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是狂者还是狷者——《论语》学习490-491

 背后国文 2018-09-04
 

子张篇第十九·一九(490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钱穆译孟氏使阳肤当治狱官,阳肤去问曾子。曾子道:“在上者治民失道,民心离散已久你遇判狱能获得他们犯罪之实,当把同情来哀矜他们,莫要自喜明察呀!”

杨伯峻译孟氏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向曾子求教。曾子道:“现今在上位的人不依规矩行事,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你假若能够审出罪犯的真情,便应该同情他,可怜他,切不要自鸣得意!”

【傅佩荣译】孟氏任命阳肤为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求教诲。曾子说:“现在政治领袖的言行失去规范,百姓离心离德已经很久了。你如果查出罪犯的实情,要有难过及怜悯之心,不可沾沾自喜。”

阳肤,曾子弟子。士师,曲狱官。散,离散。哀矜,怜悯。

曾子说,因为天下无道,老百姓离心离德。假如获取了他们的犯罪之实,应当哀矜勿喜。曾子说这样的话,就是一种恕人之心。民众犯罪,不是他们本意所为,是因为天下无道所致,是被逼无奈之举。作为审判他们的法官,应能体谅他们,不要瞧不起他们,更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

作为现在的我们来解读这段话,仍觉有先进的现实意义。官逼民必反,老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行犯罪之实,确有他们的过错,但我们也要追查他们犯罪的根源,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解决了源头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类似情况的出现。如果一味地专注于他们犯罪的本身,未免有失偏颇,对社会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法官与民众是如此,有德与无德亦是如此。天下有道,民众受教化和影响就大,人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就会形成良好的人人修养有德的社会风气。反之,天下黑,人与人没有真诚,少了信任,不讲仁,不讲义,谈何社会的进步,谈什么全民素质的提高?

 

子张篇第十九·O491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钱穆译子贡说:“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因此君子不肯居下流之地使天下恶名都归到他身上。”

杨伯峻译子贡说:“商纣的坏,不像现在传说的这么厉害。所以君子憎恨居于下流,一居下流,天下的什么坏名声都会集中在他身上了。”

【傅佩荣译】子贡说:“商纣的恶行,不像现在传说的这么严重。所以君子讨厌处在下游,以免天下一切坏事都算在他身上。”

下流,原指河水之下游,比喻人如果处在不好的地方,所有的恶名都会落到他的身上。

本章前面是举例,后面说明君子为什么不居下流。反过来说,纣的恶名为什么这么严重,并不是他的恶行真的那么严重,而是因为他居下流,天下所有的恶名都集中到他一人身上了。

君子修养有德,能洁身自好,他能不主动让自己处在下游,也能主动不让恶行加于其身,那么,君子是狂者还是狷者呢?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21》)孔子说,狂者积极进取,为了理想、为了目标能勇往直前奋不顾身,而狷者呢,能有所为,也能有所不为。但狂者往往为了达到理想目标而不择手段,逾越道德底线,这样就有违君子作风了。相对于狂者,狷者虽然有所不为,但他们能坚守道德底线,不以善小而不为,也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样说,狂者和狷者虽然都有君子的理想和目标,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狷者倒显得更有君子之风。现实也是如此,人人往往更倾向于能坚守道德底线的狷者,因为他能不做恶。

孔子说,过犹不及,都不好,都不如中行。中行是很高的道德标准了,但很难达到。君子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能主动不让自己处在下游,不以恶小而为之,并且能坚持理想信念,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日有所进,渐至高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