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下)

 aabbdcw 2018-01-20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作者:易诗欣 黎励文

文章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6)

(接上文)

二、HFrEF和HFpEF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存在交集

心室重塑是推动心衰从代偿阶段进展至失代偿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HFpEF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心肌纤维化,可导致心室重塑。HFpEF患者常合并多种合并症,如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而这些合并症常导致全身的炎症状态。

这种炎症状态可导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后者产生的活性氧,致使心肌细胞对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从而降低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G(PKG)的活性。PKG活性降低最终可导致左心室重塑及心肌细胞硬化。

基础研究显示,HFpEF患者心肌细胞基质中Ⅰ、Ⅲ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的表达增加,可促使心肌纤维化。而且,上述炎症状态及合并症,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促进这一进程。

心衰时,心脏扩大或心肌肥厚的代偿过程会导致心室重塑,而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及利用障碍,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心肌纤维化,使受损的心脏进一步失代偿,加重心肌缺血和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进入不可逆转的终末阶段。

尽管HFrEF和HFpEF的始动因素和重塑特征不尽相同,但在心衰的进展过程中却存在着相似的合并症和促进因素。虽然HFpEF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病理生理可能与HFrEF之间存在交集,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三、分子生物及代谢组学研究提示HFrEF和HFpEF具有共同通路

近年来虽然有多个关于HFpEF的药物研究公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心衰的分子学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Wynn G. Hunter的团队对CATHGEN研究中752例患者的血液进行了分析,其中HFpEF患者282例(LVEF≥45%),HFrEF患者279例(LVEF<45%),无心衰患者191例。

研究对患者血液中63种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及多因素分析,发现长链酰基肉碱(LCAC)在两个心衰组中明显升高,以HFrEF组为甚,且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提示HFrEF和HFpEF代谢组学中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LCAC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中间产物,其升高除了提示长链脂肪酸氧化不足,还会导致细胞电活动紊乱、炎症介质释放以及细胞能量利用障碍或异常,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心衰进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都提示三种心衰并非彼此独立,从发病机制到临床特征,三者均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虽然有很多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明确,但是心衰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应该是一个过程。因此,保留收缩功能的心衰可能是收缩功能降低的早期表现。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