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绍武:三部六病常用方剂】

 昊晟堂 2024-01-03 发布于山东

刘绍武老师所倡三大疗法,是“三部六病”重要组成部分,三法之间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整体性的病证多采用纠偏疗法,局部性的病证则常须协调疗法和局部治疗相结合,而复健疗法则仅用于局部组织缺损之病变。  
人体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往往出现对抗性的矛盾,即大寒、大热、大虚、大实之证,如白虎汤证的大热,四逆汤证之大寒等。对抗性矛盾的解决,须采用对抗的办法。“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这就是纠偏疗法之宗旨。阴平阳秘谓之常,一方偏亢,另一方偏衰则为病。治疗上多采用“有余泄之,不足补之”的方法使阴阳达成平衡。

人体疾病矛盾双方的斗争结果,并非都形成对抗性的矛盾。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对立双方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的情况临床较多见。它体现了疾病矛盾双方在中间阶段上的融合或过渡。针对这种寒热虚实分辨不清的情况,采用协调疗法以发挥机体的自然功能来进行双向调控。古代医家对小柴胡汤之和法虽有阐述,但并未作为一种治疗大法提出。而“三部六病”协调疗法的提出“和”运用,扩大了和法的应用范围,除四大(大寒、大热、大虚、大实)之外的一切病证均可采用。另外四大证发展到临界水平时,如采用纠偏疗法往往造成变证,当以协调为主。
人体组织结构的改变多影响其功能。临床上对一些局部组织结构改变而导致功能丧失或低下的病变,单用纠偏疗法是不能解决的,例如卵巢萎缩性闭经,眼球萎缩性视力下降,肺气肿、老慢支所致肺泡萎缩等。只有采用复健疗法使人体缺损或萎缩的组织再生和修复才能恢复正常功能。刘老所创团鱼丸是复健疗法的代表方剂。临床实践证明其确有使人体局部组织再生,功能恢复的作用。复健疗法与通常的补法不同,补法属于纠偏疗法的一种,是整体性的物质缺乏而致的能量代谢低下时所采用的疗法,如气虚补气,血虚养血等。而复健疗法则适于局部性的组织萎缩和结构改变所致的功能障碍。但二者也有联系,整体的物质缺损可导致局部组织的变性萎缩,同时,局部结构病变也可反过来影响整体。

一、纠偏疗法
1
表部方
  ⑴ 太阳病  
  主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治则:发汗解表。
  主方:葛根麻黄汤。葛根60g、麻黄10g、石膏30g、杏仁15g、甘草10g。
  煎服法:上药五味,加水500ml,煎取150ml,温顿服,取微似有汗为佳。小儿酌减。忌辛温之品。
  按语:太阳病的主方用葛根麻黄汤,是在实践中逐步确定的。过去一般认为桂枝汤和麻黄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从临床应用的结果看是不适宜的。太阳病是表部的阳性病,病性属热,病势属实,阳性病的治则应该是“热则寒之”、“实则泻之”,宜发汗解表以驱表部实热,而不应该用热性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均属辛温之剂。王叔和曾说:“桂枝阳盛、下咽则毙”。桂枝汤实乃厥阴病表虚之治方,而非太阳病所能用,热证以热治,犹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反使其热益盛,病更加剧。通过实践,根据“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曾用葛根汤作为太阳病主方,开始应用,但是终因葛根汤是以桂枝汤为基础方,疗效仍不理想。后根据“热则寒之”的原则,将桂枝汤更为麻杏甘石汤,于1973年用于临庆,结果一试成功,大大扩大了治疗面,提高了疗效,故取名葛根麻黄汤。方中葛根为主药,麻黄为付主药,主药的选择是根据疗效高,治疗全面,使用稳妥三原则确立的,太阳病代表着表邪的实热,需以辛凉药解表,辛以发散,凉以治热,治疗是针锋相对。葛根性凉,又有发汗作用,可以解表。解表药都有发汗作用,但是由于一些药发汗力大,易致大量出汗而耗损津液,一些药发汗力小又不能达到发汗驱邪的目的,葛根它既可发汗解表,又清热生津,久服无副作用,故选用葛根作太阳病的主药。但葛根亦有其不足,发汗之力不及麻黄,对于无汗之实证,则嫌其力逊,选用麻黄作副主药以治太阳之实,取其发汗,驱邪外出,二药伍用,共同完成治疗太阳病的实热之证。麻杏石甘汤四药合用,宣通肺气以清泄肺中之热,肺与皮毛相表里,葛根麻黄汤五药并用,体表与肺内之热可俱解。实践证明,本方可作太阳病的代表性方剂。
 ⑵ 太阳病类方:
  ① 麻杏石甘汤证:汗出而喘,无大热。
治则:清肺平喘。
麻黄12g、杏仁15g、甘草6g、石膏24g。
  上四药,以水500ml、煮取200ml、去渣温服100ml,一日二次服。
  ② 越婢汤证:(《金匮要略》)汗出、恶风、无大热、一身悉肿、脉浮。治则:散热消肿。
  麻黄18g、石膏24g、生姜9g、甘草6g、大枣5枚
  上药五味,以水600ml,煮取300ml,分温三服。
  ③ 桑菊饮证(《温病条辩》):咳嗽、身体甚热、微渴。治则:散热止咳。
  杏仁6 g、连翘4 g、薄荷3 g、桑叶8 g、菊花6 g、桔梗6 g、甘草3 g、苇根6 g
  上药八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日二服。
  ④ 银翘散证(《温病条辩》):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苔黄、脉浮数。治则:散热解毒。
  连翘30 g、金银花30 g、苦桔梗18 g、薄荷18 g、淡竹叶12 g、生甘草15 g、荆芥穗12 g、淡豆鼓15 g、牛蒡子18 g
  上九药,杵为散,每服18 g,鲜苇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⑤ 升麻葛根汤证(《小儿药证直诀》):麻疹未发、或发而未透、发热恶风、头痛、肢体痛、喷嚏、咳嗽、日赤流泪、口渴、舌红苔干、脉沉数。治则: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干葛9 g、升麻3g、芍药4 g、甘草3 g
  上药四味,加水300ml,煮取200ml,日二服不效再服。
 ⑶ 厥阴病 
  主证:手足逆冷,脉沉细,或四肢痹痛。
  治则:温通血脉。
  主方:当归桂枝汤。当归15 g、桂枝10 g、赤芍10 g、细辛10 g、木通10 g、甘草10 g、大枣10枚。
  煎服法:上药七味,以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温服100ml,日三服,忌食肉类,戒房事。
  按语:厥阴病的主方根据《伤寒论》第351条的当归四逆汤,通过实践确定。当归四逆汤是以桂枝汤作基础,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组成。桂枝汤是调和营卫,治疗表虚寒的方剂,桂枝汤中桂枝,甘草相合辛甘以化阳,芍药、甘草相合酸甘以化阴,当归活血补血,细辛作为沟通上下、联络表里的枢药,通草以通经活络,七药共用,使脉络得通,气血得充,表部虚寒去而厥阴诸证尽。当归是补血活血药,它既能流通血脉,温煦四肢,又具有补血之功,桂枝性温,协助当归温通血脉,使气血通畅,故二药为厥阴病的主药、副主药。为突出主药的作用,故而将当归四逆汤更名为当归桂枝汤。
 ⑷ 厥阴病类方 
  ① 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或时发热,自汗出。治则:调和营卫。桂枝10 g、白芍10 g、甘草10 g、生姜10 g、大枣4枚(破)。
  上药五味,以水300ml,煮取100ml,去渣、顿服,服后15-30分钟无汗出者,以热稀粥助之,取微似有汗为佳,不可令汗流漓,病必不除。一服病愈,止后服。不愈者,再服。
  按语:桂枝汤为治厥阴病表虚寒证之自汗出的代表方剂,用之得当,药到病除。后人把桂枝汤称为发汗剂是极大错误。
  ②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金匮要略》):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治则:益气温阳、和营通痹。
  黄芪9 g、桂枝9 g、芍药9 g、生姜18 g、大枣4枚
  上药五味,以水600ml,煮取250ml,温服80ml,日三服。
  ③ 阳和汤证(《外科证治全生集》):一切阴痹、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不热、舌淡苔白、口不渴、脉沉细或迟细。治则: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熟地30 g、肉桂3 g、麻黄2 g、鹿角胶9 g、白芥子6 g、姜炭2 g、生甘草3 g
  上药七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分温二次服。
  ④ 四物汤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面色萎黄、唇白无华、妇女经量少、舌淡脉细。治则:补血和营。
  当归10g(洒浸微炒)、川芎6 g、白芍10 g、熟地黄15 g
  上药四味,加水500ml、煮取200ml、去渣热服,日二次。
  ⑤ 当归补血汤证(《内外伤辨惑论》):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或产后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治则:补气生血。
  黄芪30 g、当归6 g(洒洗)
  上药二味,加水300ml、煮取100ml、去渣温服。
  ⑥ 玉屏风散证(《世医得效方》):恶风自汗、面色晄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虚软。治则:益气固表。
  黄芪180 g、白术60 g、防风60 g
  上三药,研末、每日二次,每次6-9 g
2
里部方
  ⑴ 阳明病:
  主证:胃家实、大便难、潮热、汗自出。
  治则:攻下实热。
  主方:大黄芒硝汤。大黄15 g、芒硝10 g、枳实 30 g、厚朴20 g、白芍30 g
  上药五味,以水1000ml,先煎厚朴、枳实、芍药三药,取500ml,去滓、纳大黄,再煮取300ml,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二服,得下,余勿服。
  按语:阳明病是内热致实,实则气机不畅,故有热、有食、有气相互掺杂,治疗必须针锋相对,一要凉药清热,二要排出蓄积之物,三要照顾机体的功能恢复,方选大承气汤。通过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共同作用,达到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泻热泻食,急下存阴的治疗目的,故选大承气汤为基方,以建泻热除积、消胀除满,软坚通便之功。有时,肠处于痉挛状态,故加白芍,缓解之,促进泻下,主方名为大黄芒硝汤。方中大黄性寒,味苦,苦寒可以泻热,具有较强的攻下作用,大黄内含蒽醌和鞣质,既有泻下通便,又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具备先泻后敛的特性,可使阳明实热得排得泄,又不致大损正气。此外,大黄苦寒,除排泻阳明实热外,还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于因肠道感染而引起的里部实热证,用之更妥,故为主药。但大黄泻下之力虽大,然对阳明病来说,泻下不仅需要肠道收缩之力,而且又需要大量的液体稀释蓄积物,故此大黄就嫌不足,必须用芒硝以助,芒硝含有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钙等成分,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中形成高渗溶液,使肠道保持大量水分,以软坚排便,助大黄泻热,故为付主药。芍药、枳实、厚朴能平痉挛、增强胃肠节律性蠕动、健脾胃、消胀排气,共同组成泻实热之重剂。阳明之热必须用下法才能解决,体内热源物质不排,不足以降温。
  <2> 阳明病类方:
  ① 大承气汤证: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腹满而喘,身重短气,手足然汗出,大便不通,腹满痛,按之硬,脉迟或脉实;或大便难,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身微热;或曰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脉弦;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胀满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力实。治则:峻下热结。
  大黄 12g(洒洗)  厚朴  15g   枳实  15g   芒硝  9g
  上药四味,以水 500ml ,先煮厚朴、枳实,取 300ml ,去滓,内大黄,更煮取 200ml ,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② 小承气汤证:汗出、谵语、潮热、小便数、大便硬、腹大满不通、脉滑而疾;或大承气汤的先行试探剂,以入腹中,有无转矢气来测知有无燥屎;或痢疾初期,腹中疼痛、胀闷、里急后重。治则:轻
  大黄 12g(洒洗)  厚朴 6g   枳实  12g
  上药三味,以水 500ml,煮取 200ml,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③ 调胃承气汤证:发热汗出恶热,口渴,便秘,腹胀满。治则:缓下热结。
  大黄 12g(洒洗)芒硝  6g   甘草  12g
  上药三味,以水500ml,煮二药至 1000ml,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温顿服之。
  ④ 大陷胸汤证:结胸热实、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而痛不可近,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治则:泻热涤痰。
  大黄 18 g 、芒硝 20 g 、甘遂 1 g
  上药三味,以水600 ml,先煮大黄,取 200ml,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未,温服100ml,得快利,止后服。
  ⑤ 大陷胸丸证:结胸热实,脉沉而紧,颈亦强,如柔痉状。治则:泻热涤痰,宣肺利水。
  大黄 24 g 、葶苈子 10 g(熬)、芒硝 10 g、杏红10 g(熬黑)
  上药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和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未1 g,白蜜20 ml,水200ml,煮取100ml,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按语:结胸证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表证解,热邪内陷,水津不得四布,导致水积胸胁,痰饮结于胃中所致,此即由表证衍变而成。二是由某些疾病引起体内气血津液运化失职,导致胸腔积水,逐步形成结胸证(胸腹膜炎)。大陷胸汤直接清除胃肠之痰饮,大陷胸丸则含有葶苈子,杏仁宣肺利水,连同肺中痰饮并治,如肺中无痰则用大陷胸汤治疗为宜。
  ⑥ 十枣汤证:胁下有水气(胸水)、咳唾胸胁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治则:攻逐水饮。
  芫花(熬)、甘逐、大戟各等分。
  上药三味,等分为未,以水200ml,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100ml去滓,内药未。强人服3g,赢人服1.5g,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1 g,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按:十枣汤,又叫朱雀汤。本方虽效力显著,用之宜慎,须在脉不数而滑或平脉,无心功能不全者可用,肝硬化腹水亦可用,体质弱者不耐泻者,不可用,本汤主要适用于阳明实证,水去则停服,不可过剂,以恐损伤正气而使机体由实转虚,病情逆转。
  ⑦ 桃核承气汤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治则:泻热逐瘀。
  桃仁12g、大黄12 g、桂枝6 g、甘草6 g、芒硝6 g
  上药五味,以水700ml,煮取300ml,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温服用100ml,日三服,当微利。
  ⑧ 抵当汤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其人喜忘,发狂或如狂,屎虽硬而大便反易,色黑舌见紫斑,脉沉结。治则:攻逐蓄血。
  水蛭10 g、虻虫5 g、桃仁12 g、大黄10 g。
  上药四味,以水500ml,煮取300ml,去渣,分温三服,以下为度,不下更服。
  按语:里部有瘀血停留,较少见,大部分见于发烧月余后出现。辨血证时,其特点有二:一是小便利,二是大便黑,便时容易。体内瘀血者,多选用桃核承气汤,治肠内新瘀,抵当汤治久瘀,用在血已结之后。里部消化系统与气血有着密切的的联系,每日饮水2500ml,肠道却会有800ml水的循环量,肠道实可直接导致气血瘀滞。热性病发展到阳明,在高热的情况下,引起统一物的分解,使血、气、粪、粘液等物形成瘀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活血化瘀借胃肠之道,排除有形之物,则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⑶太阴病  
  主证:腹满、或吐、或利、时腹自痛。治则:温胃健脾。
  主方:苍术干姜汤。苍术30 g、干姜10 g、茯苓30 g、甘草10 g
  上药四味,加水800ml,煮取300ml,分三服,忌食生冷。
  按语:太阴病主方,根据《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甘姜苓术汤列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出汗,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太阴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就是小肠吸收功能降低,中医称为“脾虚证”。在中药2600味中,只有苍术、白术促进小肠吸收,苍术比白术的功效大三倍,在古方中,苍白二术不分,以“术”为名。苍术健脾燥湿,促进小肠吸收,通过“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吸收功能实乃脾上升作用,用苍术解决了吸收功能之后,水进入组织增多,需用茯苓,一吸一排,共同完成燥湿利水之功,故临床多苓术同用,如果水分在体内只吸收不排泄,就会出现身重、水肿,故太阴病虚寒应用苍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水,用干姜、甘草以温补脾胃,提高里部温度,增加吸收能力,四药共用,担负着太阴病的主治。苍术芳香燥湿,长于健脾温中,亦温亦补,故为太阴主药。苍术虽温,但由于太阴虚寒且常有吐利,使阳更虚,仅靠苍术之温是不足的,必须配伍干姜加强温热力量,干姜温中之功最强,故用之为付主药,二药相互为用,在里部既有物理的提高温度,增强吸收作用,又有药理的增强酶的活性,提高吸收力的作用。为突出术姜的作用,将原方更名为苍术干姜汤。
 ⑷ 太阳病类方 
  ① 旋复代赭汤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病位在食道。治则:消痞和中,涤饮降逆。
  旋复花10 g、党参30 g、生姜15 g、代赭石30 g、炙甘草10 g、半夏10 g、大枣10枚。
  上药七味,以水500ml,煮取150ml、去渣,顿服。
  ② 吴茱萸汤证:食谷欲吐,或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吐利,烦燥欲死、或呕而胸满,病位在胃。治则:和胃平痉,止痛止吐。
  吴茱萸15 g、党参30 g、生姜30 g、大枣12枚。
  上药四味,以水700ml,煮取200ml,去渣,温服100ml,日二服。
  ③ 五苓散证: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病位在升结肠。治则:健脾燥湿,化气行水。
  猪苓10 g、泽泻10 g、茯苓10 g、白术10 g、桂枝10 g。
  上药五味,以水1000ml , 煮取300ml,去渣,分温三服,得小便利即止。
  按语:升结肠主要吸收水分,水分得不到吸收,组织间津液缺乏,故出现微热消渴,渴而燥烦,小便不利。水饮不被吸收则可致下利。白术以提高肠道的吸收功能,桂枝温阳行水,茯苓、猪苓、泽泻三味共同利尿,把水分排出,以加强其吸水功能。
  ④ 桃花汤证:下利频数、便脓血、口不渴、小便清,病位在降结肠。治则:温补太阴,涩肠固脱。
  赤石指45 g、干姜10 g、粳米30 g。
  上药三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去渣,温服100ml,日三服。
  ⑤ 半夏干姜散证:干呕、吐逆、吐涎沫,太阴病偏于胃寒者。治则:温胃止呕。
  半夏50 g,干姜50 g
  上药杵为散,每服10 g,以水150ml,煮取100ml,顿服之。
  ⑥ 厚朴汤证:腹胀满,口不渴,太阴病偏于虚者。治则:益气健脾除满。
  厚朴24 g、生姜、24 g、半夏15 g、甘草6 g、党参30 g。
  上药五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去渣,温服100ml,日三服。
3
枢部方
  ⑴ 少阳病:
  主证:胸中热烦,胸满,身热或塞热往来,咽干口苦,小便黄赤。
  治则:清热除满。
  主方:黄芩柴胡汤。黄芩30 g、柴胡15 g、白芍15 g、石膏30 g、竹叶10 g、知母30 g、甘草10 g、大枣10枚。
  上药八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去渣,温服150ml,日三服。
  按语:少阳病是一个实热证,治疗原则,必须是清热除满,其方剂的组成和药物的选择,应该具备清热、降温、除满、扶阴四个条件,选用黄芩汤作基方,方中黄芩清热泻火以治热,柴胡枢转疏满以治实,石膏、竹叶、知母清热泻火以降温,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清热药中首选黄芩,研究表明,黄芩可对十余种细菌有杀菌、抑菌作用,并有解毒、利尿的功能,这些对于治疗热性病都是有利的,故列为少阳主药。柴胡转枢,有疏满解郁之功,可治少阳之实,列为付主药。少阳之热,在体内产生高温,要降温,最有效的降温方是白虎汤,石膏的作用重点是抑制体内的产热中枢的兴奋作用,其有效成分硫氧氢钙通过作用下立脑而抑制产热中枢来发挥降温作用,故有“一钱石膏,三桶凉水”之称,其作用不是消炎,而是降温。热久要伤阴,津液缺乏,要注意滋阴,竹叶、石膏、芍药、甘草清热以滋阴。全方清、降、散、滋四法俱备。
 ⑵ 少阳病类方 
  少阳病热证:
  ① 白虎汤证:发热、脉滑、自汗出、口渴、谵语。治则:清热降温。
  石膏60 g、知母20 g、甘草10 g、粳米30 g。
  上药四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分温三服,日三服。
  ② 竹叶石膏汤证:身热多汗,烦渴喜饮,口干少气,舌红干,脉虚数。治则:清热滋阴。
  竹叶9 g、石膏30 g、半夏9 g、麦门冬18 g、人参5 g、甘草30 g、粳米8 g。
  上药四味,以水1000ml,煮取600ml,去渣,内粳米,米熟汤成,去米温服100ml,日三服。
  ③ 栀子豉汤证:发热而烦,胸中空,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治则:清火除烦。
  栀子15 g,淡豆豉10 g。
  上药二味,以水800ml,先煮栀子得500ml,内豉,煮取300ml,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④ 黄连阿胶汤证:心中烦,不得卧,治则:清火救阴。
  黄连15 g、黄芩6 g、芍药6 g、鸡子黄2枚、阿胶10 g。
  上药五味,以水1000ml,先煮三物,取600ml,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200ml,日三服。
  少阳病实证:
  ⑤ 猪苓汤证: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或小便不利,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治则:清热利尿。
  猪苓10 g、茯苓10 g、阿胶10 g、泽泻10 g、滑石10 g。
  上药五味,以水800ml,先煮四味取400ml,去滓,内阿胶烊化,温服130ml,日三服。
  ⑥ 四逆散证:手足厥冷,脘腹胁肋疼痛。治则:理气解郁。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各等分。
  上药四味,捣筛、白饮和服10 g,日三服。
  少阳病方:
  ⑦ 枳实栀子汤证:劳复烦热,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止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治则:清热解郁。
  枳实10 g、栀子15 g、豆豉25 g。
  上药三味,以清浆水1400ml,空煮取800ml,内枳实、栀子,煮取400ml,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⑶、少阴病  
  主证: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
  治则:强心壮阳。
  主方:人参附子汤。人参10 g、附子5 g、茯苓15 g、五味子15 g、麦门冬30 g
  上药五味,以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温服100ml,日三服。
  按语:少阴病本质虚寒,治以温补。人参附子汤,温补齐备,以补济虚,以热治寒。人参补益心阴,以济少阴之虚,附子强心温阳,以驱少阴之寒,茯苓健脾利水,消除浮肿,以减轻心脏负担,麦冬五味子酸敛固气可抑制附子之燥,并有强壮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人参配伍,又取生脉散之义。附子强心壮阳,可使心衰恢复,其效力显著,日本小营卓夫曾做过试验,使蛙心停跳,再将从附子提取的配糖体给予注射,蛙心可重新恢复跳动,足可见其效力,临床所治特征就是背恶寒,见其证用其药,准确无误,故列为少阴病主药。人参兴奋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可以起死回生,有类似毛地黄之功,但无毛地黄之毒,列为少阴病付主药。应用人参有一点要切记,心脏将停跳时,休用人参,因人参兴奋心肌,有类似毛地黄作用,抑制传导系统,加速病人死亡,用时须配附子。
 ⑷ 少阴病类方
  ① 真武汤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治则:温阳行水。
  附子9 g、生姜9 g、白术6 g、茯苓9 g、白芍9 g。
  上药五味,以水16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150ml,日三服。
  ② 茯苓四逆汤证:小便不利,手足逆冷,烦躁。治则:回阳利尿。
  茯苓12 g、人参3 g、附子5 g、干姜6 g、甘草6 g。
  上药五味,以水10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三服。
  ③ 附子汤证:口中和,背恶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治则:温阳祛寒。附子5 g、茯苓9 g、人参6 g、白术12 g、芍药9 g。
  上药五味,以水1600ml,煮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日三服。
  ④ 四逆加人参汤证:恶寒、脉微、下利、手足逆冷,心动悸。治则:回阳强心。
  附子5 g、干姜5 g、甘草6 g、人参3 g。
  上药四味,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滓,分温再服。
  ⑤ 炙甘草汤证:心动悸,脉结代。治则:温阳复脉。
  炙甘草12 g、生姜10 g、桂枝10 g、生地30 g、麦冬15 g、麻仁15 g、大枣30枚、人参6 g、阿胶6 g。
  上药九味,以清洒1400ml,水1600ml,先煮八味,取600ml,去滓,内胶烊尽,温服200 ml,日三服。
  ⑥ 四逆汤证:少阴寒证,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恶寒,呕吐,小便利,脉沉弱。治则:回阳救逆。
  附子5 g、干姜6 g、甘草6 g。
  上药三味,以水600ml,煮取250ml,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附子5 g、干姜9 g
  ⑦ 生脉散证:少阴虚证,心动悸,自汗出,少气,脉微弱或浮大无力。治则:益气强心,生津敛阴。
  人参10 g、麦冬15 g、五味子6 g。
  上药三味,以长流水1000ml,煮取500ml,不拘时温服
二、协调疗法
1
表部方
  ① 葛根汤证:项背强几几,恶风,有汗或无汗,骨节疼痛,或吐或利。治则:温经解表。
  葛根12 g、桂枝6 g、麻黄9 g、芍药6 g、甘草6 g、生姜9 g、大枣4枚。
  上药七味,以水1000ml,先煮麻黄、葛根,减200ml,去沫,纳诸药,煮取300ml,去滓,温服100ml,日三服,覆取微似汗。
  按语: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具有解肌发汗,温通血脉,舒筋生津的功效,是表部合治之方。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手足冷、关节痛,没有病性,只有部性。以葛根汤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阴阳得调,寒热虚实可治,正气可安。方中以葛根桂枝突出其治疗重点,故为主药。
  ② 霍香正气散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治则:解表化湿。
  霍香9 g、紫苏3 g、白芷3 g、大腹皮3 g、茯苓3 g、白术6 g、半夏曲6 g、陈皮6 g、厚朴6 g、桔梗6 g、甘草6 g、生姜6 g、大枣4枚。
  上药十三味,加水1000ml,煮取600ml,温服200ml,履温微似汗出,日三服。
2
里部方
  ① 生姜泻心汤证: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治则:益肠和中。
  生姜15 g、干姜10 g、甘草10 g、黄芩15 g、黄连10 g、半夏5 g、人参10 g、大枣10枚。
  上药八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按语:生姜泻心汤中,八药并举,四面为用,清、温、补、消共济,可治里部消化功能紊乱。胃气不降反逆,脾气不升反泄,水湿停滞胃肠道与胃中积热相合,难分阴阳,只有部性。
  ② 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硬,或干呕,或下利。治则: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半夏12 g、黄芩9 g、干姜9 g、人参9 g、甘草6 g、黄连3 g、大枣4枚。
  上药七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600ml ,温服200ml,日三服。
  ③ 甘草泻心汤证: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腹中雷鸣,谷不化。治则:和胃降逆消痞。
  炙甘草12 g、黄芩9 g、干姜9 g、半夏12 g、大枣4枚、黄连3 g。
  上药六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3
枢部方
  ① 小柴胡汤证:胸胁苦满,寒热往来,心烦喜呕,嘿嘿不饮饮食。治则:和解阴阳。
  柴胡24 g、黄芩10 g、人参10 g、半夏15 g、生姜10 g、甘草10 g、大枣10枚。
  上药七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按语:小柴胡汤,方中黄芩、柴胡以调理少阳之实热,人参、甘草、大枣以温补少阴之虚寒,生姜、半夏降逆止呕,和调脾胃,寒热并用,温补并施,以协同枢部之寒热错杂之证。小柴胡汤不仅是枢部的协调方,治中央以全四旁,更主要的是小柴胡汤是协调整体的首选方。方中柴胡、黄芩以清疏少阳之实热,实有清泄三阳之热之功,人参、甘草、大枣、生姜、半夏温补太阴,更有温补三阴虚寒之效。所以《伤寒论》128条说:“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从条文的症状看,涉及到三部,头汗出是少阳症,微恶寒是太阳证,心下满是太阴证,手足冷是厥阴证,大便硬是阳明证,脉细是少阴证,六病的证候俱有,可见枢部影响及整体。
  小柴胡汤,表、里、枢三部,上、中、下三焦皆可协调。如《伤寒论》第230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服小柴胡汤后,有三种反应,一是身然汗出,二是小便得利,三是大便得通。所以仲景抓住少阳与太阴以重点治疗,就能达到协调阴阳,和解整体的目的,以小柴胡汤为用,宜通上下,疗治内外,不愧为协调之第一良方。
  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詀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治则:平亢潜阳,重镇安神。
  柴胡12 g、龙骨g、黄芩5 g、生姜5 g、铅丹5 g、人参5 g、桂枝5 g、茯苓5 g、半夏10 g、大黄6 g、牡蛎5 g、大枣6枚。
  上药十二味,以水1600ml ,煮取800ml,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200ml 。
  按语:本方为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铅丹、桂枝、茯苓、大黄而成。在协调整体
  阴阳的基础上,加大了重镇安神,通利二更之效。刘绍武老师根据本方,以石膏之辛凉,清热生津易去龙骨,使方中保持清热、凉血、镇静、生津的优势,以车前子补肾利尿之功取代茯芩,使集中于枢部的病邪,通过气血的运行,得以从小便排出,保持有一个除病邪的良好通道。同时去铅丹,以除久服蓄毒之害。经过调整后的方剂,刘邵武老师名为调神汤
  全方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收散并用,补泄并用,四个矛盾点,八个矛盾面,四方同调,八方共治,相反相或,使机体达到一个有机的协调,治疗面得到进一步扩大。方中石膏、黄芩、与桂枝、生姜是维持方中药物寒热的。如果病者呈现亢奋优势,热象明显,可以加大石膏用量,由30g可增至60g、甚至可达120g,如寒象明显,可加大桂枝、生姜用量,由10 g可增至20 g。人参与川军是维持补泻的一对药物。脉见弦象,腹胀满闷证候明显者,可加大川军用量以致泻实,体质虚良,气短心悸者,加大党参用量以补其虚,柴胡与半夏(可用苏子代)是维持方中升降的药物,柴胡的升提使半夏更好地发挥降气的作用,二药为用,升降结合。牡蛎、柴胡是维持方中收散作用的药物,牡蛎固涩以敛气,柴胡宣通以发散,二药为用,发散以除积聚之邪,收敛以固心阳之气,使邪得祛,而正不得损。
  服用调神汤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这与病者的体质、情绪和环境有关。一是由于本方是治本为主,整体协调,见效通常较慢,多是用药数付后症状得以改善,二十余付后主要证状才得以好转。二是有一部分人服药后,不是病情逐渐好转,而是感觉加重,如头晕、困乏无力、不思饮食等衰弱症状。这是因为药与病邪,调整过程中的激化反应。三是服药后有腹痛、腹泄反应。调神汤是一个双向调控的方剂,有病除病,无病补体、药到病所,必须先除其邪,泻是为了除病,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反应。四是少数患者服药后有嗜睡的现象,这是大脑皮层通过药物矫正后,功能由紊乱趋于正常的一种补偿性反应。
  ③ 大柴胡汤证: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或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治则:理气舒郁,和胃消痞。
  柴胡24 g、黄芩9 g、芍药9 g、半夏15 g、生姜15 g、枳实15 g、大枣12枚、大黄6 g。
  上药八味,加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温服200ml,日三服。
  按语:本方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枳实、芍药、大黄而成。是一个和解阴阳,兼清阳明里热的双解方剂。刘绍武老师在此方基础上,加党参、甘草,取名为柴芍汤,后更名为调胃汤,主要适用于聚脉证。小柴胡汤协调整体,平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取枳实、芍药散加大黄以解决胃脘部的局部病证。白芍不仅有缓急平痉、止痛之功,又有养血和营之效,枳实行气除满,能够增强胃肠的紧张度,以助消化,多以陈皮代之。单用芍药,其作用重点在结肠,配伍枳实,作用就移至心下,可治心下满痛,作用在胃脘。加用大黄,有推陈致新的功用。三药为用,在小柴胡汤协调整体的基础上,平痉解挛,疏通胃肠,使整体得调,胃病得治,聚脉得消。
  ④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治则:理乱安心,解郁除烦。
  柴胡24 g、黄芩9 g、牡蛎6 g、桂枝9 g、栝楼根12 g、干姜6 g、甘草6 g。
  上药七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渑眼200ml,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按语: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半夏,加牡蛎、桂枝、栝楼根,以干姜易生姜而成。刘绍武老师以本方为基础,加百合、乌药、丹参、郁金、五味子等,取名为小柴胡汤加七味,后更名为调心汤,主治紊脉证。全方强心以健脑、宽胸以宣肺,疏肝以健脾,安神以止悸,达到气血循行畅达,整个机体相互协调,心病得治。
  ⑤ 柴胡桂枝汤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治则:和解阴阳,调和营卫。
  柴胡12 g、黄芩5 g、人参5 g、甘草3 g、半夏6 g、芍药5 g、生姜5 g、桂枝5 g、大枣6枚。
  上药九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按语:本方是一个气血阴阳失和的全面协调性的方剂,临床上可广泛使用于聚、紊脉证复合型,妇科的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也可使用。
  ⑥ 调肠汤证:腹满时痛而见覆脉者,常见于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十二指肠炎、前列腺炎等。治则:解凝排痰。
  本方为调胃汤加三核二香汤枳核、荔枝核、川楝子、广木香、小茴香,主治腹部怕冷,腹胀,时腹自痛的腹满寒疝诸症。川楝子、小茴香、川军三药为用,治排结合,一举将寒湿之粘液排出体外。
三部六病常用协调方剂

1、协调基础方

柴胡15g、黄芩15g、苏子(代半夏)30g、川椒(代生姜)10g、党参30g、甘草10g、大枣10枚。
2、调神汤(亦名柴膏汤)
 
小柴胡汤加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车前子30克、大黄5~10克。
3、调心汤 
小柴胡汤加百合30g 乌药10g 丹参30g 郁金15g 瓜蒌30g 牡蛎30g。(取生脉饮之意时加五味子15克)。
4、降压汤
黄芪50g、苏子30g、茺蔚子30g、夏枯草30g、黄芩15g、红花15g、槐花15g、车前子30g、牡蛎30g、川椒5g。
5、解肌汤
葛根30g 党参30g 黄芪30g 丹参30g 郁金15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30g
6、理心复脉汤
当归、桂枝、赤芍、细辛、川椒、通草、甘草、大枣枚、元参、鸡血藤、银花、王不留、川牛膝。
7、调肝汤
小柴胡汤加茵陈30g 大黄10g 陈皮30g 白芍30g 丹参30g 郁金15g0  车前子30g
8、调胃汤(亦名柴芍汤)
小柴胡汤加陈皮30g、白芍30g、大黄5~10g。调肠汤大黄陪量(10克)、加小茴香15克、川楝子30克。
9、溃疡汤(亦名柴灵芍汤)
调胃汤加五灵脂15g 川楝子30g 败酱草30g
10、溃疡出血方
黄芪30g、党参30g、丹参30g、郁金15g、五灵脂10g、仙鹤草30g、陈皮15g 、神曲15g、川楝子30g、川椒10g、甘草10g。
11、溃疡康复方(复健散)
黄芪60g、党参60g、郁金30g、神曲60g、丹参30g、五灵脂30g、川楝子30g、陈皮60g、鸡内金120g、东参30g、甘草30g。
以上共成粉末,分三百包,一日三次,一次一包口服。
12、调肠汤
调胃汤大黄倍量(10g)加小茴香15g、川楝子30g
13、利肠汤
白芍30g 芦荟3g 威灵仙10g 甘草10g。
14、利胆汤
调肝汤加五灵脂15g 王不留30g 金钱草120g
15、排石汤 
调胃汤(大黄倍量)加郁金20g、芒硝10g、金钱草120g、海金沙30g、车前子30g、牛膝10g。
16、调肺汤 
小柴胡汤加麻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沙参30g、五味子10g、瓜蒌30g、粟壳5g。
17、团鱼丸  
柴胡30g 黄芩30g 苏子60g 党参120g 川椒30g 甘草30g 大枣20g 麻黄30g 桔梗30g 石膏120g 沙参60g 五味子60g  瓜蒌120g  东参60g 鸡内金120g  神曲60g 冬虫草30g 葶苈子15g 团鱼4斤蒸焙  
以上诸药共研末炼密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三次,每次一丸。
18、决渎汤
黄芪30g 广郁金15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15g 白茅根15g。
19、调肾汤
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黄芪30g 白茅根30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30g。 
20、理消汤
小柴胡汤(去甘草、大枣)加黄芪120g 茵陈30g 丹参30g 郁金15g 花粉30g 熟地30g 山药30g 石膏60g 车前子30g 五味子15g 猪胰脏半个(入药煎)。
21、消斑解毒汤
小柴胡汤加苍耳子30g 浮萍30g 苦参30g 银花30g 丝瓜络15g 车前子30g 石膏30g。
22、利目汤
小柴胡汤加知母15g 石膏30g 桃仁30g 桂枝10g 芒硝5g 川军10g  白蒺莉30g 决明子30g 车前子30g
23、清喉汤
葛根30g 薄荷10g 银花15g 连翘15g 桔梗15g 元参15g 郁金10g 芦根15g 甘草10g。
24、攻坚汤 
夏枯草30g 王不留30g 牡蛎30g。
25、祛风利湿汤
浮萍30g 苍耳子30g 苦参30g 土茯苓30g。
26、调经汤
小柴胡汤加白虎汤。
一、调神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车前子30g、大黄5-10g。
【煎服法】
上药十二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以空服为宜,忌生冷、油腻。
【适应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及内耳眩晕症等,以及头痛、失眠、心烦等证见上鱼际脉,辨证为阳亢气滞者。
【临证加减】
凡具有本方证(聚关脉或上鱼际脉)者,不论兼有其他何证,均可用本方合兼病方或兼证药治疗之。例如:
1、癔病:本方合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60g、大枣30枚);脉滑者,本方合白虎汤。
2、精神分裂症:本方加远志5g、菖蒲10g、郁金15g。
3、癫痫:本方加钩藤30g、远志5g、菖蒲10g、珍珠母30g、地龙10g、或加六神丸。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4、共济失调:本方加远志10g、郁金15g、王不留30g。
5、脊髓空洞症:本方加黄芪120g、葛根120g、王不留30g。
6、内耳眩晕症:本方加六神丸。
7、高血压:本方加夏枯草30g。
8、失眠严重者:本方加朱砂2g、琥珀2g,吞服。
9、扭伤后肢体瘀血疼痛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10、慢性腰背关节疼痛者:本方合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川椒、甘草、大枣)。
11、胃脘胀满者:本方合枳实芍药散。
12、腹胀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汤(橘核、荔枝核、川楝子、小茴香、木香)。
13、输卵管炎:本方加桃仁30g、王不留30g、当归15g。
14、卵巢囊肿:本方合攻坚汤,加桃仁30g、小茴香30g、川楝子15g。
15、牛皮癣:本方合除风利湿汤、桃仁承气汤。
16、阴萎:本方合大黄附子汤(大黄10g、附子10g、细辛5g)。
17、再生障碍性贫血:本方合医黄丸加当归15g、黄芪30g。


二、调心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5g、瓜蒌30g、牡蛎30g(取生脉饮之意时加用五味子15g)。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加水12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服为宜。
【适应证】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以及肝脾肿大、月经不调、不孕症、诊治时见紊脉者。


三、调胃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大黄5-10g。
【煎服法】
上药十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服为宜。
【适应证】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粘膜壅塞症、胃痉挛、或病见聚关脉明显者。

四、调肠汤

【组成】
调胃汤大黄倍量(10g)加小茴香15g、川楝子30g。
【煎服法】
上药十二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以空服为宜。
【适应证】
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十二指肠炎、前列腺炎、腹满时痛而见脉长弦者。


五、溃疡汤

【组成】
调胃汤加五灵脂15g、川楝子30g、败酱草30g。
【煎服法】
上药十三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适应证】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溃疡和应激性溃疡等各种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六、调肺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沙参30g(有时加用麦冬15g)、五味子10g、瓜蒌30g、罂粟壳5g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适应证】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大泡、肺心病、慢性气管炎、气胸。


七、调肝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茵陈30g、大黄10g、陈皮30g、白芍30g、丹参30g、郁金15g、车前子30g。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适应证】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肿大、肝硬化、单项转氨酶升高、多囊肝、胆道疾患等。胆结石的排石汤亦以调肝汤作基础方。


八、调肾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去甘草)加黄芪30g、郁金15g、白茅根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
【煎服法】
上药十三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以空服为宜。
【适应证】
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结核等肾脏疾患、水肿。


九、调经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丹参30g、郁金15g、百合30g、乌药10g、瓜蒌30g、牡蛎30g、五味子15g、当归15g、桂枝10g、白芍30g、通草10g、细辛10g。
【煎服法】
上药十八味,加水2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宜空腹服。
【适应证】
月经周期错乱、月经量色改变、痛经等。


十、调滋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竹叶10g、石膏60g、麦冬30g、半夏10g、粳米1把、瓜蒌30g、五味子15g。
【煎服法】
上药十四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以空腹为宜。
【适应证】
各型肺结核、胸膜炎、肺空洞、肺脓疡和支气管扩张症等证候者。


十一、理消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去甘草、大枣)加黄芪120g、茵陈30g、丹参30g、郁金15g、花粉30g、熟地30g、山药30g、石膏60g、车前子30g、五味子15g、猪胰脏半个(入药煎)。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加水12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腹服为宜。猪胰的入药方法有二:一是研细末装胶囊吞服;二是另煎,撇去上层油脂,将下层液体兑入上述药汁中同服。
【适应证】
糖尿病。


十二、理血逐瘀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桃核承气汤
【适应证】
高血压、低血压、大动脉炎、葡萄膜炎、痛经闭经、骨髓炎、静脉炎、腰背疼痛、脱发等病证见脉长弦,舌质瘀斑者。


十三、理心复脉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当归15g、桂枝10g、芍药30g、细辛5-10g、通草10g、玄参30g、鸡血藤30g、银花30g、王不留30g、牛膝10g、桃仁10g、芒硝10g、葛根60g、大黄10g。
【宜忌】
忌肉类,忌房事。
【适应证】
脉管炎、静脉炎、雷诺氏证。


十四、理目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知母15g、石膏30g、桃仁30g、桂枝10g、芒硝5g、大黄10g、白蒺藜30g、决明子30g、车前子30g。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加入芒硝煮沸化开,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
【适应证】
一切眼内疾病,如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炎,翼状胬肉,白内障等。


十五、消斑解毒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苍耳子30g、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石膏30g。
【宜忌】
忌食肉蛋辛辣。
【适应证】
红斑狼疮。


十六、解郁攻坚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王不留100g、苏子30g、夏枯草30g、牡蛎30g、银花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黄药子15g。
【煎服法】
上药十四味,加水12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忌油腻。如药量大,可用纱布包起,置锅中煎,以防粘锅。
【宜忌】
忌油腻。
【适应证】
膀胱癌、乳腺癌及各种良、恶性肿瘤,均可以本方攻治之。


十七、解郁排石汤

【组成】
协调基础方加金钱草120g、海金砂10g、川军20g、芒硝10g、茵陈60g、丹参30g、郁金15g、陈皮30g、白芍30g。
【煎服法】
上药十五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加入芒硝煮沸化开,温分三服,以空腹服为宜。
【适应证】
胆道结石。
三部六病常用秘方验方

01


决渎汤

组成:黄芪30g、郁金15g、金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白茅根60g。

煎服法:上药六味,加水5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4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

适应证:一切水肿,急性、慢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

02


解肌汤

组成:葛根30g、党参30g、黄芪30g、丹参30g、郁金15g、金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

煎服法:上药八味,加水800ml,煮取300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5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服为宜。忌盐。

适应证: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末梢神经炎。

03


医黄丸

组成:硫酸亚铁50g、白术30g、茵陈60g、神曲60g、鸡内金60g、陈皮60g、山药30g、大枣10枚.

配制法:上药八味,研极细末,过筛后,炼蜜为丸,每丸10g,每服一丸。日三次,温开水送下,忌用茶水。

适应证:各种贫血

04


降压汤

组成:黄芪50g、紫苏子30g、茺蔚子30g、夏枯草30g、黄芩15g、红花15g、槐花15g、车前子30g、牡蛎30g、川椒5g。

煎服法:上药十味,加水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8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

适应证:高血压病。

05


利肠汤

组成:白芍30g、甘草30g、威灵仙10g、芦荟5g。

煎服法:上药四味,加水500ml,煮取2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300ml,煮取I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适应证:习惯性便秘。

    6、攻坚汤
    组成:王不留30g、夏枯草30g、苏子30g、牡蛎30g。
    主治:一切肿瘤,囊肿等肿块增生。
    7、鸡甲散
    组成:鸡内金30g、炮甲珠30g、鳖甲30g。
    主治:肝硬化、肿瘤、增生。
    8、团鱼丸
    组成:团鱼2000g、蛤蚧一对、东参60g、鸡内金120g。
    主治;一切局部组织萎缩、脏器虚损。
    9、复健散
    组成:黄芪60g、东参60g、鸡内金120g、丹参60g、郁金30g、神曲60g、当归60g。
    主治:溃疡不愈、组织虚损。
    10、祛风利湿汤
    组成:浮萍30g、苍耳子30g、苦参30g、土茯苓30g。
    主治:湿疹、荨麻疹等各种皮肤病。
    11、排石汤
    组成:金钱草120g、海金沙30g、郁金15g、车前子30g、王不留30g、元明粉10g、鸡内金20g。
    主治:胆道结石、肾结石等。
    12、清喉汤
    组成:葛根30g、薄荷10g、银花30g、连翘15g、桔梗15g、元参30g、郁金15g、芦根15g、甘草10g。
    主治:急慢性喉炎、白喉初期、扁桃体炎
    13、三核二香汤
    组成:川楝子30g、橘核30g、荔枝核30g、小茴香30g、木香15g、大黄10g。
    主治:腹满寒疝、右脉长弦。
    14、溃疡汤
    组成:川楝子30g、五灵脂15g、败酱草20g、枳实15g、白芍30g、大黄10g。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溃疡、应急性溃疡。
三部六病之四脉定治㊙️要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独具特色,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受患者所信赖。脉象是人体的一个报警窗口,通过对脉象的观察判断,对于健康预测,疾病诊治都有很高的价值。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脉象的研究及其应用,并总结编撰了大量的脉学论说和专著。各家对脉的分类尽管有所不同,但大体上可分为二十八脉之多,临床上多主张脉证相参,虽也有“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之说,但无具体指征。名老中医刘绍武主任医师,深入研究古典医论,旁触诸医百家,在运用传统脉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总结了溢、聚、涩和弦长四脉定治的经验,广而用之,简便效奇。现就笔者随师学习领悟,拙论探秘,略而述之。
      一、四脉特征和见证
1、溢脉 亦称上鱼际脉。切脉时,凡寸口脉超越腕横纹,甚或直达鱼际者,故名。轻则按之微微跳动,重则突出皮肤,可见跳动,更甚者如蚯蚓一团,盘卧于鱼际之上。古代医家对此脉已有论述:有的认为“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遂上鱼为溢……,此阴乘之脉也”。,有的认为“肝脉弦,出寸口,上鱼际,非药所能治也“,有的认为“此是七情为患,而非有邪之脉也” ,有的则认为“脉同病异,不可一例论也”。纵观其说,多认为上鱼脉为情志所致之阴阳失调,病异而脉同,是肝阳上亢之征候,此与我们临床观察相符合。凡具有溢脉的病人,多为外向性格,常见心烦易怒、头痛头晕、步寐多梦、恶梦尤多、心慌耳鸣、口苦咽干、记忆减退等,其证多在上焦。此脉症与现代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侯相似,且以亢奋型见著。多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癔病,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压病等。
      2、聚脉 上鱼脉是满而溢之,出寸口;聚脉与其相反,是敛而收之,聚关部,又名聚关脉。切脉时寸尺俱弱,关部独盛,或宛如豆状,甚或似杏核突起于关部。此脉未见于古医书,但类似短脉之描述,或曰“短则气病”, 或曰“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气之病也”。凡此脉之患者,多为内向性格,常见心情抑郁,忧思少言,胸胁炳满,胃腕胀闷,纳差叹息,失眠多梦,精神倦怠等。类似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抑郁型。诸证多在中焦,常见于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
      3、弦长脉 是一种复台脉象。切脉时,三部端直以长,绷紧如弦,超越尺部。病位多在下焦,常是痰湿淤滞为患。此脉患者,多为消瘦体质,常见腹满纳呆,腹中雷鸣,少腹胀痛,常喜热食,渴不欲饮,大便稀溏,身困疲乏,或阳萎早泄等。常见于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十二指肠炎、前列腺炎等病。
      4、涩脉 历代医家有详细描述:如曰“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或曰“如刮竹皮“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等等,尽管都是形容往来涩滞,而临床难于领悟。刘氏把涩脉归纳为“三不等”,即切脉时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这样既使“胸中了了”,又使指下易明。涩脉患者多见心慌心烦,胸痛憋闷,身重短气,少寐恶梦,疲乏无力,或四肢麻木等症状。常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和月经不调等病。
      二、四脉的主方及组成
刘氏以上四脉,都自拟了一个相应的方剂,以脉定证,选方定治。
      1、溢脉主方
调神汤
柴胡l5克,黄芩15克,党参30克,苏子30克,川椒10克,甘草l0克,大枣10枝,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l0克,大黄10克,车前子30克。

本方由《伤寒论》中的柴胡龙骨牡蛎扬化裁而来。前七味是小柴胡汤的变方,即以苏子易半夏,降气而无辛燥之弊;川椒代生姜,温中而不伤阴,使方剂性平,以利久服。这是刘氏协调疗法中惯用的主方,协调整体,调解阴阳。调神汤共l2昧药,由四对矛盾,八个矛盾面组成。其中寒有生石膏、黄芩,热有桂枝、川椒;补有党参、大枣,泻有大黄、车前子;升有柴胡,降有苏子;散有柴胡,敛有牡蛎。由于寒热、补泻、升降、散敛共用,使全方成为一个双向调控的性质,不仅利于久服,而且具有调节阴阳,使失调得以调整之良效。
      2、聚脉主方
调胃汤
本方系由《伤寒论》中的大柴胡汤加减而成。即由
小柴胡汤变方加川楝子30克、五灵脂15克、陈皮 30克、白芍30克、大黄10克而成。方中小柴胡汤协调整体,平复阴阳;陈皮、白芍取枳实芍药散之意,平肝缓急,治心下满痛;川楝子取金铃子散之意,理气止痛;五灵脂取失笑散之意,活血化瘀;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温通止痛之功。
      3、弦长脉主方
调脯汤
本方是在
调胃汤的基础上去灵脂加小茴香而成。其中川辣子和小茴香(15克),乃取三核二香汤之意,寒热并用,疏肝理睥,温中散寒,使寒热得化;配大黄使肠胃湿积得以荡涤而除,推昧生新。
      4.涩脉主方调心汤
     本方乃由小柴胡变方合百合乌药汤、生脉散加味而成。方中小柴胡汤协调整体,宣通气机,和解阴阳。生脉散(党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l5克)强心健脑;丹参30克、郁金15克活血化瘀,疏肝益气;百合30克、乌药10克和瓜蒌30克,宽胸宣肺,行气止痛;生牡蛎安神定悸。
      三、四脉复合的治疗
四种脉象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二种、三种或四种脉象同时出现,四脉共可演变出15种脉症:溢脉,属于阳亢型;聚脉,属于肝郁型;弦长脉,属于脾虚型;涩脉,属于气血虚型;溢聚复合脉,属于阴亢气郁型;溢弦脉,属于肝亢脾虚型;溢涩脉,属于阳亢血虚型;聚弦脉,属于肝胃不合型;聚涩脉,属于肝郁血虚型;弦涩脉,属于心脾两虚型;溢聚涩脉,属于阴阳中枢失调型;溢聚弦脉,属于阳亢肝郁脾虚型;聚涩弦脉,属于气滞血虚脾湿型;溢涩弦脉,属于阳亢心脾两虚型;溢聚涩弦脉,属于紊乱多病型。临床上对于这15种脉症,治疗的原则是:单脉单方,复脉合方。如溢涩脉者,处以调神汤合调心汤;聚涩弦长脉者,处以调神汤合调心汤,再含调肠汤。凡合方通常就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新方剂,或日调神心汤,调神心肠汤等等。合方用药的原则是,凡重复药味者,只取一方之量,而不是诸方药量相加。
      四、四脉并病兼证的治疗
临床上除四脉的15种症侯群之外,往往并有其他病或兼有其他证,这样情况就复杂了,但在刘氏的“三部六病”辨证治疗系统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1、舍证从脉 若四脉与六病(表阳病、表阴病、中阳病、中阴病、里阳病、里阴病)同现,当以先治六病,舍脉从病;若无大寒、大热、大虚、大实的“六病”同现,则皆可舍证从脉,以脉定证。
    2、脉病同方 若临床脉象病证相应,则以脉定方而尽括之。如见涩脉,病人又有冠心病或心律紊乱,本为病脉相一致,仅以调心汤治之。
    3、脉病并见 则以脉之主方与病之主方相合而治之。刘氏的“三部六病”治疗系统,基本上是惯穿着一病一方、一方多病的思想,对每一种病,或每一类病都拟制有相应的固定方剂,为辨脉、辨病、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简便易行。如患者有涩脉,而又有肺气肿者,可以涩脉主方调心汤合肺气肿选方
调肺汤(小柴胡汤加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瓜萎30克、沙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粟壳5克)而治之。
    4、脉证相兼 通常以脉之主方加兼证之相应的药物。如涩脉而兼有下肢浮肿者,则用调心汤合利水的半决渎汤(银花30克、丝瓜络15克、车前子30克)即可。若涩脉兼见外感时,则用调心汤合表阳病主方“葛根麻黄汤”中的一味主药葛根即可。

三部六病全息方

一、三部六病全息方的处方

三部六病全息方就是中枢汤,是刘老晚年所命名的一个处方。中枢汤由三个方子组成:调心汤,调神汤,调胃汤。中枢汤处方:

柴 胡15克 黄 芩15克 苏 子30克 党 参30克

川 椒10克 甘 草10克 大 枣10个 丹 参30克

百 合30克 乌 药10克 瓜 蒌30克 郁 金15克

五味子15克 牡 蛎30克 石 膏30克 桂 枝10克

大 黄10克 白 芍30克 陈 皮30克

调神汤是《伤寒论》第107条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成。由于用石膏易龙骨并去了铅丹;故亦名日柴膏汤。

原文是:“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调胃汤实际是大柴胡汤加党参、甘草而成。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调心汤是小柴胡汤加百合、乌药、丹参、郁金、瓜蒌、牡蛎。

二、三部六病全息方的理论基础。

刘老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现在有一个理论,能解释咱们这个方子,这个理论就是生物,全息论。

生物全息论这个概念,是我国学者张颖清提出的。张在研究生物的整体与相对独立部分之间的相关性时,发现生物相关性中的一种特殊关系,即生物的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整体相似,它贮存着整体的信息,是整体的相对缩影。生物体的每一局部,甚至细胞,都携带着整体生命信息(如基因),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可以培养成整株植物,一些低等动物可以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现代克隆枝术可以用体细胞培养出与原本体相同的高等动物等等。既然生物体的每一局部都携带着整体生命信息,人体患病,即使重点在局部,这一局部已经含有整体因素,也就具有了整体疾病的性质。

全息论之所以能诞生在我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中医学的影响。中医学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全息论思想,人做为一个小宇宙,是生物界的全息元,在中医的诊断、治疗中,充满了全息思想。

由于每一局部都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所以每一个局部病证全身反映同时出现,只不过是在一个很微观的部分得以表现而已。

中枢汤的组成就体现了系统整体的治疗。因为在三部中,气血是一个整体。所以中枢汤中选择了调神汤协调整体的气血,在调神汤中寒温并用、补泻并行、升降共施、收涩共用。使整体的气该开则开、该降则降、该出则出、该入则入。气行则血行,气调则血调,所以整体的血该通则通、该藏则藏、该统则统。

三部系统中,表部以肺为主导,里部以胃为主导,半表半里部以心为主导。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哭,是肺的功能,因哭使肺接触后天的空气,开始呼吸,人有了后天的呼吸,气血才能循经脉运行。肺似压气机,心似压水机,心肺的机能不能停,一旦失常,或发生病变,或导致死亡。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既虚,则三部俱无生气。所以三部中主导的调节应该是调肺、调心、调胃,由于调心汤中有百合、乌药、五味子等调肺的成分,所以就不再选择调肺汤,而只选择调心、调胃。

人体三部中的各组织、器官,形状不同,功能各异,但其本质是一致的———生物全息率。

人体各解剖组织器官是为了一定的功能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不同器官的分别形成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目的。但辩证法不承认任何绝对孤立的观点,每一器官的功能虽有一个是主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同时各不同器官之间虽各有分工,也不是毫无共同之处。

人体从一个全息胚即受精卵开始发育,在发育过程中细胞逐步分化。一个全息胚内有各种细胞成分及其功能,最初是彼此均衡的,但全息胚的分裂增殖打破了这种均衡性,使得分裂后的每一种细胞在某种细胞成分上占有优势(功能上亦是如此),于是这种细胞便有了发展这种优势的可能,其结果是使该细胞向某一方向发育。·不同种细胞分别向不同方向发育,彼此差异便越来越大,这就是分化。分化的结果,某类细胞在某种成分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其他成分则被抑制到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具有某种占绝对优势成分的细胞,其功能即以该种细胞成分的功能为主,从而形成功能特化。例如细胞膜占绝对优势的细胞主要承担内外物质的交换,尤其是气体的交换,这就是肺泡组织,再如以肌蛋白占绝对优势的细胞主要承担运动的功能,这就是肌肉组织等等。然而,分化了的细胞虽各有显著差异,但其基本结构成分是:相同的。并不是只有肺泡才具有气体交换能力,所有细胞膜都具有这种功能,并不是只有肌肉组织才具有运动功能,所有细胞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量的肌蛋白,它们在细胞

内物质的转运或细胞运动中都有重要作用。这就是说;每一个分化了的细胞不仅保留了其胚胎时期的全部信息。而且包含了已经分化了的其他各种细胞的全部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某一细胞成分为基础的功能,一方面由某一特化了的器官来承担,另一方面它同时存在于整体的所有细胞中。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到“泛器官”的影子。因而如果以某一特定功能为系统单位,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它有一个功能密集中心,这就是特化器官,同时又弥漫于全身。现代生理生化学已经从内分泌角度发现了这种全息现象的存在。人们发现,许多激素的分泌虽然以分泌腺的分泌量为最多,但在一些非分泌腺器官中也具有这种分泌功能。人们已经发现,像心脏,肺脏、脑组织这样的细胞也能分泌一些作用于水盐代谢的激素。因此人们惊呼,器官界限正在消失!

其实,器官的特定功能是不会被抹煞的。不同器官功能分工的界限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不要把这种界限绝对化。不同器官之间既有分化造成的差异,又有全息保留所具有的共性。细胞分化与全息保留是辩证统一的,因而作为某一功能系统概念来说,也是以一定的解剖结构为中心,同时又贯守一身上下,是既定位又不定位的辩证统一。

这个本质用三部六病理论来讲,就是在整体气血引导下的三部的正常运行。这种正常运行,需要协调、需要平衡、需要通畅。不协调即为病,不平衡即为病,不通畅即为病。但这种不协调、不平衡、不通畅,在三部系统中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有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是现象,不协调、不平衡、不通畅才是它的本质。治病必求于本,就是求于这种本质,本于全息。作为全息方使用的中枢汤正是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全息方的治疗是“辨本论治”,正如明代张景岳所说:“天下之病,变态虽多,其本则一,一拔其本,诸证尽除矣。”

在三部六病学说中,中枢汤是最符合人体自身调节规律的一个方子。中枢汤极大地调动起了人体的系统调节功能。使人体该热的地方热、该寒的地方寒、该补的地方补、该泻的地方泻、该调的地方调、该通的地方通。中枢汤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中和。

三、从三部六病看人体的中枢之机

刘老命名为中枢汤含义深刻,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在六经辨证中,少阳为阳枢,少阴为阴枢;在五脏辨证中,脾胃中土为枢。但中枢汤中“枢”的含义,比古人所讲的都广泛,都深刻,它是在生物全息论的指导下讲“枢”,这个“枢”的关键,在整体的气血,在三部的心、肺、胃。

健康的根本在这里————健康中枢。中枢失中一分,病邪内侵一寸。

疾病的根本在这里————疾病中枢。百病之源,百病之根,百病之本,百病之始。

人体保健的根本在这里——保健中枢。保护了整体的气血,保护了心、肺、胃,就保护了整个人体。

疾病向愈的根本在这里——向愈中枢。

四、三部六病全息方的临床应用

刘老晚年临证用中枢汤最多,许多不同的疾病都用中枢汤加减治疗。特别是在症状复杂,头绪繁多,久治不愈,辨证有一定困难时。

刘老经常讲:没有整体的协调,便没有局部的改善。这是三部六病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实际上刘老晚年广泛应用中枢汤,是运用系统的协调,而没有系统的协调,就没有整体气血的改善,也没有局部的改善。

临证加减

1 吐酸:用左金丸镇吐制酸(吴萸3克 黄连18克 )

2 吐酸烧心:二黄汤(吴萸3克 黄连18克 大黄6克 干姜3克)

3 噫气:枳实芍药散(枳实10克 芍药20克)

旋复代赭石汤(旋复花(包)9克 代赭石15克 生姜9克 制半夏9克 炙甘草6克 党参9克 大枣4枚。)

4 舌苔白腻:陈皮15克 草果6克 藿香10克 梹榔10克

5 大便干:芦荟3克 瓜蒌仁10克

利肠汤:(白芍30克 芦荟3克 威灵仙10克 甘草10克)

6 大便稀:苍术15克 葛根15克

7 便血:槐花15克

8 蛔虫:梹榔10克 榧子15克 川椒10克 使君子15克

9 脘痛:枳实芍药散(枳实10克 芍药20克) 川楝子30克

10 少腹冷痛, 腹胀痛:三核二香汤(川楝子30克 橘核30克 荔枝核30克 木香10克 小茴香10克)

11 消化道出血:仙鹤草30克

12 感冒:葛根30克

13 鼻炎:葛根30薄荷10克

14 咳嗽:瓜蒌30克 杏仁10克 桔梗15克或加梨

15 胸痛:瓜蒌30克

16 血压高:夏枯草30克

17 脉虚细:生脉散(党参2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15克)

18 脉滑:白虎汤(石膏30克 知母15克 甘草10克 粳米10克)

19 脉有散状:生脉散(党参2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15克)

20 脉聚关、上鱼际:柴膏汤(小柴胡汤加石膏30克 牡蛎30克 桂枝10克 车前子30克 大黄5克)

21 舌有瘀斑:桃仁承气汤(心功能不好者勿用)

22 心悸:牡蛎30克 五味子15克

23 心烦:豆豉10克 栀子10克 牡蛎30克

24 小便不利:车前子30克 滑石15克

25 尿血:小蓟15克 生蒲黄15克

26 浮肿:决渎汤(黄芪30克 郁金15克 银花30克 丝瓜络15克 车前子30克白茅根15克)半决渎汤(黄芪30克 银花30克 丝瓜络15克)或茯苓15克 车前子30克 或加冬瓜皮15克 西葫芦15克

27 肢麻:黄芪30克 桑枝10克

28 肢痛:葛根30克 王不留30克 威灵仙15克 伸筋草10克 海风藤15克

29 腰痛:葛根30克 川断30克

30 扭伤:桃仁承气汤(桃仁10克 大黄10克 桂枝10克 芒硝10克 甘草10克)

31 肿物、肿瘤:攻坚汤(夏枯草30克 牡蛎30克 王不留30克)

32 脏躁:甘麦大枣汤(炙甘草6克 淮小麦或浮小麦30克 大枣10枚)

33 皮疹:祛风利湿汤(苍耳子20克 浮萍20克 土茯苓20克 苦参20克)

34 失眠:珠砂2克 珍珠母15克 炒枣仁30克

35 畏冷:身冷加附子5克,肢冷加桂枝10克

36 手足心热:地骨皮30克 白薇15克

37 耳鸣:磁石30克 代赭石15克

38 目昏:茺蔚子10克 决明子30克 白蒺莉30克 沙苑子10克 青葙子10克

39 色素沉着:红花10克 桃仁10克

40 白带:白果30克

41 月经淋漓不止:生蒲黄15克

42 久病阴虚:竹叶石膏汤(竹叶6克 石膏50克 半夏9克 麦门冬20克 人参6克 粳米10克 甘草6克)

43 头项痛:葛根30克

44 癔病:本方合甘麦大枣汤(甘草10克 小麦60克 大枣30枚);

45 精神分裂症:本方加远志6克 菖蒲10克 郁金15克

46癫痫:本方加钩藤30克 远志6克 菖蒲10克 珍珠母30克 地龙10克 .

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47 共济失调c本方加远志10克 郁金15克 王不留30克

48 脊髓空洞症:本方加黄芪120克 葛根120克 王不留30克

49 美尼耳氏综合症:本方加六神丸。

50 高血压:本方加夏枯草30克 ,

51 慢性腰背关节疼痛者:本方合葛根汤(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 川椒 甘草 大枣)

52 腹胀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汤(橘核 荔子核 川栋子 小茴香 木香)。

53 输卵管炎:本方桃仁30克 王不留30克 当归15克。

54 卵巢囊肿:本方合攻坚汤,加桃仁 30克 小茴香30克 川栋子15克

中枢汤本身无定性,佐之以热则热,佐之以寒则寒,佐之以补则补,佐之以泻则泻,佐之以散则散,佐之以收则收,佐之升热则升,佐之以降则降。所以中枢汤临床应用的关键,在于药量的变化,在于药味的增减。所以需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中枢汤融合了经方、时方的精华,能使正气无损而邪气得释。临床上若能灵活应用,有百发百中之效。所谓“大气一转,百病皆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