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跤术——十三太保功法图说

 明日复明日fu1l 2024-03-30 发布于山东
十三太保功法图说
跤术十三太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武学锻炼方法的精华结晶,是极其珍贵的民族瑰宝。它与八段锦、易筋经、洗髓经可相提并论,功法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强基固本、祛病延年的站桩行气,易骨、易筋气归丹田,祛疾病、利手足、强筋壮骨之道,历来均被所谓内家外家所倡导,名异而实同。
人体四肢八节强筋骨,站桩行气、强基固本、呼吸归丹田之功,可谓是拳跤术万法归宗的“不二法门”。

(一)霸王作揖
双脚左右开立,距离约为本人一启半宽,双手手指交叉高举头上,并左右摇动向上托拔(图7-1)。
然后向前弯腰至双手着地后,再向前上直身挺腰举双手(图7-2)。
反复做9次收功。
此功主要练习腰部的柔韧、灵活性,是吻背、下势拣腿的基本功。

图片

(二)倒望天河

双脚左右开立,成马步蹲裆式,双手向上高举(图7-3)

再向前弯腰,以双手插入裆内,用手扒住两脚脚后跟,弯腰低头,头在裆内向后上方看(图7-4)。

图片

(三)犀牛望月

双脚左右开立,先双手合抱站三元式、浑元桩(也称三停裆)。左手握拳屈臂,肘部放在左腿膝部上方;右手握拳屈臂,右拳置于头右侧太阳穴处;眼顺右前臂向上看(图7-5、图7-6)。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图片

(四)枯树盘根

双手握拳抱于腰间,左脚前迈,横摆于右脚前成丁字形步(图7-7)。

随即右手变掌,用手掌背从耳后擦摩头后部并向上直臂高举,举至尽时翻转掌心朝上稍停片刻(图7-8)

再从左肩落下滑摸至右脚跟处(图7-9)

由左向右绕双脚前向身体右前方摸转(图7-10)

到右侧时变抓掌为拳收于腰间回复成起势。左右相同,方向相反。

图片

(五)钝镰割谷

钝镰割谷运用拗身法。

以左手握拳放于左腰侧,右手成剑指向前做拗步弓蹬式(图7-11)。

然后右脚向后撤半步成仆步下势(图7-12)。

左右相同,方向相反。此功是下势拣腿的基本功法。

图片

(六)旱地拔葱

左腿向前抬起平伸后勾脚尖,左手握拳抱在腰间,右手成掌或剑指向前盘伸抬起的脚尖,以保持起立的平衡,右腿屈膝下蹲,随即站起(图7-13)。

左右相同,方向相反。

此练习能增强下肢筋骨的伸缩强度和蹬弹力,是用吻、别杠等法的基本功法。

图片

(七)仙人照影

左脚前迈成左弓步,左手握空心拳,手心向里,右手握空心拳,向身后背成手心向上(图7-14)。

左右相同,方向相反。

图片

(八)夜叉探海

双脚开立约同肩宽,双手向前平伸前探,双臂尽力前伸,用双手抓握拳9次(图7—15)。有功夫后变左腿独立前探(图7-16)。

左右相同,方向相反。

此功练习单双腿的平衡性及后挑功。

图片

(九)李逵磨斧

李逵磨斧用弓蹬步,双手如握拿板斧一样,前推后拉如磨斧而得名。

左脚脚尖点地,右腿支撑体重站定,双手握拳高不过眉,低不过嘴(图7-17)。

前推时做前弓步似磨斧状(图7-18)

后拉时前脚撤回,脚尖点地。

左右相同,方向相反。

功主练前后活动步法和前扑之力。

图片

(十)铁牛耕地

左脚在前,双手做虎爪状前探(图7-19)。

然后双手扶地,将左脚撤向后方,如做俯卧撑状,以双手、双脚尖做支点(图7-20)

全身前推后拉以9次为度。

此功练习手的支撑功力。

图片

(十一)三停裆

三停裆是中国拳跤术的筑基桩功,马步站桩装桶子劲,是拳道基本桩法,也叫浑元桩、两仪桩。

其方法是双腿左右开立,做骑马蹲裆式,双手可高掐双肋(图7-21);

也可在胸前抱圆,气沉丹田(图7-22)。

还可以站两仪桩(图7-23)

内抱外撑,气沉丹田。此桩是拳道强基壮本之功法,常站此桩可使底气充盈,丹田膨胀如鼓,气充血融,强筋壮骨,腰肾坚强,四肢有力。

图片

(十二)合卧裆

合卧裆是三停裆桩法的变势。

在骑马桩的基础之上,双膝向内合卧成夹马桩,两手向头前上方外撑(图7-24)。

它是形意拳、八卦掌的扣步、摆膝裹裆的重要功法,是里勾外咬呼拉裆腿法的基本功。不站此桩,三体式裆膝不合,不合就发劲不整,发劲不整就不能谈及六合之功。

图片

(十三)魁星裆

魁星裆是单腿独立的桩法,以人体的头、肩、肘、手、胯、膝、脚效仿天上的北斗七星。以左脚在前的三体式为始(图7-25)

将左腿盘置于右膝下方,左手握拳置于左膝之上,右手握拳置于头右前方,右腿支撑体重(图7-26)。

左脚脚跟要靠在右腿的膝盖部位,提左脚时左手握拳按在左膝上,小指侧向外圆撑,右手握拳高举于头上百会穴前方。小指侧朝上,天人相应,浑然一体。

换式时落成右三体式,要求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作者简介
李玉栓先生系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祖籍赵县,生于1952年,大专文化,工程师自幼喜文乐武,花举绣腿受益于父老乡亲,曾多方求师学艺。
于1986年拜中国著名武术家、太极八卦名家.形意拳嫡传第十二代传人李云龙为师。云龙师是李振邦先生(李洛能嫡孙)的高足,在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方面有很高造诣,达三拳合一、拳道相合之境。后又跟中国著名跤术大师杨瑞亭(号杨八郎)入室弟子、著名跤术名家李兰田老师学习跤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