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膝盖痛”的几则医话

 孙郎中 2023-11-25 发布于山西
【一】膝盖疼这个问题,我发现现在的膝盖疼象其它疾病一样越来越年轻化,也越来越多,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膝盖疼是肝肾亏虚的表现,是身体向你发出的信号,提醒你该休养生息,补益肝肾了,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腿为肾之路、膝为肾之柱,柱、支柱也,既然肝肾亏虚,首先体现在身上的就是头发花白,腰膝疼痛、肿胀,这些患者大多平时怕冷,手脚冰冷,舌苔厚腻,心烦失眠,这都是肝肾亏虚、肾虚气升、虚火上炎、上热下寒所致,所以此时的病人应该在生活上宜睡眠充足、早睡早起、饮食清淡,休养生息,再找中医大夫调理肝肾,祛瘀止痛,而不是去用西药激素封闭,乃至手术置换膝关节,这都为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中药在这方面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我教给大家一个治疗因寒或因湿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简方:将二两花椒【最好是川椒】研磨成粉末,跟适量50度以上白酒拌匀调和,放置至少3个小时以上。当我们使用的时候,先把花椒酒倒在手上,然后使劲的揉膝盖,或者是腿疼的部位,把疼痛的地方,拍的微微发红,可有效缓解疼痛。

【二】膝盖是一个关节,承受了人体大概60%的重量。随着年龄增长,膝盖气血没那么多了,供给膝盖的气血也少了,膝盖又总是磨损。所以特别需要气血这种润滑油,润滑油充足就没事,润滑油一少就会干磨,就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了。若这时寒气再进来,在缺血的情况下再去练蹲起、爬山、走远路、打球,膝盖只能更磨损了。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锻炼后膝盖越来越疼的原因。正因为此,有人就认为,膝盖骨关节退化了,要省着用,尽量少走路。其实有研究发现:健身跑的人们关节炎发生率仅3.5%,而选择静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却为10.2%。从中医来分析,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功能退化,这是自然现象,不必过于焦虑。况且,适当运动有助于生阳,阳气生发,兼能化气祛浊。我还观察到,很多爱美女士在秋冬季特别喜欢穿靴子,觉得又漂亮又保暖。然无论是靴子配裤子还是裙子,中间裸露的恰恰是人体最薄弱的膝关节。人体的关节是气血最不容易流通的地方,所以用关和节来命名。平时我们可以摸摸大腿、小腿是温的,而膝盖往往是凉的。很多人受了风寒湿邪,出现腰腿疼痛之前,都是先出现关节疼痛。从中医来分析,寒则收引,寒邪外袭最易导致疼痛,因为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进入冬季,即便气温不低,我们也应该知道冬天来了,要有意识去防范。若是等到自己觉得冷了再加衣服的时候,往往就已经迟了。如果觉得冷还不知保暖的话,那就是自作孽,自己找病了。而膝关节处于人体下焦,本身寒凉湿气就容易侵袭下盘,一旦保护不好膝关节,极易引邪入里。所以预防膝痛病,冬季防寒胜服药。

【三】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老腿先老。为什么呢?因为腿与肾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人老肾先虚,肾虚则下肢易老。就“腿先老”而言,更容易老的是膝关节。一方面,膝为肾之外府,肾虚则膝先虚;另一方面,膝关节周围肌肉很少,韧带肌腱比较多,容易受凉,受寒,受潮,导致气血不和,经络不畅,不通则痛。膝盖肿痛,常被现代医学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炎,而单存的膝关节疼痛,也容易被误解为缺钙,但是相信很多患者按这样的病机治疗久治无效,那么如何更有效的治愈膝关节肿胀。中医认为“膝为筋之会”,即膝关节那里是筋汇聚的地方,筋受水湿下注的影响,会导致肿胀疼痛,因此它是归属肝—筋系统的疾病,肝阳不足,水得不到气化而下注,所以补钙是没有意义的,而恢复肝阳的气化功能是膝关节肿胀疼痛的治疗法则;人卧则血入于肝,实际是卧则阳气回归肝脏以及肝所主管的筋的系统,肝阳恢复,犹如枯枝回春,自然恢复柔韧,因此,人白天天动人亦动,夜晚天静,人亦定,卧能使血夜随阳气回归肝主宰的筋系统,自然膝关节肿胀得以修复;怒伤肝,也伤筋,慈心柔和养肝也养筋,所以改变性格,让精神放松下来,可以帮助膝关节更好的恢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