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去外衣,人都是恶的

 苍木先生 2024-03-07 发布于江苏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说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又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即人的本性的邪恶的。那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人之初,即最初的存在,就是为存在而存在,而其本质便是欲望。
欲望,无所谓善恶。有的人是浅浅的欲望,并不会伤害到他人,那便是善;有的人是难以满足的私欲,那就很容易伤害到别人,那便是恶。是善是恶,就看欲望实现的过程和结果会不会伤害或影响到别人。
这是人初始的本质,也就是无意识的本质。但人是成长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意识的觉醒,人在做事的时候便会衡量事情发展过程产生的利弊,然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想要的结果。
正所谓:“一念是魔,一念是佛。”人性是很复杂的,不仅有善恶两面本性,还有坚强、软弱;微笑、哭丧;快乐、愤怒;喜欢、讨厌等性格和情绪的存在。并且所有的这些特点,都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这世上没有单一纯善或纯恶的人,正如作家刘墉所说的:“我从来不相信世上有圣人,只知道无论贤人、伟人、好人、坏人、大人、小人,大家都是'人'。脱去外衣,每个人都是'双肩承一喙'的生命。”
简单说,就是人从来都是一个整体,只有脱光衣服,赤裸裸地站着,才能看到他的本真。人和人或许因为身份、地位、才学等方面的不同,有了很大的差别,但其本质,也就是衣服底下的裸身,差别很小。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设或许不同,但人的本质区别不大。人设只是外表让别人看到或迷惑别人的东西,但本质和人设并不是完全相同,有些人甚至是南辕北辙、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人设并不等同于本质。
所以,人们经常看到很多完美无缺或者完璧无瑕的人。其实,那不过是他或者他后面的人为他设立的人设而已,并不是他真实的自己。就像只粉刷了外墙的房子,里面都是没有装修的毛坯房,彼此没有区别。
很多不同身份、头衔或名号的人,如专家、工人、农民、教师等,区别在于他们外在能利用的资源给他们带来便利,但实质都是为了自己的职业或生存在努力。本质上,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为求生活更美好。
人活着就是为了生存,而存在本就是欲望的驱使。排除异己,让自己得到话语权或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都是为了自己得名得利,帮助别人才是附带的赠品。如果不去为了自己更好地存在,谁都可以躺平。
即便是被儒家成为“万世师表”、视为“圣人”的孔子,他诛杀少正卯等行为,无一不是恶的表现。因为要他的主张被推行,所以他可以视别人为草芥。外表在光鲜,也挡不住他内心本质的恶,这就是人性。
有阴就有阳,有光就有暗,人性本就是善恶的一个整体,没有独立存在的善恶。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看当时是善压倒恶还是恶压倒善而已,谁占上风,就表现什么样子。
善恶本同源,就为欲望而生。而欲望带来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伤害,只不过有时是伤害自己,有时是伤害别人。因为存在本就是一种竞争,同类的竞争,不同类的竞争,为了自己的存在,就必然伤害别人。
即便是虚伪的光头,成天说慈悲为怀、不杀生。但是,要活着,怎么不杀生。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残忍,生命本就是杀戮的原罪。鸡鸭鱼猪是生命,难道花草树木就不是生命吗?活着,就在执行杀戮的人。
恶才是生命的本质,因为你要生存,为了族群继续生存,你就必须杀戮你的竞争对手,这个对手可能是同类,也可能是不同类,但不管是什么,杀戮的恶,你都必须进行下去,否则,你就会成为被杀戮的对象。
把假装文明、繁荣、美好、卓越、优秀的外衣通通撕掉,露出来的都是卑鄙、肮脏、龌龊和邪恶的存在。特别是面对利益纷争和生存竞争时,人更是如丛林中的动物一样茹毛饮血的。卸去伪装,人都是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