醋龟板为好。我以前受到张锡纯生药论的影响,曾经在此方中用过生龟板,汤液煎出来腥臭难吃。使用醋龟板则没太多异味,而且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最关键的是,生用其实并不能提升疗效

方证解析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这么解析潜阳丹的作用:

《医理真传·阳虚症门问答》·郑钦安

用药意解

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

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总体来说,此方是一个温阳+潜阳的方剂,因此此方的方证应该包括两个部分:

  1. 阴寒沉衰、阳气虚弱

  2. 阳气上浮

使用此方的时候,只需要抓住阳气不足+阳气上浮这两个抓手,就可以灵活运用此方了。

临床上,有的患者只有纯粹的阴寒症候,问诊结束之后你会发现找不到一点热证的表现。这种患者就很好治,你只需要坚持温阳,待到阳气振奋、阴寒驱散,病也就随之痊愈了。

然而更多见的却是上热下寒的患者。你会发现他是一大堆阴寒症候与一些热症的症状混杂在一起的:

身体上部眼睛疼痛、脸上长痤疮脓包、咽喉发炎疼痛、鼻炎、牙龈疼痛出血、突发性的头面烘热等看似有热的表现。

但是检查舌脉以及症状,会发现整体的症状是偏向于阴寒的,与这个上部的“热症”并不相符,那么就可以认定——上焦的热是下焦的阴寒所逼迫而出的热。那么只需要温补下焦,再配合重镇药物引导上浮的热下降,那么这些上部的炎症都会随之消退。

为何下焦的阴寒会导致上焦的热呢?各家都有各家的解释,比如郑钦安就喜欢用真龙作为比喻,也是非常有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原书。

而我对于这种现象,更倾向于从气机运行的角度去理解:

在正常的人体中,气机的升降出入应该是保持守恒的,光升不降、只降不升,都属于病理现象。

正常情况下,下焦封藏功能会不让下部的气机过度的升浮,升上去的与降下来的保持守恒,从而持续性的供养身体。

下焦衰弱,就会导致封藏这一能力的减退,会导致下焦的气机过度外泄,令上部的气机难以下降

举个例子,相信大家治疗痰喘的时候,应该会偶尔碰到所谓的“肾不纳气”的证型。患者频频吐痰、咳嗽喘息,让人容易误以为病在中上二焦。

然而腹诊小腹的时候,会觉得下腹部软如棉花。命令患者躺着深吸气,患者会说感觉气吸不到小腹。再仔细问诊,往往存在腰腿部发酸、乏力、疼痛等情况。甚至有人会主诉“腰部有空虚感”。

这就是典型的下焦衰弱,不能收纳、封藏气机,导致气机上升多、下降少,因而喘息。

同时,下焦的水液被迫随着气机不断上逆,所以痰液源源不断,这种痰怎么健胃、利水、燥湿都不会有用的!因为这些水液并非外邪,他们是下焦外泄出来的精华物质,是“自己人”啊。

因此,这个时候只需要处方把这种下焦的虚弱治愈,气机不再过度外泄升浮,那么上部的痰喘基本就是手到擒来了。

现在回到上热下寒的话题。下焦虚寒衰弱的时候,本该被封藏、收纳在下焦的阳气就会过度的升浮。由于热气容易往上走,所以就会导致上部表现出各种莫名的炎症。

所以这种“热症”怎么清热也没用,因为被清理掉的是“自己人”。不恢复下焦的机能,人体会越发的虚弱。越是机能沉衰,下焦就会越发失去收涩,升浮上来的阳气就会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我看来,虚阳不潜、肾不纳气、肾虚水泛为痰等症候本质上都是一种气机过度的升浮、外泄也。郑钦安形容潜阳丹的时候,称之为“收纳肾气”,也与我的想法暗暗相合。

药证解析

此方中的附子没什么好讲的,大家应该都可以理解。下面我讲解一下龟板、砂仁、甘草的用途。

龟板填补肾精,更能重镇

龟板在这里发挥着填补肾精与重镇的双重效果

由于龟板有填补肾精的作用,可以滋养下焦、给身体下部补充营养。因此古人经常用此方治疗“五迟五软”、筋骨痿软无力的情况。这其实都是借用了龟板填补肾精的药力。

同时这味药有着重镇的作用,因此可以收敛、镇降浮越在上部的阳气。

诸如龙骨、牡蛎、磁石等重镇药物虽然也可以吸纳扶阳,但是其实是没有明显的补力的。所以郑钦安选择龟板来潜阳是非常精准的。

擅长使用温潜法的祝味菊则这样构建自己的方剂:

  1. 附子振奋阳气

  2. 苍术、半夏等药化中焦水湿

  3. 龙骨、牡蛎、磁石等重镇药物潜藏阳气

  4. 菟丝子、巴戟天、仙灵脾、补骨脂等药物补充肾精、滋养下焦。

消除中焦水湿的原理我放在下一节讲。单看祝味菊使用重镇+填补肾精的药物恢复下焦的封藏的用法,大家就可以发现其实祝味菊先生是把龟板的两个用途分别用两组药物去替换了。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

所以我们使用潜阳丹的时候也可以如此变通——腰酸腿软严重的患者,填补肾精的药物可以酌情加入。而阳气浮动严重的患者,龙牡磁石放手去加味

砂仁驱逐水湿,打开中焦

中焦像是一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一堵住,交通当然瘫痪!上焦与下焦的气机想要沟通,必须经过中焦。如果中焦被湿浊堵塞、中土一片泥泞,则浮越的阳气当然没办法正常下趋了

郑钦安说:“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这个“宣中宫一切阴邪”其实就是为了兼顾中焦被水湿填塞的情况。

同时郑钦安认为砂仁是有潜阳作用的,所谓“纳气归肾”就是说它本身有一定的引火归原能力,可以收纳上浮的阳气!因此这一味药物也是一药两用。

而祝味菊先生使用的也是拆解法,把化湿浊的任务交给了苍术、半夏等药物。其实与郑钦安先生的思路也是殊途同归的。

所以如果患者水湿比较严重,那么单用砂仁显然不够,我们可以学习祝味菊先生的方法,给砂仁找几个“帮手”,疾病痊愈的速度会更快。

甘者缓也,令热力绵长

郑钦安解析潜阳丹的时候说:“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书中的“伏火说”这么写到:

《医理真传·阳虚症门问答》·郑钦安

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

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

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亦寓先后并补之义,亦寓相生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

显然郑钦安用甘草的目的是令整个方子温补的力量悠久绵长,不要过于猛爆短暂

民国的张锡纯其实也有类似的论述,真可谓是殊途同归:

《医学衷中参西录·甘草解》·张锡纯

(甘草)与干姜同用,能逗留其热力使之绵长,仲景有甘草干姜汤。

书中《答严××代友问痰饮治法》、《黄芪解》、《慢脾风医案》等地方也反复提到了甘草的这一特性。可见张锡纯实在是善用甘草之人。

写到这里不得不感叹:真理确实是经得起反复验证的!

张锡纯未必研究过郑钦安的学术,然而他潜心研究经方,同时不断在临床上实验,因此独立自主地发现了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想起了牛顿与莱布尼兹分别独立发现了微积分这一美谈!

应用场景举例

为了方便大家临床上应用。我列举了十几个应用场景。这样大家以后遇到了相似的症候也可以使用此方取效。

下列场景都是我实验过有效的,未实验过的我就没有列入。如果有同道对此方经验丰富,欢迎来交流。

1

满脸痤疮、湿疹等头面部皮肤病

下焦的阳气外泄到上部,由于阳气离位便是毒,所以这些浮热会灼烧腐烂头面组织,形成痈疮肿毒。大量应用苦寒药物之后,患者往往胃气衰弱、舌色暗淡,疮疹却毫无变化。此时温潜阳气即可治愈。

2

咽喉疼痛发炎

咽喉比较狭窄,因此气机运行的时候很容易在这里“堵车”,堵塞就容易郁结而化热,导致咽痛。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得过咽痛,这是生理构造使然。

浮阳如果堵塞在此处,就会诱发咽喉发炎。玄参、生地之甘寒,芩连栀柏之苦寒皆无效果,必须温潜阳气。上浮的浮阳消失,自然不会腐烂咽喉。

这种阴寒咽痛如果伴随外感,可以使用麻附辛、半夏散及汤等方。尤其是麻附辛,服后会感觉一股子热力冲向咽喉,顿时咽痛就会减轻。

桂苓五味甘草汤有时候也会起到类似于潜阳丹的效果,原理其实差不多。此方一直以来被日本汉方当成引火归原方剂使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3

牙龈出血不止

我曾经这个这样一位牙龈出血的患者。患者出血不严重,虽然量不大,但是架不住它一直流血啊。冰水漱口也没用

我看其舌头淡白如白纸,同时大夏天还怕冷,就毅然使用潜阳丹加侧柏叶、炮姜,服后随即止血也。可见虚寒性的上部出血只需要收回浮阳即可。

4

牙痛且服清热剂无效

这种情况下,使用潜阳丹加骨碎补30g有不错的效果。配合细辛花椒漱口,也可以辅助疼痛的消失。

骨碎补这位药物确实对于牙疼有特效,陈士铎就很喜欢用此药物治疗牙疼:

《辨证录·牙齿痛》·陈士铎

(前略)方用八味地黄汤加骨碎补治之,一剂而痛止,再剂而痛不发也。

盖六味地黄汤补其肾水,桂附引火以归于命门,但补水引火之药,不先入齿中,则痛之根不能除,所以必用骨碎补以透入齿骨之中,而后直达于命门之内,此拔本塞源之妙法耳。

大家尽可以实验此药物的效果。

5

老年痴呆、脑萎缩等伴随但欲寐的老年病

附子振奋阳气以兴奋大脑神经,即可消除疲乏欲寐。龟板补充肾精以营养大脑神经,即可缓解大脑的衰弱萎缩也。

单用此方效力会比较单薄。一般可以加入巴戟天、菟丝子、鹿角片(包括鹿角胶、鹿角霜等)、沙苑子、肉苁蓉等药物填补肾精,帮助龟板一起滋养神经系统。

同时还需要看看患者有没有瘀血、痰湿等病理性物质。因为痰、瘀血也可以堵塞在脑部,毒害神经系统,堵塞给大脑输送营养的通道。光补肾精不祛除毒素,照样不会有效的。

6

头部或者上半身突然烘热

更年期综合征等许多病都会出现这种突然“升火”烘热的症状。如果患者平时疲劳、怕冷、舌淡,说明并非热证,那么直接用潜阳丹收敛浮越在外的阳气即可治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二甲龙骨牡蛎汤有时候也可以起到类似效果。

7

虚弱性的失眠

有的患者虽然极度的疲倦乏力,但是真要他去睡觉,也只能眯着眼睛而无法入睡,这也可以看成但欲寐。

倘若以附子振奋其机能,则患者必白天精力充沛,而夜间睡眠深沉。说白了,白天彻底兴奋,才能换来夜间彻底的放松休眠。

使用的时候可以配合龙骨、牡蛎、磁石。祝味菊先生还会配合酸枣仁来使用。

8

饮食稍不注意就上火长包

这种与饮食有关系的皮肤病,首先要考虑调节其消化系统。从食积病,以及李东垣的阴火理论考虑。

倘若调胃不效,就要考虑是不是下焦封藏能力太弱。吃的食物中稍微多一点热性,下焦就封藏不住,热力随即上浮到头面,导致上火长包。

9

肺病或者肺心病动则喘息、不耐劳作

虚寒性的肾不纳气,除了填补肾精、滋养下焦之外,还需要重用附子温阳。阳气潜藏,上冲的气才能下得去。

我用此方法处理肺结节患者有很好的效果。患者本来腰酸腿软、怕冷、胃弱、食欲差走两步就喘息乏力。我把潜阳丹与茯苓饮结合起来交替服用,用这个方法治了两个多月,患者体力大增,现在走两千多步才觉得要休息下

此外,肾不纳气的症候也需要分清楚寒热。不可以一方打天下,否则必然失败。

10

阴证患者服温阳剂后阳气浮动

阴寒的患者使用温阳剂本就不错,然而有些人下焦封藏能力有限,补进去的阳气潜藏不住,导致上浮外泄,变成上热下寒的格局。出现牙龈痛、眼睛痛、鼻血、失眠、长痘等副作用,此时就是温潜法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了。阳气一旦潜藏,则上部的浮热顷刻间就会消失殆尽。

11

阴寒患者体质调理的善后方

此方可以潜藏阳气,本身就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所以阴寒患者在后期需要调理巩固的时候,我经常会使用潜阳丹加生龙牡,一边强壮阳气,一边又防止其过于亢奋猛爆

我以后会抽时间总结类似医案,大家会发现我用潜阳丹给阳气衰弱的病人善后调理的频率非常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