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蛤蜊、鸡蛋、糯米巧搭配,这样蒸,鲜到极致,让你一口接一口!

 暮秋残阳 2019-07-07


简单、讨喜,变化无限的基本菜色。印象中小时候家里还满常吃稀饭的,或者咸粥,或者白稀饭搭配很多简单小菜。妈妈做蒸蛋的时候总爱放点酱油,蒸出来的蛋会有淡淡的咖啡色,不过酱油香好迷人,到现在我还记忆深刻呢。妈妈的蒸蛋很简单:大碗里打散了蛋液,加了水、酱油和盐巴拌一拌,再丢些葱花下去蒸。当时妈妈用电锅蒸蛋,结果蒸的泡泡的好像蛋挞,一开锅盖却瞬间漏气、全塌了......。撇开卖相不说,挖瓢水吱吱的蒸蛋,拌着白稀饭咻咻下肚的简单好滋味,真令人怀念啊。后来我知道了,不管用什么锅蒸蛋,重点在于锅盖不能密合,只要保留一咪咪缝隙(通常会用筷子抵着),蛋液保证不会膨风。另外,若喜欢茶碗蒸的细致口感,调味好的蛋液以筛网筛过一次,超简单但效果超好。蛤蜊、鸡蛋、糯米巧搭配,这样蒸,鲜到极致,让你一口接一口!

蛤蜊蒸蛋

材料(3~4人份):

全蛋4颗、蛤蜊高汤300c.c.(蛤蜊300g+水360c.c.)、青葱1根约15g。

调味:

白胡椒1/小匙。

说明:蛤蜊煮出来的高汤已有咸味,通常我就不加盐巴了,大家可自行斟酌。

做法:

Step1.做蛤蜊高汤:蛤蜊吐沙后洗净,烧开一小锅水(360c.c),水滚后下蛤蜊烧开,蛤蜊开口后熄火离炉,放凉。留几颗带壳的蛤蜊,其余的蛤蜊取肉备用。

Step2.打蛋到碗公中,加入白胡椒粉与蛤蜊高汤(取上层的300c.c.,底层多少会有点细砂就别加了),一起打散后再用细滤网筛蛋汁后备用(不筛也可以,更有家常朴实的口感)。

Step3.葱洗净切花拌入蛋液(可预留少许葱花,最后再洒上当装饰)。

Step4.蒸煮:炉上平底锅烧开1~2杯水(依锅深调整),并放入底架固定。锅里水滚后放入蛋液,保持中大火,盖上锅盖,但留一小缝。蒸了5~8分钟,蛋液的底部凝结了,放入先前取出的蛤肉,继续蒸煮,总共需要的时间约15分钟左右(拿根筷子戳戳中央,中心点凝结就熟透了),最后的几分钟再把几枚带壳的蛤蜊铺在表面当装饰。

用电锅蒸也行,外锅放1.5杯的水,空锅先按下开关预热约3分钟,等锅里的蒸汽都出来,再放蛋下去蒸(小心电锅烫),盖上锅盖,同样要留个小缝,待开关跳起即可。电锅热力比瓦斯炉弱,所以蒸的时间较长。无论用瓦斯炉还是电锅来操作,蒸煮的时间会依使用的碗公深浅而异,碗越深,时间愈久,所以建议大家不妨用口宽身浅的汤盘来盛装,蒸的时间就可以缩短。

对了,大家可依喜好用其他海鲜或什至是肉燥置换,家常嘛,方便最好,能顺便清冰箱更好;如果要宴客,可以放点新鲜干贝或蟹脚肉。

注:连续贴两篇蛋料理是因为出门玩之前买了一盒鸡蛋没用完,回家后只好赶紧用掉。扳指头仔细算算,连同之前做的洋葱炒蛋,过去这一礼拜鱼桑和我一共吃了7枚鸡蛋,还OK,没超过每人每周4枚的上限。

先透过文字想像,后按表操课,试做出作者记忆中的美味。最近阅读某作者所写的食物恋,生于海边的她在书中详细记述了儿时记忆中的家常菜,不但领着读者走过时光隧道,一窥海边生活日常饮食的特色。手痒的读者更能按图索骥,透过书中的食谱,按步操作,不用长途跋涉也能在家做出海边特有的家常菜。其中有一篇大蛤包饭引起了我高度的兴趣。话说作者幼时在清明节随同母亲给奶奶扫墓时,母亲总会准备大蛤包饭,祭典后分发给大伙食用,当时还是小朋友的作者,虽不明就里,但还是学大人们把吃剩的蛤壳丢上阿嬷的坟头。长大后才知晓,蛤壳丢祖先坟头,乃为祖先添白银花用。

最近要到中秋节,市集里出现了这种超大颗的文蛤(下图右),一颗就有100g重,比起一般文蛤(下图左)重了3~4倍之多。不过考虑到是第一次操作,所以材料分量准备上较保守(那个超大文蛤......一斤才六颗就要30元,真不敢多买啊)。

大蛤包饭

材料:

大文蛤5粒约500g、长糯米1/3杯约50g、绵绳数条。

做法:

Step1.长糯米洗净,浸泡清水中约3~4小时(夏天泡3小时绝对够,泡太久米容易碎也不好)。

Step2.文蛤放盐水里吐沙,夏天时请密封放冷藏室较不冷处放置(通常是冰箱下层靠门的地方)。

Step3.泡好的长糯米沥干,拌入1/4小匙的盐巴。

Step4.持小刀轻轻撬开蛤壳,塞入长糯米,不用太满,预留些空间让长糯米涨大,最后以绵绳捆绑好。

说明:大文蛤闭合的力量很惊人,一开始用指头撑着缝隙还满痛的、撑不久,后来改插根汤匙固定才好些。

Step5.将大蛤平放容器中,放水漫过蛤壳约1cm,盖上锅盖。电锅的外锅放1杯水,放入大蛤蒸上,大约30分钟开关会跳起,续闷5~10分钟即可取出食用。

说明:原文是以大火蒸煮,但我偷懒,直接交给煮妇的好帮手--万能的电锅。

蒸好的文蛤烫手烫口,小心解开棉绳,吹凉,然后张大嘴,一口吃掉糯米饭和蛤肉吧。

糯米饭吸饱了蛤肉的鲜甜,难怪作者会说:......一口接一口,吃到蛤饭一粒都不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