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魏书生,教学要民主:十一、要注重和加强审美教育(2)(三十八 )

 魏书生研究院 2024-04-26 发布于山东

第五、民主式教学的教育教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理论以培养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

八、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概括,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解释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变化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其中的一条。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十一、要注重和加强审美教育

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从人的心理和精神的发展来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自发性阶段、自觉性阶段和自然性阶段。自发性阶段是个体的感性阶段。人的幼年、孩童时期,天生对事物有一种亲近认同感;自觉性阶段是青少年、中年时期,这个时期是审美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时期,通过审美教育,个体获得情感的需求而走向理性的自觉;自然性阶段,是人的老年阶段,还是需要审美教育的,在自然、艺术中,老人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物我生死两忘的审美愉悦。而中学阶段,正是广大学生审美教育内需最强烈的时期,而它的缺乏,导致了“片面人”“畸形人”的产生。当今从学校走出来的“高分低能”、人格缺陷、缺乏艺术感觉的大量学生都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畸形儿”从广阔的文化背景来看美育,艺术和教育的结合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更是人的创造精神和综合素质充分发展的要求。纵观中外科学、教育、艺术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身上都充分体现着艺术与科学的整合。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既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研究地理、生物、力学、化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研制出了许多精密的仪器。伽利略、笛卡儿帕斯卡、歌德、达尔文等人,也既是科学家,又是优秀的文学艺术家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同时,他也是作家,他的《二京赋》《四愁诗》都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北宋的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其中也记录了不少他对书画艺术的有益见解。爱因斯坦喜欢莫扎特等音乐家,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强大的和崇高的东西”的无限深刻与无比复杂的完美融合,是以迷人的朴实与和谐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人类精神。他自己的小提琴也拉得极有水平,每当科学思维疲倦时,他总是拉上一曲作为调华。

事实上,艺术所具备的情感特征和美的内在规律是引起科学家共鸣的基础。许多科学家热爱艺术正是基于此。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在他的全部的完满生里包含着不少科学。”因此,“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只有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才能防止和纠正非人性化的倾向和自我封闭。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由此观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中学中的艺术教育一定要走到社会和学科的前沿,不然的话,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百分之百的空话。

美育的任务,就其特殊性而言,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审美发展它既不处于德智体后之末位,也不是首位,而是它们的综合、中介、切调。美育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的鉴赏力,②一个人的审美水平的高低,也是需要培养的。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对于精神丰富性的追求是人的基本追求,五音不全的人也会哼,色彩不辨的人也爱涂,大字不识的人也有诗。

马克思说:“只有在科学从感性世界的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双重形式出发时,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在从自然出发时,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历史本身就是自然史的一个真正的部分,就是自然变成人的经过。自然科学将来会统括人的科学,正如人的科学也会统摄自然科学,二者将来会成为一种科学。”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整个自然史的继续,根本不可能与自然史截然分开。“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Ф这些关系包括地质地理、气候物理、化学等诸方面的因素。我们研究人或人类的问题时,不能忽视人的自然性,还应当从然科学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

在工业技术时代,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面对技术工业所带来的丰富成果,我们却在担忧: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活在社会大变动中的人,丧失了对人类生命的控制和生活意义的把握,陷人了精神迷茫和意义危机,处于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之中。

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之宗旨在于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完美结合之人。现代教育的总趋势是朝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重和谐关系的确立发展,科学精神、民主意识、审美情怀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应具有的人格素质。尽管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们都无法代替美育。一个中学生,无论接受了多少文化知识、受过多少道德教育,只有接受了审美教育之后,其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才能最后发挥作用,从而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要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存在的环境;让学生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明白自己和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及公共道德的重要,营造人际间的和谐,珍惜生存环境,关怀社会、国家、宇宙和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