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式是太极的混圆状态,无意无形无我无他是一。由预备式到起式是太极生两仪,由一而二,阴阳分。由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称为三才,在太极拳里为头、手、脚。 起式:往往被忽视。觉得是简单的身架上的准备,比如,“身体中正站立,两足距离比肩略宽,两足尖微外撇,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虚领顶劲,即头要正直,顶要虚虚领起,如悬挂着一样地顶劲;唇轻闭、齿轻合,下颏微内收;沉肩,即两肩微前卷,并放松下沉;含胸拔背,即胸部不内凹外凸地含住,脊背要有上下对拉拔长之意;裆要开,并有圆虚之感;两膝微屈,立而不挺直,膝关节留有预余;全身放松,呼吸自然,意存丹田。” 太极拳的起式第一,摆好架势,如上所述的要领即可。第二,也最重要——身心放松。怎么放松?意念上,精神上去想着放松,自然就放松了。当然不是懈松,不是干活多了累极了躺倒床上那种放松。第三,观想,由简单到复杂,就是说,先把自己的心猿意马收拢回来,进行观想。 太极拳起式,阴阳动,一动一太极。如何动?意领神往,八方加上下,十方走太极。阴阳礼让又互助。圆中含方、方圆共存,柔走圆、刚走方,外刚内柔、内刚外柔,变化莫测。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内与外、虚与实、开与合。平分秋色,和谐共处,中庸之道,天下太平,阴阳平衡身心健康……很难吗?当然,一下子想这么多,累死人了。 这样的动作重复几次之后,当两臂再到小腹前时,两臂分开,掌心向左向右画弧后贴向大腿两侧——完成起式的动作。 这里有个细节尤为重要,也很有意思:就是当你两臂前伸,腰背有点向后拱的感觉时,双掌掌心和丹田相对拉动,就是在“逗气”,气机特别容易在此时发动! 打坐是静中求动,什么动?气动。太极拳是动中求静,象走桩,也是动中求静,这动中的静就靠观想得来,这是内外功双修的方法。 不管如何,目的是先得“气”——内气。先意中有气,再能感知气,能驭气,炼气……才能如老子所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就妙在无中生有哟,太极拳就是这么玄,太极拳就是这么简单! 文,并不只代表柔弱。武,不只是暴力,以强欺弱,有力打无力,力大未必是赢家。 |
|
来自: 清风 竹吟 > 《八十三氏太极招式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