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八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2-11 发布于甘肃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汤泡去黄汁,焙干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劈,生半夏半斤洗。此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病从表来解除掉的时候一定是覆取微似汗(感觉身上有汗,实际上摸又没有汗),这是最标准的。

生半夏半斤约等于干的生半夏3钱(9克)。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此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治疗热利(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等热证特征)。有表证又有里热之下利。

下利不止:表邪入里化热,热邪下迫肠道。

脉促:脉数而促,反映人体阳热亢盛,正邪抗争激烈。

喘而汗出:肠热上攻肺气不利而喘,里热逼迫津液外越而汗出。

此证多见于素体阴虚阳盛之人。

黄连黄芩寒凉,消炎药,可内服外敷。黄连很黄味道很厚很重,是土,黄连是苦味可以清胃里面的东西。黄芩也是黄,但有点带绿色,青绿色,肝胆之间的湿热,小肠的湿热黄芩用的很多。

热利针曲池,合谷,天枢,关元,三阴交,寒利灸肚脐。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而喘者,脉浮紧,麻黄汤主之,这是太阳伤寒。

头痛:头是诸阳之会,阳往上冲。

汗:常常问汗是想要知道肠胃功能和心脏,肾脏功能性好不好。心脏功能很好,运动才会出汗,走路才会出汗,吃饭才会出汗。那心脏功能不好,一种是完全没有汗,一种是不动坐在那边都会流汗。晚上睡觉会盗汗,不该出汗的时候出汗,这是心脏功能有问题了。治肾要治心。无汗,是伤寒的一个主症。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水到皮肤表面排不出去,寒束在身上时那好像被鞭打一样痛,因为水没有办法走动。

恶风:表寒,怕冷。

无汗而喘:肺主皮毛,皮肤毛孔被寒束,肺受寒而津液散发不出去,呼吸受到影响。

麻黄汤也叫还魂汤,是把阳气生发起来。

经方和时方不太一样,时方遇到阴虚时开滋阴类补药,经方不是开补药,经方遇到阴虚的时候,病人虚的时候开的是强阳的药,让他阴自回。

看到手臂,看到胃,看到肝等等,看的到的东西就是阴;脏腑的吸收的能力,肌肉里面的力量等等是阳。阳回来以后,阴会自己回来,这才是真正的治愈。张仲景的观念是,你生病了,给你一个药推你一下,然后你胃气回复了开始吃东西了,好了(经方就是刺激你的身体,让身体功能自己恢复以后,所有的功能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就是经方的观念)。

药简力专就是经方的精神。

有麻黄汤证的时候肺有黄,麻黄汤解肺寒。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中风桂枝汤,太阳伤寒麻黄汤,太阳温病的时候是葛根汤。

《伤寒论》的原则:当有表症的时候,应先解表,不可攻下。尤其这个是伤寒,如果是伤寒症,病人体重节痛关节痛,全身身疼,恶寒,便秘,没有用麻黄汤,而开大承气汤(因为有便秘),此时一攻下(或者吃坏东西拉肚子)寒会结胸。

一、太阳证的时候,寒水在背后是冰的,如果渗入肠间,引起下利,处方就是「葛芩连

汤」。

二、水气侵入心下,就是胃'在胃的外面的淋巴上,病人会呕逆,处方「葛根加半夏汤」。

三、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处方「麻黄汤」。太阳有病,代表有表证,有寒束在身上。

切记:这里讲的伤寒跟西医讲的那个伤寒不一样。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证没有去掉,脉变得浮细,而嗜卧,这个是已经没有表证,有胸满胁痛,就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少阳证的第一个处方,主要的症状是胸胁苦满(肋骨这一带整个地方很胀满疼痛),往来寒热,而且恶心。脉还是浮时用麻黄汤。

温馨提示:此为学习笔记,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材、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试方,否则后果自负!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