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月上澄天 2012-08-25

《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原文

天之道,

其犹张弓乎?

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

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

 

 

注释简解

1、第一段,前“天之道”六言。

天之道,自然界万物变化规律,大道动变规律,天为先天大道;张弓,拉弓,将弓拉开,即是一手持弓背,一手拉住弓弦,双手一者向前,一者向后,一起用力的协同动作;高者抑之,高指上端,抑为被拉下来;下者举之,下指下端,举为被提上去。此两句言弓的两端位置变化;有余者损之,有余指弓的长度,损之,减少;不足,指弦与背间距离小;与之,指弦背张开幅度渐渐增大。

张弓的过程,是使弓从半月状变成满月状,在其变化过程中,同时出现了弓的长度、宽度,和弓两端、弦与背间距离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彼少此多,便是彼多此少,总是密切关联、相互照应,而且又总是以有余来补不足,补不足者必损有余。其情形完全与天之道的运作相类似,故以张弓喻比之。

 

2、第二段,后“天之道”五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规律是完全排除了人意安排与影响,顺乎自然,任由道物自自然然地顺去转化。这里的损有余之有余和补不足之不足,在人身则有其具体所指:有余者,乃指身中心神思维觉知对道物的需求,因思维觉知需求的道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不是急需、必须,不思维不觉知也可以,故谓之“有余”;不足者,乃指身中肢体器官等实体对道物的需求,因肢体器官实体必须时时有道物及能量物质的供应,稍有不济,便即死亡,故谓之“不足”。以“有余”即将用于思维觉知的道物,来满足肢体器官这个“不足”之所需,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自制过程,属于自然规律,故曰“天之道”

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人之道完全是人意作用,不能顺乎自然,不能任由道物自自然然地顺去运化,总是对道物的流向施加一定的甚至强大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影响呢?其根子是后天识神在作怪。因为人离不开利与欲,为了取得和享受更大的利欲,心神思维觉知也必频频活动,对道物的需求同时大增,而道物的超常耗损,其来源只能以减少肢体器官对道物之需作代价,这样,其结果可想而知,必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加速肢体器官的衰老速度。损不足者,即是减少肢体器官对道物的需要;奉有余者,将用在肢体器官上截留下来的道物,增加到可有可无的七情六欲上去。因为此一过程,是由于利欲的驱动而引起的意识性的行为,违背无为自然,所以曰“人之道”。

显而易见,行天之道,身中之道物可以尽其最大能力满足肢体器官之所需,故能身体康健,命寿久长;而行人之道,则身中道物尽为思维觉知七情六欲所耗,使肢体器官不能得到足够的道物供应,故身衰体弱,命寿难以长保。二者比较,优劣可分,云泥自见。

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天下,人身之喻。意为:谁能做到用道物来供养人身,满足肢体器官之需,只行天之道而不行人之道?

唯有道者,有道者,为道有成之圣人。只有这种人,才能用道养身,即前所谓“食母”者,并使身中道物不外耗。因为,有道者闭门塞兑,绝学无忧,无利名之想,无欲情之思,积精累气,颠倒返还,故不但极少外耗,而且道物充盈,肢体器官用之不穷,所以可得却病除疾、延年益寿之效。

是故,有道者与“天之道”同步同调,“与天合一”,此之谓欤?

 

 

3、第三段,后四言。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二句,已先见二、五十二两章,其义并无不同。然此处则重在言宜行“天之道”,即不恃、不处;如果“为而恃之,功成而处之”,那便入于“人之道”了。为道者所以不恃、不处者,其因即在于此。

其不欲见贤,似非老氏原文,疑为“功成而不处”之注释窜入。然河上及诸传本皆如此,故仍之。贤者,名而已,见贤即是见名、显名之谓。不显名,是不好名,不受名利之累,此亦是防入人之道而可入天之道之一端。然其义与“功成而不处”相近,大有累赘之感,故不能不疑为窜入。

有为恃强、居功自傲、争利好名,皆是意念作为后天识神作怪,故其所行者俱为人之道,神气外耗,“损不足而奉有余”,于身命危害甚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