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第64方,吴茱萸汤

 铁毛l 2024-04-29 发布于四川

图片

1头痛剧烈——矢数道明医案

男,40岁。平素易感冒,有慢性支气管炎加答儿倾向,常有轻度咳嗽、咯痰。近二三年来,频繁服用磷酸双氢可待因复方制剂Brocin,平时面色及肤色虽带有苍白倾向,但总的外观印象为体格魁伟肥满,身体健壮。
平时虽常有感冒样感觉,但未卧床休息,只有时顿服某些解热西药,或洗澡发汗,带病坚持工作。初诊当天清晨发病,头痛剧烈,苦闷难耐,午后乃请笔者出诊,自称病情不断恶化。诊察所见:患者虽卧床,但时刻不停地转动,或屈膝或伸腿,或辗转反侧,或摆手摇头,极不安宁,这正是明显的烦躁状态。面色苍白,毫无精神,但无热状。笔者立即意识到绝非普通感冒,乃进行了详细问诊。
先问头痛部位,回答自两耳向上,恰好是戴帽部位,疼痛无法忍受,表情十分苦闷,自觉脑中有问题,全身很不得劲。这显然不是桂枝汤或葛根汤证的头项强痛。再问恶寒状况时,回答为足部冷感极重,几乎丧失感觉,虽使用取暖汤罐,但毫无温暖感。家人告知体温多次检查,均未高出36.9.一般发热有恶寒者为阳证,无热而有恶寒者为阴证,故本病例应属阴证。患者脉象正如预期那样,呈沉迟微弱之象;舌无苔而润,从而可进一步认定为阴证。患者虽感口渴,但若进饮食,必立即吐出,自晨至午粒谷未进,即使一口茶水也全部吐出。腹诊时,心下部稍呈痞满状态(即皮肤表面并无拘挛、紧张,仅自觉内部有轻度发胀、堵塞、停滞感),小便次数无异常,但尿少。大便今晨1次,为腹泻便。足部触诊确有凉感。
综上诸症,判断为病入少阴,当无大误。与前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以及厥阴篇之干呕、吐涎沫、头痛等基本吻合。因而不再踌躇,投予了吴茱萸汤,并告知可根据情况,不必每次定服1剂,可分几次服用,以防呕吐。同时将服药后2日内情况随时告知,以便考虑下一步治法。
2天后,据家人说,服第1付药后并未呕吐,而且身体产生温暖感,头痛亦逐渐缓解。再服1付后,当夜得获安睡。因而又令患者继续日服2付。第5天时患者已可下地,改为每日1付。10日后身体状态已复原,开始正常工作而停药。其后患者再来复诊时,苦笑着说: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啊!(《汉方临床治验精粹》)《汉方治验选读
论:身体健壮,食谷欲呕,此为胃寒。头痛者,浊气上冲,头上壅塞,不通则痛,此是厥阳独行于上也。阳厥不降,则下肢厥寒,所以暖汤灌也不暖。胃寒不降,阳气拔根,所以烦躁不安。胆胃互相干碍,则心下痞满,全因胃寒。吴茱萸汤,温胃寒而行阴凝也。

2偏头痛——大塚敬节医案

有偏头痛病史的胃迟缓症。
患者为45岁男性,肤色黑,消瘦型体格。过去曾患有中心性视网膜炎、肾炎、阑尾炎等疾病。初诊是195871日。
主诉为约一周发作1次的偏头痛,自数年前胃部不适以来一直持续存在。头痛总是发生在右侧,发作时食欲减退,恶心,但不呕吐,并且也不是疼得抬不起头来的剧烈疼痛。大便一天1次。脉略沉血压120/80mmHg。腹诊:胃部有振水音,腹壁无弹力。
此时可以选择的方剂有五苓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川芎茶调散、吴茱萸汤等。如果使用五苓散,必须有口渴和小便不利,但该患者无此症状。川芎茶调散作为治疗头痛的方剂是有名的,但我曾用于胃弱的病人遭失败,所以觉得对该患者也不适宜。吴茱萸汤所适用的偏头痛属于疼痛剧烈而烦躁伴严重呕吐者,但该患者头痛较轻,也无烦躁和呕吐,也先置于一旁。因该患者平素胃弱、胃部有振水音而头痛,便以此为指征,投予了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服药1周、2周,未见明显变化,服药3周后,诉恶心和食欲不振,并且胸脘痞闷,嗳气,有时口中出现如水样液。因似乎头痛减轻,便又给予上方1周量,但服药过程中又出现了头痛,恶寒。
于是,改投吴茱萸汤,吴茱萸一日用量为1.0g这次效果显著,仅服用1天,胸脘已觉通畅,食欲增加,身心感觉轻松,头痛全部消除了。继续投予吴茱汤,治疗3周后痊愈。
我想一开始就应该给予吴茱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头痛和吴茱萸汤的头痛鉴别并非易事。《汉方诊疗三十年》)《汉方治验选读
论:脉略沉,沉为太阴不升,三阴内虚,沉陷之象。口中出现水样唾液,这就是吐涎沫的症状。此是胃寒阴盛,厥逆之病。
附:川芎茶调散是一剂疏散外风的方药,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或见恶寒发热,舌苔薄白。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 [各12g]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各6g]细辛一两 [3g]防风去芦,一两半 [4.5g] 薄荷不见火,八两 [12g]
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3头痛——赵明锐医案

张某,男,30岁。患重感冒后引起头痛,疼痛剧烈难忍。并时时烦躁,恶心呕吐,吐出物皆痰涎之类,恶寒而不发热,手足不温,自觉口、鼻、齿冰冷难忍。脉沉迟,舌色淡,苔滑。从表现证状和脉象看为中焦虚寒,复感外邪,引起浊阴之气上逆于清阳之府所致。治以吴茱萸汤,服一剂后,头痛顿,呕吐恶寒也有好转。守方共服三剂痊愈。
结语;吴茱萸汤所治由于虚寒引起的吐、利、烦躁、头痛等证,其药物的配合和疗效有很大的关系,其中生姜一味必不可少,更不能以干姜、腌姜等代替。《经方发挥
论:感冒伤经阳,厥阴之阴盛,所以脉沉也。阳腑胃寒,则阴盛发厥,舌色淡而苔滑。淡为无热,此苔滑者,是为肺津上沸之象。正常的舌诊之象,滑对比燥涩焦裂光滑滋润者,火衰而寒凝,芒刺焦裂者,火盛而燥结。吴茱萸汤有一个主症就是吐涎沫,此是火刑肺津之上津,所以此苔滑者,先考虑到肺津上沸为主。区别于正常的火衰而津凝的舌诊之理。
沉迟之脉,沉为脏腑之虚,三阴无阳,迟为脏腑之寒。此是胃寒发厥,五脏为阴,秉阳明胃气,胃寒失秉,则三阴无阳,脏寒脉迟。

19痰厥头痛——赵守真医案

刘翁镜人,年古稀,体矍铄,有卢同癖,时吐清涎,每届天候转变,遂发头痛,而以巅顶为烈,服温药则愈。近因家务烦劳,头痛较增,咳剧涎多,不热不渴,畏寒特甚,杂服诸药罔效。昨来迎诊,切脉细滑,舌润无苔,口淡乏味,证同上述。若从其头痛吐涎畏寒等象观测,由于阳气不振,浊阴引动肝气上逆之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谓: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且其年高体胖,嗜茶增湿,胃寒失化,水泛成痰,外表虽健,而内则虚寒痰 凝也。治以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行痰,颇为证情适合。
党参八钱 吴茱萸二钱 生姜五钱 大枣五枚连进三帖,头痛吐涎渐减,而小便清长,较昔为多,此缘阴寒下降,阳气上升,中焦得运,决渎复常耳。药既见效,原方再进四帖,诸证尽失。改用六君子汤加干姜、砂仁温脾益气,善后调理。赵守真治验回忆录》《经方直解
论:头痛,服温药则愈,这不是明显的提示吗?

图片

20头痛——刘渡舟医案

陈某,男,49岁。症见:头痛以巅顶为甚,伴眩晕,口中多涎,寐差,面色熏黑,舌苔水滑,脉弦迟无力此厥阴水寒循经上犯清阳所致。吴茱萸15克生姜15克党参9克大枣12枚服药二剂,头痛止而寐仍不佳,改用归脾汤三剂而安。
解说: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共有三处,一是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萸汤主之';二是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三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萸汤主之。《金匮要略》中尚有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之文。涉及阳明、少阴、厥阴三经病变,但从其方证分析,以肝胃虚寒而气逆为其病机特点。吴茱萸气辛而味苦,气味俱厚而能降,为厥阴寒邪上逆之专药,治呕吐头痛最佳;佐以生姜之辛散,温胃而散饮;合参、枣甘温补中,益气以扶虚。全方具有温暖肝胃,散饮降逆之特点。从所治各个案例来看,在辨证上均有反映其病机特点的共性,即呕恶,吐酸水或多涎,舌淡嫩,苔白润或水滑;脉弦或缓或迟而无力。临床上治疗呕吐,胃痛,头痛,呃逆,胁脘胀满等病症,凡具备上述辩证共性者,用吴茱萸汤为主治,每获良效。
在临证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是:本证往往在夜半子时发作为甚,且伴有寒战。这是因为夜半阴气盛极,寒邪得阴气之助而肆虐;同时,阳气生于夜半,阳气生则与阴寒交争,所以证侯加剧而有寒战。对此仲景书中虽然没有明言,但实际上已有所指,《伤寒论》说: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说明了厥阴气旺之时,必然能与邪气抗争。
吴茱萸为三类有毒药物,一般用量在3~6克,但用在本方中剂量宜大,可用至9~15克。一方面剂量不大不足以温降厥阴寒邪,另一方面生姜、大枣又能制并缓解其毒性。
吴茱萸汤有多种加味方法,加当归是最常用的一种。当归性温而润,为肝经血分之药,加入本方中寓有气血兼治,温寒而不耗血之妙。其他如胃脘痛甚者加良姜、香附;胁脘胀甚者加厚朴、半夏;气窜气逆合苓桂枣甘汤;头目眩晕,心下逆满者合苓桂术甘汤等。所加诸法,亦均与本方证的病机特点相符而又互相关联。《临证指南
论:口中多涎,必然苔滑,所以说苔滑为津沸之象。弦迟无力,迟为脏寒,无微阳以鼓动,所以无力。弦为木陷,厥阴风木之脉,阴盛发厥证。本条也是胃寒厥逆,阴阳不交。
吴茱萸自测一升过百克,自服吴茱萸,一剂药用过70克以上,用开水淘洗一次,也没见有啥毒。

21头痛——柳并耕医案

李某某,男,59岁,197354日初诊。患者年近六旬,身体颇健,素有吐清涎史。若逢气候变迁,头痛骤发,而以巅顶为甚。前医投以温药,稍有验。近年来因家事烦劳过度,是以头痛日益增剧,并经常咳嗽,吐痰涎,畏寒恶风,经中西药治疗未效,邀余诊治。证见精神困倦,胃纳欠佳,舌苔滑润,脉象细滑。根据头痛吐涎、畏寒等症状证,是阳气不振,浊阴之邪引动肝气上逆所致。治以温中补虚,降逆行痰,主以吴茱萸汤。处方:党参30克,吴茱萸9克,生姜15克,大枣8枚。
连服4剂,头痛渐减,吐涎亦少,且小便也略有清长。此乃寒降阳升,脾胃得以运化之机。前方既效,乃再守原方,继进5剂,诸症痊愈。[新中医1977,(4):31]
按语:头痛以巅顶为甚,吐涎沫,舌苔滑润,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明征,故投吴茱萸汤获效。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论:素有吐清涎史,这个证就是典型的脾胃之寒。瘥后劳复一,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金匮》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吐涎,合并头痛证,胃纳欠佳,此为胃寒,吴茱萸汤证。

图片

50高血压——邢锡波医案

,女,46岁。因肝火炽盛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血压上升(血压195/125mmHg)等症状,用清肝镇逆降压之剂,连服28剂,血压显著下降,头不眩晕,心不悸,而能眠。后按此方仍继续服用,渐至胃脘膨闷,四肢厥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头部眩痛,不敢起立,有时呕吐沫。医者认为乃血压再次升高所致,检查血压140/100mmHg,诊其脉则两手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多津。据脉断证,认为系因过服苦寒清肝之品,损伤肝阳,摧残胃气,肝寒气逆所致。宜温肝散寒降逆健脾,予吴茱萸汤加减。处方:
吴茱萸10g,野党参12g,半夏10g,厚朴6g,生赭石12g。连服3剂,症状消失,后以和胃降逆之剂,调理十数日,恢复正常。
原按;伤寒之方并非为一病而设,而是在任何疾病的发展或恢复的过程中,出现共同症状,而使用同一方法。急性病能用,慢性病亦能用,关键看辨证是否准确,运用是否适宜,才能衡量该方疗效高低。吴茱萸汤是治脾胃虚寒、胃气上逆之方剂。而由于胃气虚寒出现的干呕、吐涎沫、头痛亦可用之。脾胃虚寒证,其脉象必是细弱或沉微,如再加上干呕、吐涎沫、头痛的症状,可以吴茱萸汤治之。摘自:邢锡波,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15.经方治验心血管疾病》《刑锡波医案集

51内耳眩晕症——门德纯医案

李母,52岁、患内耳眩晕症数年之久。眩晕、耳鸣时常发作。近日由于多食瓜果,其症加重证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坐卧不适,自云:天旋地转,食则呕吐,反复发作,欲坐不能,欲卧不适,其病难耐。诊其脉象细小无力。治以吴茱萸汤加半夏9克,令服二剂,服后眩晕轻、呕吐止、已能食。又以原方加泽泻15克,白术9克三剂,嘱其隔日服一剂。服后诸症消失,已能工作。后此症每发,以此方服之则效。
头目眩晕,临证常多以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上泛所见。故以吴茱汤温中补虚、升阳降逆,治之有效。名方广用
论:阳厥不降,所以眩晕,根于胃寒呕吐,伤于多食瓜果也。
眩晕者,阳气不降也。无论是湿盛内阻,还是痰饮,还是水气内停,阻格阳气,升浮不降,都会有眩晕。所以胡老医案,合方小半夏汤,合方苓桂术甘汤
52目赤——刘金发医案

梁某某,女,37岁。眼赤而痛,泪多,头晕而痛,不畏阳光,已十余日,曾服辛凉解表数剂而增剧,脉微弦而缓手足冷。此属厥阴上乘于头目,治宜升其清阳以降盛阴之气。吴茱汤加当归9克。1剂而诸症均减,续服3剂而愈。[福建中医药1964,(5):25]
按语:目赤而痛,多火热为病,然本案目赤而手足冷,脉弦而缓,前因辛凉解表而不效,显然为阴寒之证。厥阴寒浊上攻目窍,郁滞不解,可见目赤而痛,治则但降其厥阴寒浊,则目疾自愈。
补述郭雍《伤寒补亡论》:凡寒厥,手足逆冷而烦躁的,不论其他余证,当先服吴茱萸汤;如手足厥冷不见烦躁者,当先与四逆汤;如果手足厥冷而又下利,脉沉微不见者,则当急服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名医验案精选

53失明青光眼——胡希恕医案

李某,女,40岁,锦州人。患青光眼,左目已失明,右目视物亦模糊不清。并有偏头痛。到处求医无效。
与吴茱萸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服药后视力恢复,左目亦复明。《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
备注:下在这个医案,与上条应该是同一案,叙述有不同。
李某女性,43岁,东北锦州人,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2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服用中西药罔效。左眼失明近1个月,专程来京求治,自觉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虚饮盛,治以补血除饮,予以吴茱萸汤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大枣4枚,柴胡12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天花粉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泽泻18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方服3剂,诸症即见好转,连服21剂,视物渐清,治疗2个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解读张仲景医学

图片

74脘痛——唐医易医案

钟某,女,71岁。2008910日下午445分,偕女儿、孙儿前来就诊。主诉:前几天患感冒,吃了多种药无效,女儿又带她去输液,也未愈。症见中脘痛,头双侧太阳穴痛,胃中纳呆不适酸痛,腹胀,昨日因觉得口中不和,就吃了些酸黄瓜,之后即胃痛呕吐,又叫女儿用春砂仁煲瘦肉汤给她喝,喝后中脘、上脘极为不适,时有气上冲咽、呕吐酸水。有胃病、胆囊炎史。
临床见:咽喉至膻中及中脘干灼痛,中脘痛连两胁及两季肋、后背,非常之痛。一边切脉还在一边呻吟,频频叫她女儿捶背,唇青黑,指甲青灰,面色苍白,六脉迟硬紧,寸关最明显,四肢厥冷,急投吴茱萸汤。
吴茱萸3g,党参10g,大枣3枚,生姜15g1剂。
嘱咐她们赶快回去煎服,服后再回来告诉我情况。到19点,患者独自回来告知,药饮下肚后,由咽至膻中胃脘似有一股暖流经过,所到之处疼痛立解。自己好像听到那滋滋之声从胃脘化开至两胁肋。切其脉,六脉已见平和,不硬,一息四五至,头额有黎微汗,嘱咐她晚一些再进一剂,以图巩固。100首经方

75胃寒——邓铁涛医案

某女,24岁,2000125日初诊。每天清晨起床后呕吐清痰3年余。遇疲劳或受凉加重,甚则呕酸水,早上胃纳差,勉强可进食,有饥饿感。某医辨证为脾虚,服中药未效。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纳差、呕吐清痰非脾虚乃胃寒,脾虚宜升运,胃寒须温降,升降不明故疗效不显。证属阳明寒呕,拟吴茱萸汤。处方如下:党参、姜半夏各12g30g 桂枝6g 白术10g炙甘草5g吴茱萸4g生姜3片大枣35剂,每天1剂,水煎服。
1215日二诊:服药2剂呕吐止,胃纳稍改善。守方加陈皮5g,略作调整以资巩固,又服7剂,嘱其坚持每天早上嚼生姜2片,温胃止呕。保持精神乐观,克服紧张情绪。再服香砂六君子丸善后。国医大师经方临证实录
论:吴茱萸,生姜,剂量太小。

76胃寒——刑锡波医案

薛某,女,26岁,干部。病史:平素胃气虚弱,饮食稍有不当,即发生脘满气短,食物不消,噫气填胸之症。后在溽暑季节过食瓜果,发生胃脘胀满,隐隐作痛,气闷不舒,食欲减少等,迁延五六日,服健脾消食之剂无效。后遂头部眩痛,胃脘膨满较甚,噫气连绵,呕溢泛沫,因之身体倦怠,精神靡。诊其脉沉细无力,舌苔滑润多津。证:胃气虚寒,冲气上逆。治法:温中降逆,健胃散寒。处方:吴茱萸10克,半夏10克,生赭石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厚朴6克,人参3克(单煎)。
连服2剂,脘满气短减轻,噫气亦轻,头部虽眩晕已不作痛。5剂后胃脘不满,头不眩,食欲增加,噫气、呕逆均消。后以健脾和胃降逆之剂,调理而愈。《刑锡波医案集

99痰厥腹痛——温载之医案(清)

辛已季夏,丙子陡患腹痛,四肢发厥,少腹左旁突起一包,痛疼非常,口不知味,饮食难进,时作干呕,颇似奔豚,用奔豚汤不效。向来脾虚气滞,改用香砂六君子汤亦不效,势愈危笃。因悟及仲景先师吴茱萸汤方,能治厥阴呕疼。况少腹起包,正厥阴部位。观此危症,非大剂不能奏效。急用:吴茱萸八钱,潞党二两,生姜二两,枣十枚,浓煎与服。服后片刻,即吐出冷痰碗许,其痛立减。随服二道,下咽即吐。意谓将药吐出,细视概系痰涎比前较多,少腹之包已散,须臾思食。
按:此由于阳气素虚,值夏季月,湿土当令,饮入于胃,失其运化之权,停蓄于胃,化为痰涎,阻遏清道,以致不思饮食,腹中起包。方用吴茱萸之大辛大温,宣通阳气;佐人参冲和以安中气;姜枣和胃以行四末,实为胃阳衰败之神方也。岂仅厥阴之主方哉?足见仲师之方应变无穷,故志之。出处:《温病浅说温氏医案·痰厥》。《经方一剂起沉疴》

图片

100蛔厥——李今庸医案

患者某,女36岁,农民,1951年正月初一就诊1天前吃除夕年饭后发病,全身肌肉发麻不已,难于支持,吐蛔虫一条,舌苔薄白,脉象沉弦。证乃肝郁生风,风木乘上,治宜理肝扶脾,降逆杀蛔,拟吴荣萸汤加味: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生姜10红枣4枚(劈),黄连10克,以水煎服,日2次。药服2剂,病愈。(李今庸.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09
医案解要:本案系肝胃虚寒,蛔虫上扰所致。蛔虫性喜温暖,肝胃虚寒,虫不安,随寒饮上逆而吐出,故处以吴茱萸汤温中散寒以安蛔,加黄连取蛔得苦则下之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为风木之胜,肝郁则生风,木郁则乘土,虫随木气之乘上而犯胃,胃气逆上,蛔不得安。亦随之上窜于口中而吐出。胃与脾合主肌肉,风木乘之,风胜则动',则脾胃所主之肌肉亦应之而见动象,故其全身肌肉如虫行状而发麻不已

102痛经——陈树人医案 

女患,17岁。当窗沐浴受凉,嗣后每次经来,腰腹冷痛,痛甚则面跳肢冷,漾漾泛恶,溲清便溏,按脉沉迟舌紫苔腻。此系胞宫受寒,恶血内阻,治宜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6g,党参6g,生姜6g,大枣5枚,赤芍10g,当归10g。服药2剂,腹痛缓解,呕吐未作,便请转实,续服3剂而愈。并嘱其在每月经前3天,服上方3剂,连服6月,痛经未再发作,随访1年,未复发。摘自:陈树人,吴茱萸汤加味临证举隅,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2):36经方治验妇科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