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熟练运用补中益气汤,应注意以下六点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4-03-18 发布于四川

究明研用要点学习补中益气汤,陈潮祖教授强调应注意以下六点。

一是此方所治一切病证均属气虚下陷机理,涉及内外上下各个部位和气血津精各个方面,征象虽然不同,本质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治病求本和异病同治的精神。

二是此证虽因中气不足引起,却应联系少阳三焦才能阐明所有机理。如果仅从脾胃解释,终因不能联系内外上下而使学者难明其理。

三是此方能治气虚下陷,阳郁不达的假热征象。有热象而用甘温之品,故称甘温除热。临床所见假热的机理不一,有因营卫不和而发热,调其营卫,令卫气与营气和谐,则热象自除,如桂枝汤与小建中汤证即是。有因大量失血,血虚气无所依,浮越于外而发热,实卫固表,兼以养营,阳气内归,则热象自除,如当归补血汤证即是。有因肝失疏泄,阳气内郁而长期低热,疏达气机,阳气不郁,则热象自除,如逍遥散、柴芍六君子汤证即是。

此因阳气下陷而不上升,内郁而不能外达,形成假热,用此方益气升阳,使清阳复位则假热自除。由此观之,甘温除热一法是为卫气不和、外浮、内郁、下陷者设。

若阴盛格阳而呈真寒假热,宜投辛热的干姜、附子以益火消阴;阴津亏损,阴不制阳而发热,宜投咸寒清润的玄参、地黄以养阴配阳三焦湿郁,阳为湿遏而发热,宜投芳化淡渗之品以通调津液,虽皆呈热象而治法悬殊,不得称为甘温除热,须当明辨。

四是此方出自东垣,东垣临床经验丰富,所制当归补血、滋肾通关、补中益气诸方,常为后人称道,但其说理欠通,令人难解,此方即是一例。所谓发热系因“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上乘土位”云云,不仅令人费解,且易混淆发热概念。果如所言,此证是因“心火独盛”,“阴火上乘土位”,又用升阳的升柴助其上升,有悖于理矣!

五是或谓此证的发热,是“湿浊下流,郁遏下焦阳气”所致。果如所言,无湿则不发热。而临证使用此方的指征却恰好相反,只有纯虚无滞,才可放胆而投,若夹湿邪,服后反增胀满。由此观之,湿浊下流,郁遏下焦阳气之说亦殊不可从。本方虽亦能治湿浊下流的久泻、久痢;水道失调的小便不通、淋漓、失禁等症,却是气不升举才致水液失调,本质并非气为湿遏,学者留意。

六是柯韵伯云:“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达之。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柯氏之说亦不尽然,小便淋沥、失禁、尿血、崩漏、子宫脱垂,都是肾系病变,却有宜于此者。

——本文摘自《陈潮祖临证精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