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疗(治疗/实用总结二/完)

 钱首相小泉 2023-12-17 发布于江苏

一~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识别(见上篇

八:治疗

最佳治疗窗口期为发热后 5-10d 以内, 14d 后仍持续发热常遗后遗症轻症者:抗菌而不常规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重症者:予综合治疗(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支气管镜、抗凝等联合),既抗混合感染也要治过强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风暴,降低混合感染和后遗症机率。

(一)一般对症治疗

发热者:正确服用退热药,有高凝状态并禁食者,需补充水和电解质。祛痰:可口服和雾化药物、辅助机械排痰、叩击排痰等疗法。

(二)抗 MP 治疗

1:大环内酯类物药为首选:

阿奇霉素用法:轻症10mg/公斤体重/天每日一次,口服或静点,疗程 3d,必要时 延 长 至 5d ; 轻 症 也 可 第 一天 10mg/(kg.d) , 之 后5mg/(kg.d),连用 4 天。重症静点10mg/(kg.d)每日一次连用 7d 左右,间隔 3-4d 后开始第 2 个疗程,总疗程据病情定,多为 2-3 个疗程,静脉转口服时机为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对婴幼儿(婴儿1岁内/幼儿6岁内)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要慎重。大环内酯类抗菌72h后据体温等初步评价药效。克 拉 霉 素 用 法 :10-15mg/(kg.d),分两次服,疗程一般为 10d 左右乙酰吉他霉素用法:25-50mg/(kg.d),分3~4次服用,疗程一般为 10-14 d。红霉素用法:多为30-45mg/(kg.d) ,分3~4次服用,疗程 10-14d 。 罗 红 霉 素 用 法 : 多 为5-10mg/(kg.d),分2次服用,疗程 10-14 d

2: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

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支原体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 MP 耐药的 MUMPP、RMMP、SMPP 治疗。因可能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 8 岁以上儿童,8 岁以下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家长知情同意后用。米诺环素作用较强,多西环素安全性较高,在推荐剂量和疗程内,尚无持久牙齿黄染的报道。多西环素: 2mg/(kg.次),q12h,口服或者静脉。米诺环素:首剂 4mg/(kg.次),最大量不超过 200mg,间隔 12h 后应用维持量 2mg/(kg.次),q12h,口服,每次最大量不超过 100mg。一般疗程为 10d。

3:喹诺酮类

对耐大环内酯类菌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 MP 耐药 MUMPP、RMMP、SMPP 治疗。因有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风险,18 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并家长知情同意。左氧氟沙星:6 个月-5 岁:8-10mg/(kg.次),q12h;5-16岁:8-10mg/(kg.次),qd,口服或静脉注射;青少年:500mg/d,qd,最高剂量 750mg/d,疗程 7-14d。莫西沙星:10mg/(kg.次),qd,静脉注射,疗程 7-14d。妥舒沙星:口服 6mg/(kg.次),bid,最大剂量 180mg/次,360mg/d,疗程 7-14d。

(三)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和危重者常规甲泼尼龙 2mg/(kg.d)部分重症可能无效,据临床表现、受累肺叶数量、肺实变范围和密度、CRP 和 LDH 水平、既往经验或疗效调整剂量可达 4-6mg/(kg.d);少数存在过强免疫炎症反应甚至细胞因子风暴,可能需更大剂量。若有效 24h 后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若体温降低未达预期,需考虑甲泼尼龙剂量不足、混合感染、诊断有误、出现并发症或其他措施处置不当等因素。一旦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好转、CRP 明显下降,可逐渐减停,总疗程不超过 14d,减量过程中体温反复,可能是减量过快、出现并发症、混合感染或药物热等。

(四)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G(IVIG):本品含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经静脉输注后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IgG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重症皮肤黏膜损害、血液系统表现等严重肺外并发症,混合腺病毒感染的重症 MPP 或存在超强免疫炎症反应、肺内损伤严重时推荐使用。建议 1g/(kg.次),qd,疗程 1-2d。

(五)预防性抗凝:

D-二聚体明显升高但无肺栓塞临床表现的重症可考虑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 100U/(kg.次)qd,皮下注射,一般 1-2 周

(六)支气管镜治疗:

怀疑有黏液栓堵塞和PB (塑形性支气管炎)的重症尽早进行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预计黏液栓和塑形物取出难度大等情况存在时,需全身麻醉,采用负压吸引、活检钳、异物钳、冷冻、刷取等方法。对于因 PB 造成的严重呼吸衰竭,若常规机械通气不能缓解,可在体外膜氧合(ECMO)下进行清除。注意支气管镜检查怀疑合并肺栓塞者应慎用。已发生坏死性肺炎 NP 时,除非怀疑有 PB,一般不建议进行。注意避免气胸和皮下气肿的发生。

(七)并发症:混合感染治疗

1.抗细菌治疗:高度怀疑或明确合并肺炎链球菌 SP、金黄色葡萄球菌SA 感染,且耐药的可能性较低,可联合用第 2、3 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不推荐常规联合限制级抗菌药物如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及碳青霉烯类等;混合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或重症感染的后期。抗支原体药物对混合感染的细菌也敏感时,尤其喹诺酮类药物,不建议额外再加其他抗菌药。

2:抗病毒治疗:混合腺病毒感染时:可用免疫球蛋白,是否用西多福韦据药物可及性、免疫功能状态以及病情决定。合并流感时:可用抗流感药奥司他韦。混合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等感染对症治疗。

3:抗真菌治疗: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患儿、病程长且长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气管插管等时,可能合并曲霉或念珠菌感染肺念珠菌感染病情轻或氟康唑敏感者首选氟康唑,病情重或氟康唑耐药可用卡泊芬净、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 B(含脂质体)。肺曲霉感染用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 B(含脂质体)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