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仑派·仙鹤内养功(滋养脏腑·明心见性)

 无名老熊 2024-05-18 发布于澳大利亚

天下武功

图片
图片

炁气功 内气道生一·内力丹田出

图片
图片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仙鹤内养功是道家昆仑派的一套结合了动态和静态的优秀功法。它是通过模仿仙鹤的形态和动作,结合气功的导引和行气方法创编的。这套功法据说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流传了,甚至在宫廷中都传授过这套功法。最早是由昆仑长艮子祖师传下来的,后来传给了形虚子道长。他数十年来隐居红尘、四处为家,长年游历印度、缅甸等国家,精通释教、缅术、易数……并且擅长医治疾病。这套功法的关键在于轻、灵、柔、生、化。水火相互配合,气顺身体轻盈,采集气来养神,神志活跃生机勃勃,舒筋活络,气清神爽,忘却形体养气,头顶外部结丹,五方的灵气滋养和调和脏腑,可以祛除疾病延长寿命,使人明心见性。

练习功法时要求放松并进入静心状态,舌头轻轻舔着门齿,嘴巴微微闭合,轻轻地咬紧门齿,提肛并紧闭肛门(即内摄谷道紧闭地户),保持自然呼吸。

练习功法时的站立方向:春天面向西方,背对东方;夏天面向北方,背对南方;秋天面向东方,背对西方;冬天面向南方,背对北方。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可以练习这套功法。

一、仙鹤伏气

身体站直,两脚并排站立且距离小于肩膀宽度(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是一个拳头的宽度)。头要正,颈要直,收下颚,沉肩膀。两只手臂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手心朝内,五个手指自然地分开。眼睛微微闭上,舌头轻轻地舔着门齿,双眼平视前方,排除心中的杂念,静静地站立一会儿。

两只手臂稍微向外旋转,从身体两侧慢慢地向前举起,使两只手相对,手心向上,像是在捧着气。当两只手捧着气到小腹前面的时候,用意念将气聚集在下焦,可以停几秒钟。当两只手缓缓地捧着气到肚脐的时候,就用意念将气提升到中焦。当两只手缓缓地捧着气到胸部的膻中穴时,气也随之上升到上焦(注意这个时候气不能升过天突穴)。然后翻转手心向下,两只手臂缓缓地往下压,气也随着进入下焦。当两只手继续下压到小腹的时候,气就顺着两腿的内侧下降到涌泉穴。接着用意念引导,气从双脚的外侧顺着腿的外侧上升到环跳穴,再进入命门。同时,两只手从小腹前向腰的两侧移动,然后两只手臂向外旋转,再向小腹前捧气,气由命门穴经过两边的带脉进入下焦。当两只手缓缓地捧着气到肚脐时,气又上升进入中焦……。这样,两手捧气升降压气,使气机上升下降3次。当气机第三次从命门穴经过带脉进入下焦时,两只手手心向下压到小腹前,然后用意念使气机从下往上升,从下焦进入中焦,穿过膻中穴与心火相交。同时,两脚随着这个动作跳起来,膝盖不能弯曲。

重复3次这样的起伏动作,内气必定会跳1次。

关键在于自然地用意念调动内气在三焦中升降。3次起伏后能在体内产生较强的气流,用意念引导肾水上行与心火相交,达到水火相济,气通身轻的效果。

二、仙鹤采气

开始的站立姿势和前面一样,两只手臂向小腹前合抱,然后从小腹前同时向左右两侧分开,手腕放松,手指向下,两只手臂向两侧提起,手指大约与膻中穴同高,手肘微微弯曲,同时左脚屈膝提起。

这个时候,气从左脚心的涌泉穴和两手心的劳宫穴进入,聚集在中焦。只用意念想象大量的气从这三个穴位进入中焦,直到感觉气满了为止。然后两只手指伸直,两腿下脆,两只手下压降至腰胯两侧,同时左脚轻轻地落地,重心前移,前脚踏实,后脚跟虚提。这个时候,气从中焦降至下焦,顺着左腿内侧下降至涌泉穴进入地下,然后提右脚。

这样重提轻落向前走9步,然后转身180°,再提左脚向回走9步,这样来回走1次。最好走3个来回,眼睛要平视前方。

关键在于采集天地的灵气,聚集在中焦,与后天的水谷之气合为一体,然后气降至下焦,与先天的元气合为一体,这样可以达到养神的效果,使神灵活跃,生机勃勃。

三、 仙鹤起舞

起始站立姿势。两只手臂向内旋转,手心朝后,左脚向前迈一步,形成左弓步。同时,上身前倾与后腿成一条直线,两手心朝上,左臂在上,两臂在前方交叉,眼睛看向前下方。

接着两臂向两侧展开,手心向上,与肩膀同高。身体重心向后移动到右脚,上身后仰,与前腿成一条直线,眼睛看向前上方。然后两手心翻转向下,放松手腕,抬头,眼睛平视前方。左膝弯曲前弓,向前移动重心,两手臂缓缓下压,伸展手指,手腕下坐。同时身体向上挺直,等身体完全直立后头部向后仰,眼睛看向天空。左脚实踏,右脚尖轻点地面,脚跟提起。

头部回正,眼睛平视前方,两臂交叉。右脚向前迈一步,右脚从左脚前方迈步,右脚尖与左脚尖在一条直线上。动作与之前相同。右脚稍作调整,左脚从右脚前迈步,与右脚尖在一条直线上,接着右脚再向前迈一步与左脚尖在一条直线上。手法动作同前,进行第三次起舞。

然后同上再出左脚一步,右脚一步,手法同前进行第四次起舞。左脚再上一步,调整为正,回到原来方向。这样走成一个八卦太极圈。最好走3遍。共走8步完成一个圆圈,第九步回到正位,回到原来方向。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左脚、第二步右脚、第四步右脚、第六步右脚、第八步右脚,总共起舞五次。

仙鹤起舞不需要加特别的意念,自然而然地起舞,主要目的是使身体变得柔软,不在于聚气但可以自然产生气感,不需要刻意用意但意念可以自然运用。柔软能使体内的气血通畅,舒筋活络,让人感觉气爽神清。

四、 仙鹤养气

起始站立姿势。两只手臂从身体两侧向胸腹前收拢,右臂压下,右手的虎口紧贴在左肋下方,左手五指收拢,四个手指收拢与手背成90度角,左手背贴在右臂下方。低头弯腰,将前额紧贴在左小臂上。同时屈膝抬起左腿,尽量弯腰提起左膝。右腿直立,眼睛看向左手指尖的方向,想象指尖变成了仙鹤的长嘴。想象头顶上有一颗红珠,就像仙鹤的丹顶。然后想象独立的右脚变成了仙鹤的脚爪,左脚下落抬起右腿,上身姿势不变,右臂总在下方,只是右手指与手背成90度角,眼睛看向右手指尖,想象它变成了仙鹤的长嘴,想象左脚变成了仙鹤的脚爪,其余与之前相同。这样先右脚独立,后左脚独立。再右脚独立一次即完成。站立的时间长短可以不限,但能独立站立越久越好。开始时也可以稍微依靠墙壁等物站立。

主要在于通过想象来忘却自己的形体。忘却形体从而能够养气。真阳通过三个关卡上升到头顶结丹,使外部邪气不能侵入,内部邪气不能产生,从而能够延长寿命。

五、 仙鹤抱蛋

起始站立姿势。两只手臂从身体两侧向腹部前方收合,两手四指交叉合拢,两个拇指相接,形成一个圆形的虎口。两个拇指紧贴在胸部的膻中穴位置,两个手腕紧贴在上腹部。然后两腿合拢,弯曲膝盖下蹲,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约是120°~150°。

低头想象拇指、手腕与腹部接触形成的大圈是东方的五行木蛋,想象这个蛋是青色的,用鼻子慢慢吸入到肝脏里。接着想象左手心是南方的五行火蛋(如果是女性则想象右手心),这个蛋是红色的,用鼻子慢慢吸入到心脏里。再想象拇指与虎口形成的西方的五行金蛋,这个蛋是白色的,用鼻子慢慢吸入到肺脏里。第四个蛋是右手心(女性则为左手心),代表北方的五行水蛋,这个蛋是紫黑色的,用鼻子慢慢吸入到肾脏里。第五个蛋位于四指交叉处的中央,是五行的土蛋,这个蛋是黄色的,用鼻子慢慢吸入到脾脏里。五个蛋都吸入完毕后,两手交叉下降到膝盖前方,然后两手分开,手心向下,接着身体慢慢站直,两手分开,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就像起始的姿势一样,这样就表示收功完成了。

抱蛋的时候要求意念集中,要把颜色和形状都在意念中想象出来。当蛋被吸入内脏时,要用意念内视五脏,引导气回归本源。就像母鸡抱蛋一样,到了一定的天数,抱蛋的状态就会醒来。也可以单独练习某个脏器的气,连续吸气5~7次。

关键在于,虽然抱蛋的动作是虚拟的,但精神要集中,想象蛋的存在。虽然看似无形,但其效果远胜于有形。这样可以采集天地的灵气,使五脏得到保养和和谐。保持虚心,则心气平和;保持变化,则神志清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