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第22条原文解读

 仁人斋 2014-12-09

 

22条原文解读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卫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正治之法,有麻黄汤的汗法,大青龙汤的法,桂枝汤的汗法,,越婢汤的汗等等。均是开表阳,以释乾阳离火之所用。

三阳不开,乾阳不发,离火不虚,则形成里阳病的三个阶段性的症状,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因为三阳与三阴相对,同时三阴为体,三阳为用,三阳呈实,用阳不敷,卫阳凝滞不发。

发汗法者,均是为开发表阳为主,表阳主表中之表阳,为阳中之里阳的组成部分,发汗开表,本当微似汗出,阳施阴布,以阳和阴敷,阳主阴从,内经称为“以阳加阴,谓之汗”。

今发汗,汗遂漏不止,病发热恶寒者,病邪气仍处于表阳中的太阳,因为论中明言,发热性质的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性质的恶寒呢?是发于阴,,邪气在太阴,则寒湿之盛,邪气在少阴,则属阴阳气血俱虚且衰,邪气在厥阴时,寒热虚实阴阳表里错杂,更况里阴寒虚弱极时,内藏之元阳出现浮越之危候。

法不如法,汗遂出如漏者,表阳释而不能收敛,发热恶寒者,发于阳,其人恶风者,这里是省略了“发热恶寒”的互词,即然发热与恶寒同在者,就是属于表阳病中的太阳病。这里点时也省略了“浮缓”的太阳中风之脉。

以桂枝汤方药测之,仍属于太阳中风的病范畴,加入附子以密布表中之表阳,以追复散失之阳,在附子密布表阳的基础上,汗收津复液还,仍用与桂枝汤法,调而和之,以载还表阳。

这里以桂枝汤法,是以表之阴阳以开局,如以阳释气耗的病态中,邪气的转归,如论中出现的桂枝甘草汤法,桂枝加桂枝汤法,苓桂术甘汤法,苓桂甘枣汤法,桂枝去芍药汤法,真武汤法,以及出现水痞的五苓散方症。

在阴凝血滞的病态中,邪气的转归,就会出现芍药甘草汤法,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法,桂枝加芍药汤法,桂枝加大黄汤法,小柴胡汤法,以及出现阳结的调胃承气汤法。

我们知道桂枝汤法,是一分为二的概念,桂枝,生姜,甘草相配,以总调全身之阳,芍药,大枣,甘草相伍, 以总调全身之阴。

阴与阳所调和者,是他们共同所系的空间结构,即太阳相对中的太阴,与太阳相表里的少阴,太阴的温运营出其间,少阴藏卫出其中,营卫的源渊则属五脏六腑所依附中的胃气(谷气),以体现出祖国医学重胃气观点是一惯性。所以《内经》上曰:“得谷则昌,失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基本原则与框架下进行临床的。

也体现了《内经》所曰:“化气于阳,长气于阴”,我们在桂枝汤方解后面讲的“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补之以气者,即温之以气,精不足者,即补之以味,气者,四季之气,秉受于天阳,味者,滋养之谷气,归赋于地阴。一摄取于大自然中的天气,一来源于水谷精微之地气。

一二三辨症重在体阴与用阳的概念,用阳之过,体阴亡失,肢体肤腠空窍失温失养,汗血水津同源而异流,水从汗泄,津从阳失,太阳气化少源,则小便难,也正合《内经》所曰:“膀胱者,洲都之府,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的最好写照。

四肢微急,卫急者,四肢处于干涩枯竭失养的状态,卫急的后面,即是急促的加临,意即邪气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难以屈伸者:且四肢者,诸阳之本,阳随汗漏,经脉失温失养,刚而不柔者,即论中所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的不良后果。

但这里论中也有数个转归,一是桂枝栝蒌汤的柔痉法,一是葛汤方症的刚痉症,一是大承气汤方症热痉症。

故本方仍用桂枝汤法,以调的营卫,加入附子辛甘温热之性,助阳以温敛固摄,协阴在温养滋润。在桂枝汤法中加入附子者,是以追还阳气的基础上,以载还汗血水津之阴液。这正合论中重视阳气的一惯性。

况四肢卫急,难以屈伸者,气之后方言血,血之后方言津,津之后言液,液之后方言精,精之后方骨髓,所以论中有“病人身大热,反欲速则不达近衣者,此寒在骨髓,热在皮肤,”最终是属于阴与阳离决的表现。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入附子一枚,余依桂枝汤法。

方解:方仍用桂枝汤法,以调和三阴与三阳之气,狭义的讲以调的营卫,广义的讲调和阴阳,界于中间结构呢?流行者,言其血气,加入附子辛甘温辛热之性,回阳摄阴,且少阴者,体阴主水,用阳属火,体阴属坤,用阳属乾,范畴在缩小一下时,体阴属少阴,用阳归阳明,少阴代表着坎水,阳明代表着离火。这就是一二三辨症法中的“少阴体阴处于二阴,用阳处于相对中的二阳阳明”是也。

全方合用,元阳充沛,卫阳气悍,营阴滋养,更况有形之阴液难以速生,无形之阳必当急复,否则阳随遂漏之汗不能固敛,纵有桂枝汤法之调营和卫之能,也不能急还阴中之阳,使用滋养性的方药,成为滞碍之蔽端,临床者,不得不细察之,况加入附子者,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刚与柔相配,上与下相合,表与里相通,左与右相容,气与血相携,不正是《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万物之上下;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 ,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所以我们总结为:加入附子后,以达载阳还表,载气还胸,载营还血,载津还液,载阴附阳,以复头为诸阳之汇,项为诸阳之位,背为诸阳之表的功能。

此发汗已,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甘附子汤主之,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调胃气汤主之,此同为汗法,但临床中则是阴阳反作,病有逆从之别,无不是随个体差异而进行的。

歌曰:桂枝汤中附子取,相对表里悟仔细。

      太阳在表秉坎离,伤寒伤藏调元气。

      阴阳相对三三急,汗漏如珠气阴逼。

      汗出津失难骤聚,津血失养刚柔比。

桂枝汤法甘温剂,和营调卫取广义。

附子雄壮有威力,阳主阴长固而密。

载还表阳阴霾驱,载营还血归津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