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静结合初探

 时时保持平等心 2015-11-19

 

 

 

动静结合初探

站的浑圆养生桩是静式桩,许多人或许认为修炼就是入静,越静越好。我们教人学习站桩,开始一段时间里,也是让人学习入静,且有入静的时间规定。有些人听多了入静,对动就没有了感觉,认为即使有动也是少之又少。其实,这种认识不能说都错,却多少有点片面。

站桩到了一定阶段,应该是动静深入结合,有机的结合。

先从学武方面谈。这次我与司鹏见面,又谈及武功修炼的话题。我说,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观察,看来,光站桩是出不了武功的,或者说,有了内力不会用,甚至不自知,也没有基本的反应能力。这也是说,有些人光站桩,不学一点外家拳,最后还是不敢打、不会打。司鹏感慨地说,这个问题,他早提出来了,但是,人家不听。只是河北那边的人自己实践。也是这种实践,才使河北方面越练越出成绩。内外结合、学用结合,才是修练武功之道。

修炼武功,也有一个静动结合的学问。这也是说,浑圆门首先以内静功修炼为主,站到一定的时候,就渐渐加入动的内容。其中就包括激烈的对抗训练。这是河北一脉的基本训练原则。但是,他们的静式桩也站得令人刮目相看——初学者要求一天站桩八小时以上。但是,这是出功夫之前的站桩时间量,并非长期如此。有个功友误会了,写道:站桩在于调心调神,在于入静,不是以时间长短衡量的。每日站8小时,站个20年,是能出东西,谁能这样啊?”

真正出了功夫之后,可以每天站桩时间维持在二三小时左右,偶然还可以再少一些,但每天得站。一旦要求实战前,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性站桩,且很快能再次进入高潮状态。

现在有些意拳门派,已经站桩很少。脚下无根,体内无厚积之能量,却敢于大谈武功,且自以为是。殊不知他们吃的只不过是青春饭,年岁一大,体内早已病灶丛生,百病生出,寿命并不长。这些例子,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只是不能随便点名罢了。

动得太多,打得太频繁,不将养生放在首位,这就是一些修武者最后未能长寿的终极原因。陈康不久前去了一趟广东,看了一些外家拳练家,就深有感慨,回来后,加紧了站柱,也对我说学武者多短寿的现象。

  动功或形体运动是人的基本能力,天然合理。自古至今,中外运动史都以外动为主。外形运动的锻炼功能,早已经被体育界说滥了,我们没有必要太多重复,但可强调一点的就是形体运动使动脉运血速度加快,使身体出汗,使筋骨与肌肉得到锻炼,从而强健肌肉与骨骼;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尤其重要的。而出汗与血液加速,也可以排除一些毒素,而且有些毒素的排除必须用正常的出汗方法排出。年轻人甚至中年人,应该多一些户外运动。老年人也尽可能有一些室外活动。有些问题,如脑力劳动过度,就应该先去做体育活动,待身体已经热了,肌肉伸缩与筋骨活动也够了之后,才去站桩。我们站桩之前,可以先拉拉筋,松松身体,使身体微热起来。过去,有一段时间里,我曾经光站桩,不太运动,结果站得身体都转不动,一转就会有抽筋式的疼痛。而且,跑步也跑不动,跑久了就会气喘难受。所以,我慢慢总结经验,得出了以站为主,不时活动的经验。后来,我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有个人站桩出了功夫,与他人同时相碰,他人经不起这个人的一击。我以为这个高手如果参加比赛,一定没有对手。后来,这个高手真正遇上了正式比赛,他的第一击也的确十分漂亮,别人经不起一击。但是,真正的体育比赛是要打三局的,别人第一招失败了,却仍然可以打下去。而此位高手却打不出厉害的第二下了。结果仍然是输了。究其原因,根子是只站浑圆养生桩,而没有相应的体能训练,全身肌肉站得松软,无法打完一局,更不要说打满三局。司鹏早就发现这个问题,提出真正的比赛还得要体能饱满,提出习武者必须每天在站浑圆养生桩之前,先跑步几千米与进行对抗训练。这就是动静结合的真实训练。

如果不是为了修武功与治病,或者是爱好禅修,年轻人不一定要去站桩。因为站桩要一定的文化积蓄,多数年轻人缺乏这种入静文化,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他们一般都站不住,也站不久。

再说说静式站桩。内功静式修炼在中国古代有几千年历史,《道德经》说过“载营魄抱一”,《黄帝内经》说过“独立守神,把握阴阳,提挈天地”,而道教中的正一教更是主张静式修炼。站桩可查的历史有几百年,但是,站桩却是近几十年才破密而外传的事物。它一出现就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为它的特殊作用——不可替代的养生与禅武作用,已经是今天人们常常研究的内容。比如,到了中老年,体内垃圾堆聚、病灶连片,体内能量干瘪,亚健康已经成为一些人的常态,再去追求过量的户外形体运动是不合适的。而且,外形体运动也无法解决我们身体内出现的大量问题。比如,我在站桩之前,已经自学太极拳九年,每天必打,还经常小跑,散走更是每天不可少。但这一切仍然解决不了身体的亚健康的问题,甚至连一个小小的痔疮都将我愁坏。所以,中老年应该学习站桩,且应该将静式站桩当做主要锻炼方法。其间,可以加一些形体运动。而完全以静式养生治病为主的站桩者,当然不必去学习修武者那种激烈的动功,却也必须学习一定的有功效的形体运动。这种运动的选择应该以个人的感受为主。大彭对我说,有朋友让他带几个病友一起练功,他就让他们静站桩每天七八小时,而动功则教两种,一是五形功,或者是武当功,看他们的情况让他们自己选择。每天的动,要动得气血活和身体微热,动得有精神;而静站,则站得有深度,不让说话,不走动。

我感觉,我感觉到,通常的体育锻炼与我们的站桩是一种奇妙的关系。两者既有相反的一面,也有一种互助互补有作用。人的形体是通过心肺运动来运活血,通过肌肉筋骨的拉压伸曲来得到锻炼,快速的心肺运动可以扩大心肺容量,可以加快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加快动脉血的运行,它是用耗血氧来形成新陈代谢和推陈出新。这种外形体运动在一定的年纪和一定身体条件下是正常的选择。但是,到了一定年纪后,这种耗血氧运动会使得身体的微循环渐渐处于缺氧状态下,长期以往,身体的微循环将渐渐失去活力,渐渐堵塞,因而形成各种毛病,有的甚至形成病灶。这就是外家拳过度训练将使人短寿的原因。外形体运动将使人体垃圾堆积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常常积累垃圾的地方就是人体的四个垃圾箱。外形运动强化了这种垃圾堆集,却很难将它们排除。尽管形体运动也通过出汗与大小便可以排出一些垃圾,但是,缺氧运动造成的活力不足,最终是堆聚大于排除。站桩与外形体运动有许多方面恰恰相反。而站桩是一种特殊的含氧运动,是让毛细血管的血液渐渐充满,使神经与神经末梢的生物电运行、一定程度上使堵塞破解,使垃圾从体内慢慢析出,使微循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渐渐恢复活力,使身体的能量渐渐走向恢复。年轻人如果有大病必须通过站桩治疗的话,就必须大火烧几年,而且往往容易出奇迹。站桩是从外阴内阳、外虚内实向全阳盛阳发展。当然,物盛则衰,也是必须注意的。而常规的体育锻炼随着年龄增大,其效果慢慢变成外阳内阴、外强中干,年轻时能促成新陈代谢,中年后,就渐渐走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