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站桩的「意」?

 寂静心 2011-09-27

意拳拳经对力量的解释是: 『庄子曰: 「物物者非物」. 意即使物质成为物质, 并非物质意拳主张一切力量都是精神之集合. 亦可谓力者非力也. 换言之, 使力成为力者并非力, 是精神也、意念也. 此即意拳之实质所在. 』                                      

什么是「意」? 简言之, 「意」就是「感觉」. 也是『意拳』的根本所在. 没有了意就没有意拳. 这种「感觉」当然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感觉, 而是变化的感觉. 在练习站桩的过程中, 会出现不同的感觉, 我们要做的, 首先只是专心感觉它(意感)的出现. 它出现了不是要控制或追寻它, 若有了这种心态, 就是意的执着, 感觉便会消失, 继而出现着相着形, 力量出尖破体的现象, 身体力量失衡, 再不能达到「均整、单双重」的结果了.

感觉的出现, 最先由「静」开始, 当「入静」之后, 便能「定」. 「定」是不可动摇之意; 有了「定」才能不受外界骚扰. 在这种基础之下, 才可谈得上收益, 或拥有心得, 是站桩的初步功夫.

入静之法很多, 有守命门, 守丹田…等, 意拳的入静法是利用「假借」. 要求做到“放松又放松, 假借又假借”. 假借的运用是集中精神, 顶心有如牵着一条丝线, 令头顶不致下垂或歪斜, 再想象自己浸沉在水中, 感觉水中浮力, 令肌肉处在放松的状态, 手抱着一个水球. 由于水球表面湿滑, 要捉紧是不容易的, 太大力的话, 球便会因“水”的浮力而滑走. 若力量不足, 又控制不了球的稳定. 借着抱球将注意力集中起来, 时而收紧, 时而放松, 最后意紧而力松, 杂念便会渐渐消失. “球”的感觉便会出现, 这才是所谓的「意感」, 意感不是所追求的目的, 只是一种过度的产物, 拳经云:「执着己身一无是处, 离开己身无物所寻」, 便是要求后学者不要拘执一点点感觉. 只需要感觉它, 而不是要掌握它和控制它的出现. 至于执着身之说, 之后仍有论说.

初习时, 「假借」的作用未能发挥, 杂念便会不断出现, 骚扰意志, 此时切勿刻意驱赶杂念. 勿助勿忘, 才是守静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