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读懂王阳明?这一篇就够了

 Kwshan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作者:廖钦华
王守仁身处的是明朝的中后期。在这个时期,程朱理学充分展现出了它缺陷,即士人终日空谈学问,却无一人怀有真心。面对这一情况,王守仁提出王氏心学。王守仁从湛甘泉的“随处体认天理”一说中找到了灵感。前已述及,湛甘泉提出“随处体认天理”一说,从而将修行之“渐”变为修行之“顿”:在“渐”之下,认知是第一阶段,修行是第二阶段,回向是第三阶段;在“顿”之下,第二阶段被省略,只留下第一和第三阶段。这一做法给了王守仁很大启发。于是,他仿照禅学的法门,将认知、修行与回向三者全部合到一处,将三个阶段变成一个阶段,从而提出了著名“知行合一”说。具体而言:
第一,解决了天理与人心分开为二本的问题,认为天理本来就是人性,为一本。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的这一改造解决了自陆象山以来一直困扰心学的那个难题,即人心与天理两分。而这一改造也令自陆象山以来的儒学转换结合对象一一从天台转向华严一一一事做了完结。他清除了天理残存的根,将一切都收归于人性。于是,在王守仁这里,儒学竟也变成一套纯然的唯心之学。外在的客观性被全然抹去,只留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心为万事万物的本体,是世界的中心。这为“知行合一”说做了准备。
第二,既然一切都在心中,那么将前面的逻辑倒过来,人们就可以发现,人只需往心内窥探,做纯然自性自修即可,而不用向外认知与修行。王守仁说:“吾心之处事物,纯乎理而无人伪之杂,谓之善,非在事物有定所之可求也。处物为义,是吾心之得其宜也,义非在外可袭而取也。格者,格此也;致者,致此也。必曰事事物物上求个善,是离而二之也。”这是“知行合一”说的第二个基础。
第三,人只需向内求、向内修即可,且人对自己的心的掌握又是自由的,故而,人可以在一瞬间实现自性自修、大彻大悟。能否彻悟全在人的一念之间。而人一旦悟透这一点,不待修行,便可以立时回向。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也就将认知、修行与回向三个阶段合一了。
王守仁的这个说法,去除了朱元晦的已发、未发之分别,因为既然一切都是在心中瞬发的,那也就没有什么已发之前的内心修行(未发)阶段了。于是,已发、未发之区别便也变得毫无意义。而他也经常借着这点,批评程朱理学是二段之学,把知、行分作二事来看。
第四,回应了前述陆象山理论的第一个问题,即既然本体是善,恶的气禀由何而来?他对本体做了改造,使之全面契合释学的佛性论。
王守仁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的这个说法来自于华严宗。朱元晦融合天台善恶并具教义,提出心统性情之说。而王守仁则接着华严佛性本是无善无恶,而由佛性生起的各种相则是有善有恶一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说法。这里的心体也就是他所谓的良知,由此,他接着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也就是他最为著名的“致良知”一说的由来。
但王守仁死扣华严中观佛性之说,却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否定了实有。儒学并不否定实有,而如果按照佛学的做法,将一切都归于中观,那实有就会被否定。如此一来,人的修行与回向皆是为了让人转向那虚幻不定的中观,而不是为了成就实有、巩固实有。接着“知善知恶是良知”,王守仁在这里对人提出的要求是“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显然与他的“致良知”说相矛盾的。他在这里要人“为善去恶”,偏执“善”的一面,去“恶”的一面。这是要依照一个对象来树立善恶标准。而一旦有了对象,便也就不符合中观的善恶皆不执著的基本义理了。这是一个明显的逻辑悖论。
另外,如果不管“为善去恶”一句,而只看此段话的前三句,这里还是存有不小的问题。儒学并不否定实有,也并不否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儒学是要让人做好人,而非无善无恶之人。佛学则不管善恶,让人直入中观。王守仁此段话前三句中却说人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人的良心的“复性”的最佳状态也就是“无善无恶”的状态。这种状态分明不是儒学所追求的。这一点也是后来东林学派、刘宗周等重点驳斥的地方。
由上可知,儒学在吸纳释教的过程中,虽然费尽力气,勉强为之,但在学说义理上还是不能做到十分周延。而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儒学要兼顾当下,无法采用释教的那种中观的形式结构。儒学的吸纳力虽强,却也实在难以与释教彻底互融。
第五,回应了陆象山理论的第三个缺陷,即人之理是性理,还是物理?王守仁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根据他的这番说法,人的良知全属于性理,而物理则不在良知之中。但人在达到良知后,却也不能脱离见闻之知来办事。所以,人拥有了性理,却也要靠格物致知的办法来获得外在的物理,以作为辅助之工具。这相当于是提出了一个变种的“良知坎陷”说。
综上所述,王守仁解决了陆象山心学遗留下来的三个缺陷。通过这一系列改造,他成功地消除了绝大部分外在客观性,给予人以很大的自由权。

作者:廖钦华

图片:吴皓宇

责任编辑:吴皓宇

编审:覃春祥

终审:廖钦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