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妇的背篓里 装满田野的味道 ![]() ![]() 春分时节, 民间历来有吃春菜的习俗。 顾名思义, 所谓的春菜就是春天的蔬菜, 而其中最令人难忘的, 就是这个季节遍地生长的野菜了。 ![]() ![]() 宋代诗人朱熹的名诗《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天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写的就是春分时节美妙胜景。 春分之时已届仲春, 百花争艳正当时。 而草长莺飞的田埂山坡边, 各种野菜也是此起彼伏。 ![]() ![]() 就像从前绍兴的童谣唱到: “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到后门头。” 此时的家中主妇会带着孩子们, 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 去郊外田埂边挑野菜。 ![]() ![]() ![]() ![]() ![]() ![]() ![]() 这个时节最常见的野菜, 要数荠菜、马兰、藜莴、 蓬蒿、野苋菜、野香椿芽等。 其中,荠菜包馄饨或荠菜豆腐羹, 从来就是江南人的最爱, 连大诗人苏东坡都曾赞到: “时绕麦田求野荠, 强为僧舍煮山羹。” 而在岭南四邑, 历来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 就是用摘来的野苋菜, 与鱼片一起滚春汤。 当地民谚道: “春汤灌脏,洗涤肝肠。 合家老少,平安健康。” ![]() ![]() 传统中医认为, “药食同源” 是野菜得天独厚的优势。 春季的野菜多属寒凉类食物, 草酸和粗纤维含量比一般蔬菜高, 有败火、明目、通便、利肠胃等功效。 当然,野菜虽好, 阳虚阴寒体质的人不宜多食, 而且还要注意所摘野菜有无毒性。 ![]() ![]() 如今,我们尝新野菜, 更多的体会, 是在回味, 从前我们吃过的乡土味道。 ![]()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