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概说(点击《格律诗概说》标题打开看)

 秋雨书轩 2017-06-27
格 律 诗 概 说 (一)格律诗又叫近体诗,是在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有不少格律诗爱好者一听说诗的格律就望而生畏,其实,并不可怕,它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创作格律诗时,你不但不觉得它是一种束缚,反而会感到它像一个向导,引导你一步步走向诗歌艺术的殿堂。为了帮助广大格律诗歌爱好者掌握诗的格律,本刊从本期...

格律诗概说(二) 诗和音乐是一起诞生的。平仄是构成诗的节奏的重要因素,有规律安排的平仄又是格律诗的重要标识。诗是用来和乐歌唱的,为了使诗的节奏韵律达到完美的境界,古人便创立了格律,并使之定型,迄今已达一千余年。写格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就不是格律诗。要想学习诗的格律,必须牢固掌握格律的规律,首先要了解两个关键的词:黏和...

格律诗概说(三)绝句律诗的基本格式。绝句、律诗各有四种基本格式,为了便于叙述和便于记忆掌握,我们均以七言诗为例,将绝句律诗的基本格式分列如下(七言诗的每句去掉两字即为五言绝句的格式)。二、七言律诗格式(每句去掉前两个字即为五言律诗的格式): 1.平起平收式(五言律诗则为仄起平收式): 秋思 ?茌 + ?苓 - ...

只要在对句的第五个字(五言则为第三字)用平声字的条件下,出句后边的两个平声字可以任意改换仄声字,可变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甚至第一个平声字也可用仄声字,如宋代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一’和''国’虽然占的是平声字的位置,但都是古入声字,在古代应该作仄声字用),双鬓向人无再青...

律诗的对仗 对仗又叫对偶,是鸿修辞学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修辞格式。这种格式的律诗只有颈联对仗而其余三联都不对仗。律诗的四联全部用对仗。按说,不能列入对仗这一修辞格式,但为了使格律诗爱好者开阔一下视野,在此借用逻辑学中的“论域”这一概念,通首非对格与通首皆对格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我们姑且把它们构成矛盾关系的“论域”称作...

在一首诗中用韵,只能选择同一韵部的字,不能用邻韵。用了邻韵叫“出韵”,“出韵”是格律诗的大忌。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在一首诗中用韵,只能选择同一韵部的字,不能用邻韵。用了邻韵叫“出韵”,“出韵”是格律诗的大忌。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清代冒春荣在《葚原诗说》中有言:“虚字呼应,是诗中之线索也。线索在诗外者胜,在诗内者劣。今人多用虚字,线索毕露,使人一览略无余味,皆由不知古人诗法故耳。”古人还有“诗眼贵亮而用线贵藏”的说法,若在诗中多用虚字,势必会形成线索外露,使诗的理路清晰,句法通顺,但诗味被冲淡。在七言中第二字和第五字同时炼的,如唐代钱起“雪霁...

格律诗概说(九)格律诗又不同于古体诗和现代诗,它对语言有更加特殊和严格的要求,被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称作“诗家语”。由于格律在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再加上每一句诗都必须是创作而不与其他诗句雷同,以及诗具有跳跃性和自身所要求的含蓄、多义等方面的特点,诗句在形成时,诗作者的笔下和心中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

格律诗概说(十)格律诗章法,主要是指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的创作方法。尤其是自元人提出格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方法之后,一些“诗人”和“研究者”将其奉为法宝,动辄以此为尺度作为衡量格律诗的标准,甚至生搬硬套,凡有越此轨者均被视为异类,否定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结果使许多诗篇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这类诗宋诗较...

格律诗概说(11.格律诗概说(11)讲格律诗章法,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起承转合,这是诗人创作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代学者易闻晓在《中国古代诗法纲要》中指出:“起承转合四法,作诗者或尊为定则,高论者则鄙为末技。”清代王夫之甚至说:“立此四法,则不成章矣。”但无论怎么说,起承转合既然作为格律诗的创作方法,流传许多代,并且为一些...

如杜甫《秦州杂诗》之七的开头是:“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咏怀古迹》之三的开头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岑参《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的开头是:“送客飞鸟外,城头最高楼。”刘禹锡《蜀先主庙》的开头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张籍《没蕃故人》的开头是:“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等等。元稹《重酬乐...

格律诗概说(13) 起句固然重要,承句也不可等闲视之。承句所处的位置因诗而异,并非绝句必定是第二句,律诗必定是第二联。顺承,一是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如陆游的《芜菁》前两句:“往日芜菁不到吴,如今幽圃手亲锄。”另一首诗《秋怀》前两句:“少年万里渡关河,老遇秋风感慨多。”这两首诗的第二句都是顺承。颔联承早,写诗人所见。无论...

格律诗概说(14) 格律诗精练至极,世所罕见。联想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纵向联想法、横向联想法、纵横交错联想法、假设联想法、因果联想法和连类联想法。纵向联想法又称历史联想法和古今联想法。这种联想法主要包括相似联想法和反向联想法两种。连类联想法又称接近联想法,是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象有直接联系或同一总体意象中的其他意象在空...

对结就是用对仗的方式结尾,如屈大均《客雁门》结尾:“三年作客傍滹沱,听尽哀笳出塞歌。白发不惊明镜满,秋霜只怨雁门多。”(注:本文所举诗作均为清诗。)散结就是结尾处不用对偶句。用陈述句结尾的,如查慎行的《武夷采茶歌》:“时节初过谷雨天,家家小灶起新烟。山中一月闲人少,不种沙田种石田。”在诗中,用陈述句结尾的较多,但用这...

格律诗概说(16) 绝句因其语近情遥,言少意多,且又可歌可诵,易记易背,自古以来就受到读者的偏爱。因此,这一风字,以及上一首的白字,都是诗的骨架,诗的灵魂。②人入画境法。宋代吕本中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这些话...

格律诗概说(17) 律诗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分。从这首诗中,还可以看出律诗的基本规则: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王绩这首五律,颔联和颈联在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时还有变化。王绩却不然,他在颈联中,改变了颔联的结构,每句各用两个动词,而其中一个重要动词放在句末,各构成一个连动句式,在结构上避免了与上联的雷同。颔...

3.押仄声韵,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押平声韵和押仄声韵各为平起首句入韵式、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仄起首句入韵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四种格式。六律可分为平声韵平起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和不入韵四种格式,仄声韵平起首句入韵和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和不入韵四种。二、仄声韵六律的格律是将平声韵六律的平仄...

格律诗概说(19) 三韵小律的命运和六言诗几乎相同,六言诗是夹在五七言之间,三韵小律则是夹在绝句与律诗之间。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声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声相对,两联之间,下联起句与上联对句平仄声相黏(即平仄声相同)。首句不入韵,只有三韵,若入韵,虽有四韵,仍称三韵小律。三韵小律的格律相对于律诗的规定,如果不计平仄,但从对...

格律诗概说(20) 格律诗概说(20) ——排律作法 排律,即十句以上的律诗,亦称长律,由律诗扩展而成,短者仅十句,长者可达三百多句。排律限用平水韵,不论篇幅多长,都要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排律有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两种,七言者较少,以五言者为正宗,并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四十韵、五十...

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中,如第三字(五言第一字)用了仄声字,必须在第五字(五言第三字)设法用平声字补救。小拗救否随意是指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五字(五言第三字)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可在对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用一个平声字补救。同时,诗中第一句第三字应为平声,而“白”字是一个古入声字,属仄声,第五字却用平声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