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是正宗哈尔滨美食,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起名叫“锅爆肉”。可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后来传到辽宁,辽宁人对其加入了自己的改造,最后一步改用番茄酱或者番茄沙司,外观像极了哈尔滨的“樱桃肉”,但仍保持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的特点。
锅包肉是东北人二十年也吃不腻的一道经典菜式,特别深受妇女老少喜爱,所以下馆子点击率非常高。记得大学食堂里,赶上饭口,前方呼呼啦啦,眼见一大盆锅包肉被秒光,最后只落得“一份还多二份还不够”这种焦灼态势下,碰巧赶上确是无比满足的好事,饭后还以此津津乐道,真是捡了便宜还卖乖。还有时候为了不用排长队,经常提前几分给自己下课,一路狂跑,估计刘翔都落我后头了,大有胜利在望的喜悦(开玩笑啦)。这人也怪,没有那种争夺的火药味,反而没有那时吃的开心!大学时代真挺有意思的。言归正传,个人比较喜欢糖醋汁兑上番茄沙司,一是色泽鲜亮,姿色喜人,二则味美多汁,口感浓郁细腻。下面为大家精彩呈现!
百宝箱:
猪里脊 7两 葱姜 少量
胡萝卜 少量 白砂糖 4勺
醋精 2勺 番茄沙司 2勺
酱油 1/2勺 料酒 1/2勺
精盐 适量 味精 少许
淀粉 足量
做法:

先来调个糖醋汁(图1-8):
2勺番茄沙司 4勺白糖 2勺醋精 1/2勺酱油 1/2勺料酒 盐 味素 2勺清水

1.将葱、姜、胡萝卜切片改成丝
2.猪里脊顶刀切成 0.5厘米的片状,然后加少量盐入底味,接着加入少量料酒腌制十分钟
3.加入足量淀粉(确实挺费)以及适量清水,轻抓肉片搅拌,使淀粉均匀包裹在肉片表面,
之后加入一点油封住
4.锅置火上,锅热后倒入适量油,六七成油温开始炸制,一片一片摊开放进去,先定型然
后在复炸一次,用漏勺掂一掂有硬邦邦的响儿便可捞出控油
5.回锅剩下的一点儿底油,小火烧入糖醋汁,不断翻搅,待汁粘稠发亮撒入三丝,开大火
倒入炸好的肉片,掂几下,完全裹匀糖醋汁,便可出锅装盘

Tips:
其实主要关键点在于炸制,成败与否在于关键两点:一是油温,二是淀粉。
关于油温,等锅边冒青烟,肉片放进去有轻微爆炸样声响,而且同时周围出现密集的油泡。
关于淀粉,一般都买专供饭店那种散装的淀粉,效果容易出来,不行就换换别的牌子试试。
三要三不要:淀粉一定要裹足;油温一定要六七成;糖醋口味一定要够。不要把盐加过量,
主要突出酸甜口,之前肉片已入底味,碗汁里加少量精盐即可;不要加入蛋清或是鸡蛋,否
则变成软炸(类似软炸里脊);不要用陈醋,一是味道不好二是色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