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同情心:邪恶的根源 同理心是情商重要组成部分 七种智商能力 神入/共情

 青衣问道 2015-03-31

零同情心:邪恶的根源


“内外群体之分”——他的痛,也许不是我的痛,而是我的快感




优柔寡断、没有主意的人,做事情不果断的人常常被人利用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

同理心,是情商(EQ)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理心要以自觉为基础,一个人愈能坦城面对自己的情感,愈能准确阅读别人的感受。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把自己放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辙。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不认同—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尝试反复地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

因为事情发生在 "我" 身上(主观)跟发生在 "你" / "他" / "她" / "它" 身上(客观),分别可非常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原委。

同理心,是情商(EQ)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情商理论认为,情商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情绪认知,自我情绪控制、自我激励、同理心、人际关系处理。同理心,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将心比心,这样你就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那么想,从而更能理解对方的做法,减少误会和冲突。

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Intelligence Quotient),是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智力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所以,智力越高,就拥有某些过人的能力。



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科学家发现,尽管这三种能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它们是由大脑中的三个不同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


“与之相反的是,几个不同的回路共同影响智力,每一个回路都具有独特的能力。一个人或许会在其中一个领域表现很好,不过他或许很有可能在其他两个领域表现很糟。”



七种智商能力

观察力
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表现等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注意力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记忆力
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思维力
思维力是通过多维立体的思考找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方法的能力,属于理性认识。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

想象力
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

分析判断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指人对事物进行剖析、分辨、单独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的人,往往学术有专攻,技能有专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有着独到的成就和见解,并进入常人所难以达到的境界。
所以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更能发挥一个人的潜质。比如鲁迅先生如果只作为一名医生,很可能会是一个普通医生而已。但是作为作家,确实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经过大量思考过程后,所做出的决策。


智力测验包括十一个项目,有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分别测验,完成整个测验大约需要一小时,汇总分析,写出测验报告约需要一个小时。





富同情心易被利用



有时候并不是越是详细了解不幸的事情,就越能够产生同情心。因为有可能这个不幸的事情是对自身有利的。


这个就引申到“内外群体之分”——他的痛,也许不是我的痛,而是我的快感。





当某人看到“自己人”遭遇到伤害时,他的大脑里头感觉是自己遭遇到伤害似的,就能影响到他的同情心理与帮助他人的行为。如果相反是看到“外人”遭遇到伤害,大脑就不那么觉得是自己遭遇到伤害,反而感觉有快感,感觉到愉悦。因此降低了帮助“外人”的可能性。


  根据文中以上的分析,如果日后在社会上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为了提高成功率,我们需要达到两点。一是让对方觉得双方是自己人,至少不是外人,从而让对方更能“感同身受”。二是让对方详细了解自身的困难与原因,换一个说法就是“博得对方更多的同情”。






不久前震惊香港的虐待菲佣事件,让我想起两年前发生在英国的一起丑闻,鲁西(Lucy Adeniji),一个福音派基督徒和两本儿童读物的作者,绑架了两名儿童和一名21岁的尼日利亚姑娘,将她们囚禁在自己的西伦敦宅邸,让她们每天干21小时的苦力活,如有不从,就施以酷刑。其中年纪最小的女孩只有11岁;又记得在德国,有人对我讲起纳粹军医把人的双手砍下来,左右颠倒地再缝回去,其恐怖程度远远超过美国恐怖电影《电锯惊魂》……鲁西后来被判11年半的监禁,法官在判决时说:“你是一个邪恶的女人。你对这三个孩子影响是毁灭性的。”邪恶,似乎是长期以来对暴行的唯一注解。然而像很多人一样,我并不满足于这个过于简单化的解释。

是什么导致邪恶呢?英国心理学家,剑桥大学发展精神病理学的教授西蒙(Simon Baron-Cohen),在其近年出版的《零同情心:重新阐释人类暴行(Zero Degrees of Empathy: A New Theory of Human Cruelty)》一书中,试图用科学和心理学阐释邪恶的成因,通过十年的临床研究,他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成果:“即零同情心是邪恶的根源。”在他的研究里,同情心的成因有不少先天的因素:“胎儿在子宫生成过程中的睾丸素含量越多,其诞生后所具备的同情心就少。换句话说,荷尔蒙的分泌会影响大脑发展中激发同情心的元素;此外,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同情心同时也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且女性比男性普遍来说要更具备同情心。”

但这并不等于说遗传基因是唯一的罪魁祸首,要为所有缺乏同情心的暴行买单。西蒙认为,幼年经验,教育和社会环境都会对同情心形成造成重要影响。

西蒙教授把同情心分为从零到六共七级。根据他的理论,零同情心的人并不一定非得成为希特勒不可,他们很可能是出类拔萃的牙医,但是那些连环杀手和性虐待狂却通常只有零同情心。零同情心的人在童年时代常常有过不同程度的创伤体验,比如希特勒就曾遭受父亲的鞭打,一边被鞭打,一边数皮鞭落下的次数,是他童年时代的家常便饭;崇尚“绝对权威”的教育模式亦会培养零同情心。比如在著名的Milgram 实验里,参与者分成A组和B组,A组向B组成员发问,如果B组答错问题,A组就要对其进行“电击惩罚”。 很多A组成员不顾B组成员惨叫,把电击施加到最大极限,只因他们坚信“实验的组织者将为此负全责”。A组成员不知道,为B组成员施行的电击是声音模拟电击,是虚假的。但在纳粹德国时代,那些用人油制造的肥皂却是真实存在的,是战争的产物,更是绝对权威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

此外,对权力的迷恋和追逐也容易让人丧失同情心,斯坦福监狱试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便是个绝佳的例子: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普利普(Philip Zimbardo)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里建立了一间模拟监狱。扮演狱长,守卫和囚犯的人都是学生。他们飞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1/3的“看守”逐渐显露出虐待狂倾向,很多“囚犯”因此在情感上受到攻击,不得不提前退出。尽管30多年后,那些“狱警”们接受BBC纪录片栏目《死亡监狱》的采访,都说他们当年那样做是“无意识的”或者是纯粹地为了“献身于心理学研究。”

在焦躁状态下,同情心指数会自然降低——这点不难证明。在英国,为了配合极右派政府大力削减移民政策的宣传,关于非法移民如何被装进集装箱缺氧而死,亦或到达英国后找不到工作交不起房租而面临冻死街头的新闻,占据了很多主流媒体的版面。观众的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同情心指数高的人,也许会思考非法移民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苦衷,比如贫困,战争或宗教迫害,会为这种非自然的迁移和死亡而默哀;同情心指数低的人,则会发出“死了活该!自作自受!”这类无动于衷的论调。西蒙教授认为,通常持这种观点的人,很有可能正处在一个焦躁的情绪中心。经济萧条年代,认定移民是入侵者,来抢夺福利和饭碗,这种唯恐失去生存资源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是其焦躁情绪的根源。西蒙教授指出,通常持类似言论的人,其同情心指数约在2到3左右,属于偏低。这类人遇事往往喜欢抱怨,总是先找出他人的不是,对公共问题也多持男权立场和成见。他们很可能是武力解决问题和死刑的终极支持者。

像“鲁西”那样大恶之人毕竟是少数。然而,一个同情心指数只有2到3级的社会却绝对值得警醒。西蒙教授的“同情心”理论,为揭开资本主义晚期社会的暴行之谜,从各个成面提供了坚实的线索。







 同情心的起源


  人类的同情心是客观存在的。亚当·斯密说:“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5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

  同情心是道德的起点和根源。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亚当·斯密说,由同情可产生两种基本美德,即正义和仁慈

。在生命与生命的互动中,没有同情,就没有爱,也就没有道德,或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有一位同志说: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同情心如何产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叔本华认为,对于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他认为,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所以,同情心产生的基石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之间的无差异性。

  休谟认为,同情是一种人们用以传达并分享感情的基础,正面和负面的感情都包含在内。从这个角度来看同情也就类似于现代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所谓的“移情”(empathy)。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旁观者的同情心必定完全产生于这样一种想象,即如果自己处于上述悲惨境地而又能用健全理智和判断力去思考(这是不可能的),自己会是什么感觉。”(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另外,亚当·斯密将同情心看成是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而他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则是经济人,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斯密悖论的争论。

  乔治·H·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写道:“'同情’这个词是个含糊的词,一个难以解释的词。”“要同情某人,必须有与另一人的态度相应的一种反映。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相应的一种反映,人就不能在他自身唤起同情。不仅如此,如果那个同情者要在他自身唤起这种态度的话,还必须有合作,有被同情者的应答。”“积极的同情意味着该个体的确在另一个人身上唤起由他的援助所引起的反映并在他自身唤起同样的反映。如果没有这种反映,人不可能对他同情。这表现了同情本身的局限性;它只能出现在一种合作过程中。”(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第233页,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笔者认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体,所以,同情心的产生既有自然属性的原因,也有社会属性的原因。

  从自然属性看,同情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生理基础。研究表明,同情心在儿童早期就出现萌芽。有关研究也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他人很有同情心,则意味着他的大脑前额叶的功能非常健康。伦敦大学心理学系的迈克尔·巴尼西认为:“实验表明,触觉系统和同情的某些特定方面存在着联系。”(国际在线独家资讯 Apple)另外,近年来科研人员也发现,除了人以外,黑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动物也能够对同类死者表示同情。

  从社会属性看,同情心也是一种个人社会化的产物。一是教育。同情心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反复不断的教育强化,可增加人们的同情心偏好。二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情心具有感染力,有同情心的人对周围人的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三是理性。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类比是理性能力的一种基本表现。相似性是产生类比的前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与类比有关。因为人与人之间是高度相似的,所以,对别人的行为可以反推到自己身上,通过自己的感受也可体验别人的感受。四是制度。好的制度对同情心总是鼓励的。鼓励可增大同情心的收益,减少同情心的成本,这客观上有利于同情心的产生。这里收益与成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五是家庭。家庭是产生同情心的温床,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富有同情心的家庭对子女同情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六是自我防御的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同情心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情感,它还是人的一种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因为,如果一个人懂得同情别人的不幸和苦难,那么,这个人就会得到一种心理暗示,让他日后能够自觉地预防、避免同样的不幸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什么是同情心?
    同,动词。同什么。同“情”。
    情,名词。情景、情况、情绪的情。
    同情者,与观察者情况、情景、情绪相同的感情。
    比如看到乞讨的残疾人,产生了同情心。这是因为他的可怜触动了观察者的你,你设身处地地想到了这种情况的确悲惨,因为你同了他的情,所以产生对他的同情心。
    培养同情心,就是要做到与周围的事物的情况、与周围的人的情绪相吻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并不是以个人主观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并不是说真的圣人就无情无义了。而是圣人不以他自己的情来对待周遭,而是以回归自然,顺乎社会的方式来考虑问题。那一瞬间超越了公私的概念,所以是“无情”。这样想问题,就不会因为私心而做出不益于人类的事。
    然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心学说是“致良知”。说白了就是遵从你内心的想法。
    举个例子,小孩子听到打雷害怕地哭泣,而大人通常是不会的。因为大人知道这没什么,即使响声吓人,也不至于会哭。然而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知识,听到了莫名响动,顺从自己害怕的心情就自然而然地哭泣。这个哭泣是最自然的,对自己的害怕情绪没有来进一步的思考,做了出来。这就是最好的,即致良知。
    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听到打雷就必须要哭。而是要告诉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遵从那一瞬间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如果听见打雷连害怕这个念头都没有,那就是没有良知。
   “初念是圣贤,转念是禽兽”这话说得极端,但也是有道理的。那个不加修饰的念头,是最真诚的念头,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然而当你开始思考时,就或多或许加上了私念,或许私念是为了无私。但是这个有“私”已经确立了下来。已经不是最真诚的想法了。看到小孩子溺水,第一反应是要救,然而转念想会不会是仇家的孩子?这一迟疑就失掉良知。如果依照救人的第一反应跳下水,这就是“知行合一”。
    就像上一篇说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最真诚的想法是要做到把这些看淡,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不是说要主观地克制对于富贵、贫贱、威武的看法。
   “刚毅木讷,近仁”这刚毅木讷,就是本性的想法,对于修饰自己的情绪,或是投机取巧来迎合别人,装聪明、装糊涂,这种刚毅木讷更加值得欣赏。
    依然强调,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自然就是“达”,遵从你的心,你就是“达人”。而那些不是自己的流露,或是模仿别人的方式,叫“作达”,不是真正的达人。不信看看中国达人秀,第一名绝对不可能是个表演模仿秀的。
     对外物最真实的感知,就是同情心,也是良知。



性格和同情的起源: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他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是从人类的普遍态度出发的。对于一个过去犯过错的坏人,人们就对他永远不抱有信任的态度;一个被认为是好人的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总能受到人们信任;攻击对方时,我们都攻击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例如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再有本质的发挥,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中国的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同情心来自于想象和移情
刘锋

2岁的娜娜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妈妈的哭声。原来爸爸刚和妈妈吵完架出去了。娜娜看了看独自啜泣的妈妈,跑回自己的房间,把心爱的玩具娃娃抱出来。她轻轻地走到妈妈身边,把玩具娃娃递给妈妈……

在幼儿园里,5岁的小强怎么也系不好鞋带,旁边的莉莉看见了,就主动走上前帮他系好了鞋带。

这里娜娜和莉莉都主动向别人表示了关心和友善的感情,即同情心。娜娜以自己的体验安慰正在伤心的妈妈,而莉莉则伸出双手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伙伴。

这种同情心是极为珍贵的。儿童的各项社会性发展都需要有同情和友善的品质相伴随,如果孩子不会关心别人,那么他的其他社会能力便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儿童会因此成长为冷漠、自私、不人道的人。

同情心在儿童早期就出现萌芽,据调查,1~2岁的儿童已能对周围人的情绪做出直接反应,如看到别人哭时,有的孩子出现关注的神情,有的孩子则像受到传染似的也跟着哭起来。

随着儿童心理的不断发展,3~5岁的孩子逐渐意识到别人与自己是不同的,并开始注意按照别人的需要,对自己的同情行为加以调整。比如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在小妹妹哭闹的时候,会拿玩具来哄妹妹高兴,当听妈妈说她很累时,则会拿来画报给妈妈看。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世界,不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了。

6~7岁的儿童不仅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更多的觉察和体验,而且会出现大量的助人行为。有人曾对3~7岁的儿童进行观察后发现:当看到一个同伴在操场上大哭时,只有7%的儿童毫无反应,一半儿童呈现同情的面部表情,17%的儿童直接去安慰大哭者,10%的儿童会去寻找成人帮助。

知道了儿童同情心的大概发展阶段之后,就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孩子同情心的问题了。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必须让孩子具有丰富的情感。同情心是诸多情感的一种。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的人,自然能够深深感受到他人的喜悦和痛苦;而情绪易变,情感贫乏的人,一般很难感受他人的心情,也产生不了对他人的同情心。同情心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对各种事物的经验,二是丰富的想象。大人看见一个肢体残疾的小孩时会对他产生一种怜悯的心情,这完全是从自己设身处地的想象中产生出来的。孩子们则可以在接触各种环境事物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比如:让孩子参加饲养小动物和栽培花草植物的活动。通过饲养、栽培活动,使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对具有生命的动植物赋予同情的爱心。比如,孩子们看到初生动物毛茸茸的,挺可爱,自然就会很喜欢,要给它喂食;看到植物嫩芽从土壤中露头,就会兴奋异常。当动植物不幸死去或枯萎时,孩子会在遗憾和悲伤的情绪中懂得生命的重要。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同情心的产生还在于移情作用。比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腿流出血来,小朋友疼得直哭。这时大人可以先引起孩子的注意“你看那位小朋友跌破了腿,多痛呀!”然后问孩子:“要不要帮帮他?”“要!”“怎样帮他呢?”孩子体验到小朋友的情感,产生同情心理,很可能去安慰他并跑回家去,拿出“创可贴”给小朋友贴上。在其他的场合,父母也应鼓励孩子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孩子很容易感受到与人分享东西的快乐。另一办法是让孩子做一定的家务劳动。有的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有了这种想法,孩子就很难产生同情心。让孩子做适当的家务,能够让孩子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喜悦,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又能使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产生同情心理。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并自觉地转变为助人行动,最终要取决于父母的榜样作用。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替妈妈买食油,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打碎了油瓶,孩子不安地等着母亲的惩罚。然而,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没油吃怎么办,而是碎玻璃片扎着行人的脚没有。于是妈妈领着他把路上的玻璃片全部打扫干净。妈妈的品德在孩子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同情心是无能为力的爱






一个人面对问题和痛苦时,同情他会有用吗?从实际效益的角度来看,几乎一点用处都没有。我知道有些人听了这段话,会觉得我冷酷无情。其实这种父母并不是无情,只不过他们的感情是见地、远见和智慧的升华,所以他们的行为会与众不同。华人说「慈母多败儿」,那么是否慈母策略完全无用呢?非也,有见地的人就要掌控慈母和严父的策略,而什么时候要展现慈爱,什么时候又要施加残忍,成了最难把握的关键。




残忍的爸爸,出色的孩子

在股票界里,有位非常成功的投资家,很多记者都会问他:「你认为你的投资和你所拥有的企业会这么成功,其关键是什么?」投资家的答案,在许多人意料之外。他说:「因为我

有位非常残忍的父亲。」记者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你父亲到底有多残忍?为什么要感谢你那位很残忍的父亲?」股票奇才回答:「我十岁那年,我的父亲把我放在一个很高的地方,然后就跟我说:宝宝乖,跳下来,跳下来,爸爸接你。」当时他以为父亲在跟他玩游戏,正当他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准备拥抱父亲的那一刻,他的父亲突然退后两步,摊开双手,看着儿子--这位未来的股票商业奇才跌在地上,痛得一直在哭。

完全信赖的代价

结果这位父亲不但没过来扶他,抱他,还这样跟他说:「你永远要记得,今天是我给你上的人生第一堂课,这堂课就是要教你学会怎样怀疑。今天跌下来,不过是痛数天;但是,假如你长大后没有抱着怀疑的心就进入社会,你随时会给别人骗到倾家荡产,到时候你可能会痛足一辈子。」

权术的创办人RichardBandler曾经参加过一个潜能开发的激励课程。课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是要你站在你的伙伴背后,当他向后倾倒,你就得接住他,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要人们学会互相相信(这是一般激励课程里都有的一个游戏,通常他们都没跟你讲解相信他人的代价)。可是当Richard的伙伴向后倒下时,他却闪开,让他的伙伴呼一声倒在地上。那位当了牺牲品的家伙自然责问Richard,Richard回应说:「要相信一个人,就要接受相信一个人后所附带的风险。来!‥‥你再倾倒一次,这次我一定会接着你的。相信我,来!」

权术法则

相信一个人,就要坦然的接受被出卖的可能性。想要有博大宽容的气度,首先你必须是强者,并看透和想通人性的阴暗,明白当中的游戏规则。那样的话,即使有一天你被出卖了,被陷害了,你还能坦然一笑,就当作输了一场游戏一样。

股票和商业奇才紧紧的记住了父亲的教诲,每当他在股票市场听到一个消息时,或听到某个商机时,不管它有多大的吸引力或拥有多有力的证据,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怀疑!而凡事怀疑的心态,帮他渡过了几次很大的危机!

另一个名人很好的例子:克林顿的太太希拉莉。狠毒的妈妈,强壮的女儿在美国政治界里,希拉莉是民主党很大的希望,她也是所有女人的典范,扮演着伟大女性的角色。希拉莉为什么这么了不起?那是因为她有一位非常特别的母亲。她的母亲对她的爱,是一种无情但理性的爱。她透过一个狠方法来训练希拉莉成才,那是一般母亲都不敢用的手法。

故事从她们搬到新环境说起。某天,希拉莉到外面玩耍,她很想结识邻居的小孩。可是,因为她是新来的陌生人,邻居小孩不但不接受她,还狠狠的欺负她。希拉莉当时受到很大的打击,觉得很委屈,便伤心的哭着跑回家找她的母亲诉苦。当她告诉母亲时,母亲只是点了一下头,完全没有给她任何的反应。第二次,她又被欺负。希拉莉再一次哭着跑回家,这一次,她跑到家门前,见到她的母亲用整个身体挡着门口,不让她进去。当希拉莉想从左边躜进去时,她母亲用手挡着左边,当她想从右边躜进去时,她母亲又用手挡着右边。希拉莉感到很奇怪,就问母亲:「妈,为什么你不让我进去?」

伟大的暴力妈妈

她的母亲说:「我不要看到我的女儿因为被邻居欺负就跑回家,以为躲在温暖的家庭,就可以受到保护。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保护你。假如这些人不接受你,不接受你成为他们的朋友,你就要想尽办法去使他们接受你;假如他们欺负你,只要不是你的错,哪怕你是女生,也要和他们打架,而且一定要打赢,直至他们不敢再欺负你为止,这样才是我的好女儿!」你可能会想,为什么女儿在外面受了伤害,她的母亲不但不安慰女儿,还把她挡在门外?为什么会有教唆孩子跟人打架的母亲?她的母亲用的绝对不是充满感情的「爱」来教育她,她用的正是看似无情,实则有情的「爱」。同情心滋生弱者如果希拉莉面对问题时,就会觉得很悲哀、伤心、难过,然后就跑回家去找母亲,母亲又给她关怀的话,她就会觉得很温暖,不会思考怎样去独自面对问题。当她踏入社会时,她的竞争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弱。这也就好像心地善良的人不断给钱乞丐,无形中也把他们行乞的习气强化,使他们有更多的理由可以继续行乞。最后,希拉莉惟有独自的面对问题,应付难关,和邻居小孩从打架变成友好。她在看似残暴的无情爱心下被教育训练,终于成为真正的强者!

爱儿心切的危机

有另一类型的父母,他们拥有更极端的同情心,以自己爱儿心切的出发点,执行严厉管理。他们执着的爱完全不让孩子犯一点错,他们忘记了犯错其实就是学习和成长的一部份。他们控制孩子交朋友的选择,不让孩子有自由交朋友的权利。你的孩子可能会和好孩子在一起,犯错的机会较少,但你因为同情心切的保护孩子,将会抹杀你孩子对选择朋友的辨别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成功的家族生意有「富不过三代」的诅咒,因为第一代的爸爸插手影响孩子的决定,不想让孩子犯错。如果你不断帮你的孩子作决定,他长大后必定是个没办法自己作决定、优柔寡断的人。

有见地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有些时候还要给他犯错。一个人犯过了错,就学会如何为自己的决定负上责任。有智慧的父母,就需要残忍的让孩子有机会犯过了属于自己的错,他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爱要可以残忍

如果你和孩子在森林中露营,他不小心从高处跌下而折断了前臂,你紧急的是需要把他折断的骨头,用硬物夹直,再把他带到附近的医疗所。不过当你尝试要把骨头弄直时,他会叫得比之前更加凄惨,不断的喊痛,哭着说不。这个时候,假如你真的爱他,就不能让同情心介入。你要很残忍的看着你那叫苦连天的孩子,完全不理会他的哀求,而且要尽快给他一个最大的痛苦,把他的手骨拉直,以硬物夹着,才背着他去求救。如果在尝试要把他的手骨拉直时,因看到他的痛苦哀求而下不了手,那不是爱。可以为所爱而残忍的人,才有可能发出大爱。

当一个人痛苦的时候,你同情他时就会感同身受,当你在感受着他的痛苦情绪时,你就不能完全的理智了。当你不够理智的时候,你所能看到的各种解决方案,范围就会狭小了。比如你看到了某国的战争,堆积如山的尸体使你泪流八个小时,如果你之后没有作出任何有助世界和平的行动,你的同情心和哭泣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慰。请问这种同情心有用吗?所以在2004年南亚海啸大灾难后,我看到本国许多好心人做出许多可笑的事情,却又不能怪他。富同情心的人难行善大灾难是垃圾再循环的良机当时很多马来西亚的团体听闻南亚海啸报导后,就呼吁大众捐献赈灾。有很多富「同情心」的善心人士,立即把家里的旧衣服、旧裤子、旧鞋子和旧内裤,一举送去赈灾。(讲得难听一点,这些善心人只不过是终于有了一个很伟大的借口,把家里面的垃圾送给别人。)当我去捐献时,因为太多善心人驾车到该团体,我被逼把车停在一里以外。走到办事处,然后开了一张支票就离开。刚巧这时候有一位上过我课程的学生认出我而和我打招呼。(很欣慰这个世界上起码有一个人知道我这位教人如何奸诈的老师,至少做过一件善事)但后来我才发现,我所做的善事,可能是一件傻事。我之后从朋友处打听到,该团体所收到的旧衣裤已经供过于求了,同时还发出声明,叫群众不要再捐旧衣裤了,他们最需要的是干粮。我后来还打听到,群众所捐献的钱,包括我那四个数字的美金捐款,可能会在某些管道被过滤掉一部份。如果捐干粮被过滤的可能性就小多了。经过那一次后,我觉得就算那笔捐款完全可以到达灾民身上,但我所行的善是没远见的,我对行善的定义因此而改变了。


原则编辑
1.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2.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将心比心,才会被人理解。
3.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们眼中的形象。
4.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惟有先改变自己。
5.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6.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4等级
A-1: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沟通时讲客套话,无法引起对方的共鸣,对方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不愿意倾听;安排事务几乎不考虑下属的需要。
A-0: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情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人沟通比较真诚,愿意将自己的一部分想法表露出来;能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学会倾听,工作中尽量考虑对方的需要。
A+1: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
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同理心的起始是先收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3.收听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因此,收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7指导实践
将心比心:能够将当事人换成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谅他人,并以此作为处理工作中人际关系、解决沟通问题的基础。
感觉敏感度:具备较高的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感受的能力,能够通过表情、语气和肢体等非言语信息,准确判断和体认他人的情绪与情感状态。
同理心沟通:听到说者想说,说到听者想听。
同理心处事:以对方有兴趣的方式,做对方认为重要的事情。

  

同理心是个心理学概念。

它的基本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别人,就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做法。心理学家发现,无论在人际交往中发现什么问题,只要你坚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尽量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想法,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发生冲突和误解时,当事人如果能够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中想一想,也许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初衷,进而求同存异、消除误会。


其实同理心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同理心所说的,要做到“推己及有”:一方面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推及他人喜好的东西或愿意接受的待遇,并尽量与他人分享这些事物和待遇。西方文化同样也有强调和推崇同理心的传统,基督教中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其实这就是同理心原则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常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也是同理心。无论在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凡是有同理心的人,都是善于体察他人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的人。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最值得大家的信任。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把同理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而没有从个人发展与成功的角度去阐述同理心的重要性。事实上,同理心既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基石。社会学家发现,同理心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社会化则是一个人发展与成功的前提。


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来源,通常起源于对彼此的误解,或是一方态度咄咄逼人,或是一方拉不下脸来,或是情绪过于激动,或是过于固执己见……其实这都是可以避免的,同理心的作用也就在于此。简单来说,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的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体谅他人。人与人的关系没有公式可言,只能以关心为出发点,为双方都留下空间,设想他们所想要、所需求的东西,他们能做的事,及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关心仍是不够的!还需要爱,需要对于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有了同理心,我们将不会处处挑剔对方,抱怨、责怪、嘲笑、讥讽便也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赞赏、鼓励、谅解、扶持。这样一来,人与人的相处便变得愉快、和谐。



同理心对于个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它体现在一个人一旦具备了同理心,就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注意这里所谈的“信任”不是指对个人能力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能把某项工作做好),而是指对人格、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信任(例如,让别人相信我的出发点是好的,相信在我面前不必刻意设防或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同理心就没有彼此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也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也就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社会中取得成功。

有人可能会问:“在人际交往中,信任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当你无意中冲撞别人时,如果对方非常信任你,在多数情况下对方会不会一笑了之?如果你们没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一次小小的冲突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英国作家麦克唐纳说:“信任是比爱更好的赞美。”

信任关系来源于同理心,要建立信任关系,就要在人际交往中逐步体现出自己的同理心,并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你对别人越真诚,越善于倾听、体谅、尊重或宽容别人,别人也就会越真诚和信任。如此继续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人与人的交往就非常顺利了。

所以,同理心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让别人理解自己。同理心并不要你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希望你在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可能引起的后果。

拥有同理心,亲密关系才得以建立,反之,传送与接收同理心的神经线路会短路。直到某天,当一个人发现世界是不断地亏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不闻不问时,他(她)将不再努力与尝试跟其他人建立关系,并让自己同理的情绪关机。可想而知,其后果将是他(她)开始去伤害别人,以生气或暴力做为情绪的出口。不曾接受过同理之人,其脑部也对同理心毫无记忆可言,更惶让其他人能有同理的经验。

因此当我们要对他人表达同理心,必须以「理解」为核心,拒绝「同情」。并且要抛开对他人的成见与判断,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拒绝速成的答案。阿瑟透过书中他与当事人的会谈,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同理心的精髓,以及同理心所释放出来的疗愈能力。

阿瑟为表达同理心提出七个步骤:
(1)问开放式的问句
(2)放慢脚步
(3)避免太快下判断
(4)注意你的身体反应
(5)了解过去
(6)让故事说出来
(7)设定界限
这七个步骤,看似简单,却有其不容易之处。当朋友遇上困难,带来自己陷入外遇的困境习题,人们都会很快地说赶快抛开外遇这不正常畸恋,免得伤人伤己。「不正常畸恋」已经是为朋友贴上标签与判断,很难让同理心有运作的机会,因此面对这样的朋友,不妨静听对方娓娓道来故事的源头。
「问开放式的问句」意欲让对话可以持续,不让谈话只停留在0与1、黑与白、对与错的二元选项。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知道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暂时的空间,不被批判,只有接纳。因此,面对前述的例子,我们可以试着询问朋友:「这段感情,想必对你(你)很重要,不妨说出来你(你)们俩是如何认识的?」
朋友带来问题求助于自己,虽然期待建议,但更希望得到温暖的拥抱。因此,面对朋友外遇难解的习题,建议虽然可以给,但却需要留待最后当所有的故事都摊在阳光下,这时给的中肯建议才有可能被朋友听进去。
「放慢脚步」意味着给朋友时间整理思绪,同时也是让自己能更准确地理解对方,也让同理心可以安抚对方。
进入到同理心第三步骤「别太快下判断」时,对于朋友的外遇,我们心里会怎样想:「原来他(她)也是这种人,真是可悲!」还是我们认为朋友:「可惜他(她)一表人才(美如天仙),竟也逃不过外遇的陷阱。」那我们就会坠入批评与判断的深渊,同理心的力量也就无法展现。除非,我们伴随着朋友一探其心灵深处,接纳他(她)光明与阴暗的那一面。
当表达同理心时,最忌讳身体的行为出卖我们的语言。曾经遇过当事人与精神科医师会谈时,他发现医师在打瞌睡,感觉自己所述说的人生故事让医师觉得无聊。因此,当事人的信心备受打击,就再也不去看这位医师了。对朋友表达同理心时,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与表情都可能让对方感觉自己被轻蔑因而失去信任感。「留意个人身体反应」,使心口如一将同理心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自己,脱离不了过去的背景。「了解过去」是希望对人有统整性的理解,面对朋友的外遇,可能自己的父母有任一方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或者是因过往欠缺爱的关怀,而朋友今次从外遇的对象中找到温暖的所在,以至于陷入三角关系中。理解过往与现今的关联,将更可以为朋友找寻到问题的解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当「故事说出来」时,我们对一个人的理解将从表面的五官进入到内在的心情世界。

同理心的最后步骤是「设定界限」。在我脑海中依然记得一个很精采的故事是,两个迎面而来的人,踏上了同一座桥,对面的来者手里拿着一根绳子,当两人交会时,来者将绳子的一端交给了另一个人,随即跳下桥,对桥上之人说:「我是你的责任,你要将绳子抓牢!」桥上之人对此突兀之举深感错愕,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半晌,桥上之人对桥下之人说:「这是你的选择,我将绳子系在桥柱上,你自己爬上来吧!」面对朋友外遇的问题,终究得他(她)自己面对此一困境,免得到时不仅朋友受苦,连陪伴者也一起陷入泥淖中。







神入/共情



李孟潮 精神分析的态度


所谓神入,或者说共情理解,其实是如此的过程:
第一,来访者存在身心苦痛,他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这种痛苦;
第二,(1)治疗师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共振性神经系统通路”捕捉到来访者的表达的信息,在治疗师身体内制造出类似来访者的痛苦体验;(2)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访者言语信息,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类似痛苦记忆;(3)治疗师把(1)和(2)的体验合成一体,对此体验进行象征符号化。
第三,治疗师把上述象征符号化的体验通过语言表述,并把这种体验指称为来访者的体验。——“你此刻正感觉到……,你希望……”
第四,来访者对治疗师的语言表述表示语言和非言语性的赞同和共鸣。
第五,治疗师把上述1-4的步骤描述为治疗师“神入”了来访者,或者“共情理解”了来访者。
所以,所谓神入或者共情理解,其实是指来访者-治疗师象征符号化的一致性,或者说言语的一致性。

神入或者共情理解的基础是:
(1)所有系统中都普遍存在的共振(共鸣)现象;
(2)双方对此共振(共鸣)信息的象征符号化(语言化);
(3)符号系统的不充足性和一致性追求。符号(语言)少而体验多,符号和体验间总是存在能指-所指的分裂。但是符号系统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达成一致(理解)
(4)治疗师和来访者对符号系统内在的追求一致性欲望的合谋性认同。

所以说,所谓理解,就是我们俩共同或者有一方同意,这里说的一些话表明了一个人理解了一个人。
符号系统之所以发明出来,就是为了制造理解和一体感。
所谓理解,就是误解,你误以为你理解了他,他也如此以为。
精神分析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理解,而在于了解到误解的无所不在,并且接受这个象征符号界的本质。
精神分析的终极目标,在于放弃对于理解的执著和依恋。
而在达到此目标前,你必须经历无数次的、足够量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