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研究之黑箱,白箱与灰箱

 中医知识圈 2023-11-04

原创 曹东义 杏林传道

摘者注,人体对于现代解剖学,从结构上看好像是白箱,但也是相对的,实质上微观上还是黑箱。但从人体生命运行机制和内部机理上仍然是不折不扣的黑箱。司外揣内的黑箱方法是认识人体生命的基本方法。司外揣内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时候,大量使用了“黑箱方法”。就好像老农挑西瓜,以不打开西瓜为前提,推测西瓜的内部情况。这时就要观察西瓜的外部特征,需要摸手的感觉和敲声响,收集一些反应出来的信息,进行判断,这就是“黑箱方法”。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里是经常被运用的,不仅中医判断病情要用它,就是屠夫买猪贩牛,农民种地养花,军人了解敌情,门卫询问来客,也离不了黑箱方法。但是,把这种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能够融入现代科技体系之内,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对于内部结构尚不能直接观测,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客体,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起先称它为“闭盒”(Closed Box),后来艾什比、维纳又称它为“黑箱”(Black Box,又译为“暗盒”)。当然,黑箱的概念是相对的。买到手的西瓜,回到家里切开吃,就把黑箱变成了“白箱”;今天无法了解的内部情况,日后手段进步而真相大白的时候,也就把黑箱变成了白箱。

研究黑箱形成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课题,由此发展成一种研究事物的黑箱方法,形成了黑箱理论。中医学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渐熟悉了人体的各种功能,创立了脏腑经络学说,总结出一套通过望、闻、切、问了解病情,根据外在证候辨证施治的诊疗技术和理论,就是运用黑箱方法的典型,只是当时“有其实而无其名”。

控制论黑箱方法一般包括3个基本步骤:确认黑箱、考察黑箱、阐明黑箱。即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观测试验的数据,参考原先对系统的知识,建立研究对象的模型(框图模型、动态登记表,数学模型等),然后对系统的功能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和静态、动态的分析评价,对系统的未来行为做出某种预测,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机理做出某些推测和假说。这就是系统辨识。

其实,现实生活里完全的黑箱与白箱,都是不常见的,常见的是“灰箱”。“灰箱”就是“半知半不知”,而且随着认识的深入,原来以为是白箱的事物,就变成了黑箱或者灰箱。

《灵枢·经水》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在肉眼可见的标准下,《内经》作者对于人体的认识是很自信的。《难经》作者也把各脏腑的大小长短、厚薄重量称量出来,显然他们自己认为对于人体的认识处于“白箱水平”。然而,西方医学的传入,首先使王清任为代表的一批中医学家丧失了对于人体解剖的自信,认为经典对于人体的认识,至多是一个“灰箱”,绝对不属于白箱水平。

西医靠着解剖与化验的精细、实证,在进军中国的时候得心应手,所到之处不仅“如入无人之境”,而且“海归派”学者为之鸣锣开道,中医的处境陷入了困难。其实,解剖化验的精细与实证,仅仅是一个“模型”,充其量只是一个标准的“虚拟人体”结构,而不是每一个医生所面对的具体患者的“白箱展示”。

其实,一个人无论患了什么病,他(她)体内的组织结构、物理化学变化的细节是不可能完全“白箱化”的。比如,中医说的胸痹,西医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可以通过心导管造影,或者开胸探查,明确地看到局部的粥样斑块,似乎已经达到了白箱水平。但是,这个斑块内部的结构如何?它的稳定性怎样?何时将会发生冠脉事件?这个人的斑块是如何形成的?始动因素是什么?现有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有多少?到底如何治疗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此等等的疑问,在只能证实“有病灶”可见的白箱里,都是未知数。那么,这个所谓的白箱诊断,也就成了黑箱,至多是一个灰箱。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按道理说,治疗应该有针对性,不仅要区分是细菌还是病毒,而且要培养这个细菌,得出它对于何种抗生素最敏感?需要多大剂量的药物才既不多用,又不少用?精确度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毫克为单位?这样“白箱水平”的治疗,世界上还没有一家医院可以做到。针对病毒感染的“分子靶向”药物,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几乎难于登天。临床医生面对病人的紧急病情,也不允许达到最精细的白箱水平。所以,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西医医院,其治疗的实际状况也是“灰箱水平”。

中医对于脏腑解剖的认识,尽管不是十分精细,但是已经达到“确有其物”的程度,不是向壁虚造,已经属于灰箱水平的认识。中医对于人体升降出入的认识,尽管没有物理化学分子水平的描述,但是其气血循环、水谷代谢、津液输布的理论认识,都是“大体不错”的灰箱水平知识。而且这种灰箱水平知识,与中药方剂理论关于药物气味、升降浮沉、寒热归经的灰箱水平知识,是互相匹配的,可以丝丝入扣地密切契合,彼此互动,达到自洽,取得良好疗效。

如果抛开中医的灰箱理法方药知识,必须以分子水平为标准白箱,那么,中医所说的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中医所运用方药的分子机制,将会成为天文数字的海量数据,既不便于“客观化”,也是大量社会资源毫无意义的浪费,病人与医生更是无法从中得到明晰的认识。

面对黑箱的时候,中医不会无奈;面对灰箱,我们应该更有信心。

“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合而治之”,其背后有着“一揽子解决”的智慧;单一化学成分的靶点治疗,“分而治之”尽管方便快捷,但是简单应对“可重复性强”的背后,却控制不了“一因多果”,或者“多因一果”的复杂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