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兵书战策 2018-03-29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在《黄帝内经》中有诸多文字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兹举例如下。《灵枢·逆顺篇》写道:“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也。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故审脉是用来判断气血的虚实盛衰及针刺与否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手段,是针刺的基本原则。在《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中,更反复强调诊察 三部九候之脉盛虚对针刺的重要性: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人过且至,工不能禁也。……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长久。”除此之外,该篇还强调了要在针刺之前要抓住邪气来临的时机循按经脉,以判断邪气是否到来,必须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这是因为如果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 何以知邪气至否?必通过诊察三部九候经脉而得知: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该篇还强调了在针刺行补法之前除必先诊脉外,还应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然后再行针刺,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只有如是去做,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黄帝内经》一书中针刺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是因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现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素问·脉要精微论》)

《灵枢·禁服篇》用大量篇幅论述“寸口”、“人迎”脉间的虚实关系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强调寸口”“人迎脉诊的重要性,说明诊脉在判断经脉气盛有余还是气虚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针刺前后的常规诊断方法,由诊脉可判断刺之而气不至还是刺之而气至,因而决定是针刺手法的无问其数还是乃去之”。而在《灵枢·经脉篇》在十二条经脉的每一经脉之后,都有类似的脉诊论述: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大肠手阳明之脉……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由此可见在针刺治疗中对脉诊的重视程度。

    实际上,历代医家也是按此要求去作的,如唐代孙思邈认为,凡欲针灸,必先看脉,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恶勿乱下针也 10在他的著作中就记载了许多根据脉诊症状而施治的内容,这种以诊脉指导刺灸的思想,应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所描述:“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对此,明代医家张景岳曾有精辟的论述:“此以得针之神者为言,非谓刺家概不必诊也,今后世之士,针既不精,又不能诊,则虚实补泻,焉得无误……故《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又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易剧,乃可以治,其义为可知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