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论坛视频博客资源百科首页注册 登录 论坛搜索资源中心帮助导航 私人消息 (0)公共消息 (0)论坛任务 (0)系统消息 (0)好友消息 (0)帖子消息 (0) 华夏中医论坛 » 中医初涉 » 中医火神派临证心悟 千部中医视频免费观看 中医力作“民间中医拾珍” 华夏中医论坛原创文章上报了 出书传经验?我们为您服务 医学生学习交流的乐园 开通搏客,书写个人日志 讲师团队-论坛学术先锋 医患交流-寻医问药、咨询版块 论坛会员信息收集邀您参加 逛论坛,规章制度要先知 岐轩脉法-揭秘远古脉法奥旨 名师的舞台,经验的传承 诊疗组为您提供专业疾病咨询 中医爱好者学习、交流园地 新会员论坛使用基础教程 返回列表 发帖
[讨论] 中医火神派临证心悟游悯经魂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游悯经魂 当前离线
UID9288 帖子156 精华0 积分37 推广0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11 小时 注册时间2009-3-6 最后登录2009-4-1 初级会员
帖子156 主题155 积分37 论坛币364 推广0 阅读权限20 最后登录2009-4-1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09-3-8 13:10 | 只看该作者 点击购买《杏林集叶》《经方直解》《用药杂谈》 [讨论] 中医火神派临证心悟 《中医火神派临证心悟》余自2006年接触学习中医火神派以来,无论医理还是临床自觉受益匪浅。古人云:得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吾对火神派的研究虽未达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也略有收获。今有一些临床偶得愿与同道分享,借此抛砖引玉,若能引起杏林百家争鸣,更光大我中医火神派之心法,则吾愿足矣!一.浅谈火神派之理法方药案(一).理火神派开山鼻祖郑钦安老夫子,在其65岁时(1869年)刊行了《医理真传》,应该说此书的问世是中医火神派成立的标志!(距今也就是140年而已)该书提出人身立命以元阴元阳为本,且阳主阴随,以阳为主导!其理论基础上溯《易经》《内经》,中传《伤寒》心典,下采李东垣、张景岳、陈修园等诸医家之精华,其医理造诣渐臻上乘,在医林独成一家,后世尊其为火神派!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总结郑钦安在其70岁和90岁时,分别刊行了《医法圆通》《伤寒恒论》。此两书羽翼完善了《医理真传》,至此火神派医理医术以趋完备!后世各火神派医家虽多有创见和发挥,但都难超其右,这也许是各路火神大家尊郑氏为开山鼻祖的原因之一吧!郑氏立论:“人身一团血肉之躯,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而。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又曰人非此火不生!”“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气有余便是火,火旺者阴必亏。气不足便是寒,寒盛者阳必衰。”“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辨证论治全在阴阳上打算,处方用药时时顾护阳气,扶助阳气,阳主阴从,天运乃成!四川卢崇汉教授更进一步发挥,提出了“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纯阳理论!…… (二)法郑钦安提出:人生立命以元阴元阳为本,且阳主阴随!辨证只分阴阳,阳虚病治当扶阳抑阴,阴虚病治当益阴以破阳!因实际临床工作中“阳虚之人十之八九,阴虚之人百不一二”,所以治法上多以“宁事温补,勿事寒凉”为原则,以扶阳,潜阳为主!当然真正的阴虚证,郑氏也主张滋阴不误!郑氏传人四川卢崇汉教授,在其理论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指出“天下没有阴虚”(但有阴虚的临床表现),治之“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即:吾道一以贯之,曰扶阳气也!郑钦安以阴阳立论,阳主阴随,辨证以阴阳为纲,治法更重扶阳,大家详阅其书,用心体会不难理解!但其传人四川卢氏提出的纯阳理论,扶阳之道恐怕很多同仁不易明白!特别是从中医院校走出来的“现代中医”们,其实这是大家对中医的认识层次不同而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同源。医道同源。所以大家要想对中医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必须多学习一下《周易》《内经》等书。在这我想简单的说一句: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乃浑圆一体之太极,分之为两仪(阴阳),三才,四向,五行,六和,七星,八卦,九宫等,实为一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中医院校的教学模式目前是站在“三生万物”的层次去学习中医,而郑钦安老夫子是在“一生二”的层次讲中医,四川卢氏更发挥充实钦安医学,站在“道生一”的层次去传播中医!使“大道至简”,善莫大焉!对于中医层次的认识问题,不是短短几句话就能说清的,他牵扯到个人的文化修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生活阅历,心里悟性等。下面我引用《扶阳讲记》里,卢崇汉教授的入室弟子刘力红说的一段话,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这也是个层面问题,你站在三的层面或者是万物的层面,与你站在二的层面,甚或一与道的层面来看问题,是完全不同的。站在三的层面万物的层面,事物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所以对治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若回一个层面,走到二上来,问题就变的简约了,变成了两个因素(阴阳)的对待关系。若再回到一个层面,走到一上来,那就更简约了。古人说:至道不繁。正是指此而言。但话又说回来,越是至简至约的东西越不容易把握,也越不容易使人生信。现在的中医能走到二的层面的层面的已经是很少了,而卢门的心法似乎更深了一层,已经到了一的层面了。师父始终强调的阳气,实际上已经不是二层面上的阳,而是能够化生二的真阳。入门以来,一方面是亲自感受到,另一方面也时常听师父谈到,师父的处方来来去去,都用到的也就是那么三五味药,很多处方基本雷同,差别也就在一二味上,但是所治的疾病谱,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却是非常广泛的。其实这正是在一层面上处理问题的风范,这与在三层面上处理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一二味的差别如何把握,这也正是处一的艰难之处!…… 三 (方)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方剂,中药的学习,对于我们进入中医的大门十分重要,必不可少。本章内容我们将重点学习中医火神派的常用方剂。火神派鼻祖郑钦安老夫子,是一位十分重视经典的人,如其在《医理真传》自序中所说“《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立方立法之旨。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细品其医书三种,可知:火神派常用方剂均源自《伤寒论》,甚或均源自回阳救逆第一方四逆汤!!!下面我们列举十余首火神派常用方剂供大家学习,借此进一步体会火神派组方用药特色! 1.四逆汤方剂组成:制附片30~120g(先煎)干姜45g炙甘草60g 用药意解:此方乃火神派第一祖方,药虽三味,但因证加减,变化无穷,大家不可等闲视之,更不能敬之畏之不可用之!正如钦安在《医法圆通卷四》所说“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不知余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难道余不会写几个参,地,归,芍,芩,连,栀,柏之方乎?只因世风日下,不究病(证)之阴阳,专究方药之平稳……,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不难看出,钦安在临床上不仅仅只用四逆汤三味药,其已将仲景四逆汤扩展为“钦安四逆法”,所谓“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郑氏以上论述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非据有丰富临床经验而又经百般困惑者或得郑氏真传者或悟性极高者,难以心领神会!所以后世著述者,对郑氏此论多有微词,估计是未入钦安门墙!正如火神派弟子刘力红教授所说:“处方来来去去,用的也就是那么三五味药,很多处方基本雷同,差别也就在一二味上,但是所治的疾病谱,用现代眼光来看却是非常广泛的……一二味的差别如何把握,这也正是处一的艰难之处! 后世著述者,对火神派第一方,多避而不谈或谈而不详,或详而不要,犹如隔靴挠痒,估计均未“得其要者”!在此引用郑钦安先生对四逆汤的注解全文,以示同道!《医理真传卷二》曰:“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世多畏惧,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夫此方既列于寒入少阴,病见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重畏寒,脉微欲绝,四肢逆冷之侯,全是一团阴气为病,此际若不以四逆回阳,一线之阳光,即有欲绝之势。仲景于此,专主回阳以祛阴,是的确不易之法。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证而即以此方在分量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侯也。酿成纯阴无阳之侯,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法投之,未为不可。所可奇者,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实有令人难尽信者。余亦始怪之而终信之,信者何?信仲景之用姜附而有深义也。考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视哉?近来世风日下,医者不求至理,病家专重人参。医生入门,一见此等纯阴无阳之侯,开口以人参回阳,病家却亦深信,全不思仲景为立法之祖,既能回阳,何为不重用之,既不用之,可知非回阳之品也。查人参,性甘微寒,主补五脏,五脏为阴,是补阴之品,非回阳之品也,明甚。千古混淆,实为可慨”!四川唐步祺先生服膺郑氏之学,在其所著的《郑钦安医书阐释》中曰:“四逆汤不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钦安)对于四逆汤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视,与善用之而活人无算,直可说是前无古人。” 唐氏所论,言无虚词,但作者认为还有所不及。作者认为:郑氏对四逆汤的运用以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其将仲景四逆汤,拓展为钦安四逆法,对后世功不可没!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世著述者曾怀疑郑氏能用四逆汤治数百种病,且谓其言语偏执,作者认为此皆是后学未能站在钦安的理论高度,去认识四逆汤,或者是根本未“得其要者”。有人说会早用广用重用附子,就掌握了火神派的要领,以作者看来这种认识有些肤浅,其最多算是掌握了火神派心法的三分之一。作者认为:你只有学会早用广用重用四逆汤,你才算入了钦安门墙,领悟了火神派心法的二分之一!(火神派心法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今后的章节中,我们会逐步探讨,暂不多言。) 四逆汤(四逆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该怎么运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非要找一个准绳的话,作者建议大家以仲景对四逆汤的论述为基础,以钦安对四逆汤的论述为原则,以四川卢氏对四逆汤的论述为法度!详情大家可以参阅《伤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扶阳讲记》等书。在此,笔者就个人在临床工作中,对四逆汤的运用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因笔者在临床上主要从事皮肤性病和内科杂病的诊疗工作,故所谈论的范围比较狭窄,错误也在所难免,若有贤达批评指正,则吾抛砖引玉愿实也! 1、四逆汤中药物用量:方剂中的药物用量,素来都是不传之秘,这是中医界传统陋习。笔者就个人经验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方中制附片笔者常用30~90克,最小15克,最大120克;干姜常用15~30克,最小10克,最大50克;炙甘草常用15~30克,最小6克,最大50克。临床中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加减运用。 2、四逆汤的功用与主治:其功用可简单概括为扶阳补正,回阳救逆!主治范围比较广泛,如郑氏所云“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笔者经验,此方适用于绝大多数内科杂病和皮肤科疾病,对于具体病种方药的运用,以后将在病案中,详细给大家展示! 3、四逆汤的临床加减使用:分为两方面,一个是药物剂量的加减,一个是药味的加减。第一,对于方中药物剂量的加减如前所讲,不再赘述。第二,关于药味的加减,笔者认为减最多一味,否则就谈不上四逆汤的变化了,加则三五味,甚至十余味,依证而定。笔者临床使用四逆汤从不减味,只是在其剂量上加减,而后随证加味,多获良效!…… (未完待续)欢迎大家跟贴交流!各抒己见!
收藏 分享 00 0 鲜花 鸡蛋
赞助商链接
返回列表
交流园地 中医初涉 名师开讲 中医爱好 疾病咨询 好书推荐 中医问答 中医学术 内难精义 伤寒研读 温病明理 医理探讨 中医诊断 中医方剂 中医临床 外感辨治 内伤辨治 皮肤五官 骨伤痹证 中医男科 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 针灸推拿 中药天地 中药资讯 2010年中药资讯 中药运用 药材真假 中药百科 中医特色 中医养生 中医食疗 中医刮痧 中医拔罐 中医美容 岐轩医学 中医资源 初级资源 中级资源 视频资源 中医百科 医药资讯 医药动态 健康新闻 健康常识 执医考试 中医文化 中医文史 医药杂谈 国学知识 清茶斋 会员影像 同城网聚 站务管理 社区事务 新手上路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华夏中医网 ( 桂ICP备10001686号)|联系我们 |Archiver|WAP|
GMT+8, 2011-1-17 14:58, Processed in 0.093011 second(s), 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 24小时热帖推荐股指期货推出后,中国股市非经期白带有血丝是怎么回古人长寿良方我的讲座——华夏医学中的咽喉肿痛有何良方啊你是哪一派的治疗心下痞的非药物治疗方母亲晚上频饮水症状!!已阴精所奉者寿,阳精所降者帮朋友问病,发症状上来, 论坛活动 华夏中医论坛作品展示开通搏客,书写个人日志 胃病、脱发白发、麻木特效方 展示会员风采,增进情感 2010年华夏中医论坛力作 书稿想出版,我们来帮你 会员数据库建设邀您参加 论坛贴图 白鲫鱼汤:肾 糯米巧治疾病 必须学会的三 脚上有一个很博文推荐增加生男宝宝机率的方法 病案启示录---夜间高烧 转载的养生常法 治疗心下痞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转载:诊断心得 练脉秘法 妇人月经不准的原因二 论坛近期观感 洗目妙方 根治各种皮肤顽疾的小偏方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bbs./) 详细文章参考:http://bbs./viewthread.php?tid=8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