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老前辈透露的太极练功诀窍

 tjboyue 2024-03-28 发布于四川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它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能够改善神经系统、提高呼吸质量、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肢体活动、疏通经络隧道,称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运动。据了解,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3亿。

图片



那么我们要练好这最完美的运动要注意那些事项呢?老前辈这样教导:

 

一、准备活动

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下蹲等,否则容易引起扭伤、碰伤、骨折等。打太极拳,人的下肢静力负荷很大,踝、膝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负担特别重,比平常走路所承受的要大好几倍,甚至10倍以上(因工夫深浅而异)。运动中颈、脊、腰、髋、踝、肩、肘、腕等关节又不停地旋转运动,特别是踝、膝关节,骼股韧带、腹股沟韧带等,往往会因骤然着力闪挫,扭伤关节周围软组织及韧带。实践证明,在做准备运动后打拳,不但关节、韧带不易挫伤,肌肉不易劳累,而且特别容易沉稳,做独立、蹬脚等平衡性动作也站得比较稳。

 

二、运动适中

太极拳运动量的大小决定于锻炼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呼吸的深浅,工夫的高低等因素。运动量因人而异,不能统一规定,以练完后感觉轻松,心胸开阔舒畅,精神清爽而腰以下不倦怠为度。

为了防治疾病而去打拳,运动量也不宜过大。特别是肝炎、浸润型肺结核、内脏下垂、冠心病常有心绞痛史的病人,连续打拳不宜超过30分钟,也不适宜练速度较快、不易调节呼吸而带跳跃动作的套路。一般人不间断地练1小时,运动量大抵适中,练简化太极拳3遍以下者(或一遍88式)可算是小运动量。

但如果基础好的人认真练15分钟,也可以致大汗的。有些人练完太极拳后会感到胸翳、气闷,甚至头眩作呕、肩疼腰酸,这并不表示运动量大了,而应该从运动要领、锻炼方法等技术问题上找原因。

三、姿势正确。要做到四点:

1.心静体松,精力集中。保持松静,首先要把大脑静下来。然后放松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全神贯注投入到练拳中去。

2.虚领顶劲,尾闾中正。头正颈直,虚领顶劲。口唇自然闭合,下颌向里收,舌放平,动作要向何处,眼神先去,眼随手动,手到眼到,停时目光经食指前视。

3.沉肩坠肘,坐腕舒指。

肩要松沉平齐,不可一高一低。肘要松沉微屈。意贯指尖。

4.含胸拔背,气沉丹田。锁骨平准对齐,胸肌放松,称作含胸。背肌也要放松,背肌骨节微有上提之意,背部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

四、动作规范。

要做到四点:

一是以腰为轴,上下相随。腰为主宰,带动四肢运动。腰腹肌转动,胸背肌亦随之转动,带动四肢的缠绕圆转。作到上下呼应,融为一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要协调一致。内外合一,一气呵成。

二是步法灵活、虚实分明。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运动时两腿要分清虚实,随着重心的转移,两足要交替支撑重心,以保持全身的平衡。

三是势正招圆,连绵不断。势正是指动作端正,不散漫,不蜷缩,不歪斜。招圆是指动作圆满,舒展不拘不僵。动作之间要求连绵不断,招招贯串,整套动作要一气呵成。

四是以意导动,内外合一。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要“心静用意”。使意识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作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

 

这里还要重点谈一下膝关节的保护问题,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支撑身体最重要的关节,太极拳运动虽不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练习过程中要求身体放松下沉,下肢松胯屈膝,经常有一腿支撑重心,所以对腿部力量的要求很大,所以运动不当就会严重损害膝关节,造成疼痛。分析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练功前关节活动不充分。

活动不够充分就开始练拳,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还比较僵硬,做动作不慎就会造成膝关节扭伤。

2.练功后不注意休整及保养

练功后不做好休整活动,就会使腿部肌肉僵硬从而导致膝关节劳损。

3.练功时姿势不正确。

(1)跪膝。跪膝就是膝关节超过脚尖太多,使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到膝关节上,不能顺利地下到脚上,由于膝关节承重太大,易造成膝关节疼痛 。

(2)定式时实腿的膝关节与脚尖不能对照。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由于膝关节与脚尖不对照,使膝关节受力不当,所以易造成膝关节疼痛。

(3)动作转换时不能虚实分明。在脚尖外摆、内扣时尽量不要负重,待定好方向后,再将重心转移过去,不要将两脚在地下虚实不分地乱扭乱摆,这样既不能体现出虚实分明,又会在带负荷转重心时,不小心使膝关节受伤,导致以后出现关节痛。四是重心过低造成运动量过大。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从来不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在初练太极拳时就会感到腿部支撑力不足,腿部容易疲劳,这样也容易使膝关节在控制能力差时受伤,致使关节疼痛。


五、明理懂道要做到: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

1.练理不练力。“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练功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二是练本不练标。“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


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

2.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3.练身不练招。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这是“势”,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这是“式”。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太极拳主要是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式。

 
六、持之以恒。
习练太极拳“千遍熟,万遍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现疗效,需要至少坚持数月以上甚至数年方有效果。
 

七、场所清静

春、夏、秋季节最好在庭院、走廊、公园、树林、河边、空场等空气清新和安静的场所,冬季寒冷最好在室内场馆。

 

八、通风避风

避免在空调密闭的环境中练功,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要保持空气清新。在户外习练太极拳时,要避免在过堂风、大风、雾雨中进行。锻炼后,身体难免要出汗,此时不可走向风口,应避风休息,慢步而行,这就是'避风如避箭',因为这时候毛孔相对张开,直接被风吹到容易使身体不适。


九、衣着宽松。

上衣和裤子不宜穿得过紧,裤带也要扣得宽紧适度;鞋子要穿得舒适,不宜穿太紧或太宽松的鞋子。

 十、紫外线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皮肤的伤害
轻者会使皮肤灼伤,晒后皮肤显得干燥、粗糙、易生皱纹,显得衰老,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皮肤癌。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也很严重,特别是对老年人,会明显增加患白内障的机会。紫外线最强的季节和地域 一年四季之中,春、夏阳光中紫外线含量最高。通常,春夏很多时候紫外线辐射强度会突破四级;纬度越低的地区紫外线越强,海拔较高和空气清澈的山地,紫外线的强度也很大。中老年爱好者要注意适当避免紫外线的强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