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其实是心病!五脏皆通于心,疏肝的同时,关键是调养心神

 tmz1326 2024-03-11 发布于广东

郁者,未有不伤肝者。肝与情志,通常双向调节。

一则七情之郁,自内而生,当今社会压力较大,且部分人群易受情绪因素影响,如《柳洲医话》所言“七情之病必由肝起”。七情过激,扰乱脏腑气机,首伤于肝,一有怫郁,则肝失疏泄,气郁于内,日久致郁。

另一方面“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意思就是说若气机通畅,气血调达,则情志活动正常。否则疏泄不及,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使肝调节情志的功能失司,机体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下降,七情稍激,则生抑郁。所谓“百病生于气也”,郁证始于气也回。

图片

除肝气郁结外,心神失调也是郁证的重要病机。肝心为母子脏腑。一则肝心各司神魂,相互协同,共调情志;二则肝主藏血,心主血脉,心肝协同,共助血行,气血调达,则情志舒畅。七情之郁,自肝而起,日久波及五脏,主要涉及于心,因五脏皆通于心,一有不平,心即应之。

所以调治郁以疏肝理气为要的同时,应兼顾调养心神,以防“母病及子”之患产生。

临床上可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根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开方,效果显著。

组成:柴胡、龙骨、生姜、人参、桂枝、茯苓、半夏、黄芩、铅丹、大黄、牡蛎、大枣。

患者男,13岁,其母代述自幼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多静少动,不愿与人交往,易自卑、胆怯,不喜读书,喜独自玩电脑游戏。

刻诊:察看其一直低头默默不语,曾经性格暴躁,大便2日一行,舌有瘀,苔白腻,脉细滑。

经辨证属心胆气虚,肝郁日久,痰浊扰神,治宜温通心胆,化痰安神。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开方:柴胡、黄芩、姜半夏、太子参、甘草、琥珀粉、龙骨、远志、石菖蒲、茯神、桂枝、白芍、生姜、大枣

结果怎么样呢?服药半个月后,其母述其与外界交流明显增多,但仍多静少动。这时候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大温阳药。

之后又调理了2个多月,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能主动与人交流,恢复正常上学。

图片

这个患者年少,本心肾阳虚,气血亏虚,标为精神抑郁,肝郁日久,影响三焦气机,气滞津凝,聚久成痰,蒙蔽神窍。

这时候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主以和解少阳豁痰清热,镇惊安神。少阳枢机得畅,诸症得解,并且加用芍药,含桂枝汤之意,能调和气血阴阳。

“心藏脉脉舍神”心主神志。肾藏精,在志为恐,并且心肾相交。忧郁日久最能伤神,耗伤心气。所以后期多注重益气补血,养心补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