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5.态度决定了命运” 的更多相关文章
常为土地开战,秦穆公为何要救济闹饥荒的晋国?
《国语》晋语23 秦荐晋饥晋不予秦籴| 晋语| 儒家
(两材料)《史记·晋世家(晋饥乞籴)》《国语·晋语(公御秦)》《左传(晋又饥)》
秦本纪(四)
史鉴丨春秋时期一则关于粮食的故事
春秋系列:晋献公借粮——有借无还
《中华通史》之误:晋饥而秦济;秦饥,晋国不输粮,且趁机伐秦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031 荒年买粮
父子二人两代为君,皆是忘恩负义人
农村人称“救命粮”,饥荒时期的主食,味道极好
范仲淹妙解灾荒
晋世家8
一切囤粮行为都是徒劳!
晋惠公“外强中干”,不听庆郑劝告,结果被秦国俘虏
【美文欣赏】:舔碗
灾民买不起米,为何范仲淹却下令米价再涨1倍?此举救了百万灾民
历史上被低估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几十年
历史上真实的“秦晋之好”,充满狡诈与战争,被误用于新人的祝福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秦穆公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男人!
粮食的三个典故:一个人的钱品,就是他的格局
晋惠公,一个千古流传的“人渣”国君
大梦春秋029|晋献公和骊姬死后,重耳为何还要逃亡?
为什么说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晋惠公是谁?
别国遭灾时我们怎么做?商鞅和秦国告诉我们,人心是一把锋利的剑
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四五、不讲仁义的晋惠公
梅轩读《史记 》之 71:晋惠公自取其辱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4月学科竞赛语文试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