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作教学,重在发散学生思维

 江山携手 2016-02-28
习作教学,重在发散学生思维

虽然我不知道我的这堂作文课的教学效果怎么样,但是,这堂课却打破了我一度以来对作文教学的成见。

第一次带三年级语文,感觉学生是那么小,他们也好像没有什么好的学习语文的行为习惯。一切都似乎还需要老师领进门。习作,又是学生们初次接触的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也就更加需要老师领进门。

这次习作的题目是最基本的题型——写人。题型虽然很常见,人也是学生们熟悉的人,但是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还是很容易犯空泛化的毛病。

抓不住人物特点,脱离具体事例,注意不到人物活动的各种细节,等等问题,都是老师们在习作教学中难以回避的非常揪心的问题。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也不能够要求太高:自作中,学生们能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习作教学,重在发散学生思维

为了便于指导,在课堂上,我对本次习作作了具体化的安排:让学生们写本班的同学。

写人物,当然绕不过外貌。但是,人物外貌的描摹,用文字描摹的难度远远大于用画笔描摹的难度。我事先也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作了一些检测。模糊化、统一化,概念化,是学生们习作的通病。什么头发黑黑的,眼睛圆圆的,鼻孔大大的,嘴巴小小的;还有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啊,衣服上有什么花纹啊!他们的习作是那么的不着边际。

没有办法,只能够从口述作文开始。于是我就让一位学生站到讲台上当模特,大家一起观察,一起议论,一起描述。

但这是山区的孩子啊,没有读过多少课外书,因此思维单一,词汇贫乏。让他们集体口头描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本班学生也就只有十几分之一的人知道用点比喻啊什么的。知道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摹的人才几乎就没有了。

习作教学,重在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作示范,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既然是示范,就一定要让学生们知道,习作首先需要的是摆脱过分的口语化;其次,语句要简洁凝练;再次,描摹具体,突出个性特点,不能大而化之。

好了,外貌描写的知道也只能够暂作如此安排的。毕竟人物个性品质的描写才是文章的重点所在。

因为我与学生们才接触一个多月,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缺乏深入的了解。也就无法再次写出一篇下水文来给他们做示范了。

我想就是做示范,学生也只看得来,写不来。因此,在对人物品质的具体描摹的指导上,我采用的是方法是,让学生完全独立自主的口头描述,我只是作一些必要的归纳。

我始终认为,学生们集体讨论是解决一切难点问题的唯一法门。围绕一个同学,大家回顾与他交往的日常生活,说出他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的性格品质特点。讨论前着重提醒学生,有特点就一点要有具体事例。特点说出来,具体故事也要说清楚。这是第一轮讨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就需要与学生对讨论的情况作出具体的总结。遴选出人物的主要特点。明确人物形象。

但是,这是否就足够了呢?当然远远不是。学生虽然集体作出了讨论。但是对所要描写人物的形象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很零碎。所以,完全还有必要做一次分组讨论。况且,学生们第一遍的讨论。每个小组之间对人物形象的认识都有所差别,教师与学生一起遴选出的人物的特点,有一些是被一些小组所忽视掉了的。

进入第二轮讨论,经过全班同学对某位学生的回顾,学生们讨论的气氛热烈了许多,第一次被学生们忽视了的事例,这次,学生们都道出来了。很多同学讲得眉飞色舞,大家兴高采烈,时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看着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我的内心也非常的满意,一种成就感,在我的内心深处也油然而生。



更重要的,课后,我还认识到了我以前的错误与偏见。今日之前,对于作文教学,我一素认为:学生们习作所展现出来的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具体的作文教学指导甚少关系;它只与学生的勤读书、勤练笔有着莫大的关系。从而对学生们的自作,总是疏于指导。而今才明白,对学生习作的一次生动详细的指导,就是一次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与思维的训练远比写某篇作文重要得多。

当然,学生们会想了,会说了,不一定会写。但是,我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经过我的指导,思路开阔了许多。我想在往后的学习中,他们一定又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我本堂课最为成功之处。往后的习作教学,还得再接再厉,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作文。


原创作品,剽窃可耻,盗用必究!QQ:4928898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