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孩子常常在电脑和iPad上玩游戏,一玩就忘记了时间,非要等到我去没收设备。上周,我生气之下决定不给他续网费了,他非常不高兴。他今年12岁,我不愿意用强硬的方式和他沟通。就尝试和他制定上网规则,但因为上班忙,监督不了,没有遵守。前两天我出门前把IPAD和手机藏了起来,他就哭着跟我要,还反复说我是“大骗子”。面对这样的状况,我越来越焦虑…… 玩游戏时间长不是“网”的问题,而是规则制定的问题。学会制定规则不仅能让孩子管理好上网时间,还能培养他的契约精神。所以,没收设备和断网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感受到你跟他之间的“不平等”权利,恶化你们的关系。而你们的合约失效则是因为遗漏了很多规则和关键点。接下来就谈谈如何解决吧~ 01 为什么要和孩子签订契约? 不要给孩子讲有压迫感的大道理 契约精神指的就是和孩子商量,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合格的电子设备使用者。 其中很关键的两点是:
所以,签订合约实际上就给了大人了解孩子需求感受的机会,听听他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和对时间的感受,而不再暴力沟通。而且,让他们参与合约的制定,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成熟与主动的,不只是被大人管制! 02 和孩子制定有效契约的方法 1.一开始先不要急着进入“规则”的制定,先和孩子坐下来聊聊天 每个孩子都希望变成有能力和美好品质的人,我们可以用这些品质去引导他们规划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孩子“不听话”时,就着急地说“就知道玩游戏,看你以后咋办”这样负面的话…… 依次是:善于思考的人/有原则的人/思想开放的人/有知识的人/积极探究的人/敢于冒险的人/自我反省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有爱心的人/善于沟通的人 这张IB (国际文凭组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的learning profile列出了国际文凭学习者的培养目标,家长可以存一份在自己电脑里,随时引导孩子。 那上网时间长这个问题怎么用该怎么引导呢? 有一条是Balanced全面发展的人,你看我们需要尝试不同的事情,一天的时间要平衡,如果一直玩游戏,那拿什么时间做其他事情呢? 还有一条是Principled有原则的人,我们需要遵守约定,包括和家人的合约。 2.让孩子开始写规则,你在旁引导: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请谨记,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 规则的内容请让孩子自己制定,我们只能引导! 先一起定好要的内容,比如: 上学的时候,每天上网玩游戏1小时,只能在写完作业后玩。 其余上网时间2小时,引导Ta想出上网做的其他事情:比如在线课程、查资料、练习打字等。 下载游戏之前需要父母同意,可以了解Ta玩的什么游戏。 记住条约内容不宜过多,4、5条就够了! 还可以把每条规则做成卡片形式,左边贴规则,右边写对应的IB学习者的培养目标! 我们需要保证契约可以被监管,必须先确定自己的时间,如果没有办法一直关注孩子,那就布置一些可以回家后检查的任务吧,比如,周末可以让孩子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上网看一篇文章写笔记,检查完成之后再把设备交给TA! 3.契约内容制定好了,还需要设置奖惩措施! 奖惩措施需要循序渐进地来:
同样的,惩罚措施也可以按违反契约的次数来算:
因为事先做好了约定,如果自己因为不遵守契约而被惩罚,他也会知道这是合情合理的! 一定要双方签字! 当完成这一系列的之后,我们需要在合约上签字!这才能有仪式感,最好买点印章,把自己的手印盖上去,以表示双方都愿意按照契约上的规则执行! 最后把你们的契约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吧,在客厅和电脑旁都贴一张,保证我们随时都能注意到,不要忘记遵守契约!最好多打印几份,让孩子保管存档,这样弄丢了也不怕~ 这次提问的家长被孩子说“大骗子”,是因为订立契约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沟通,奖惩定义不是很清楚。所以孩子觉得自己只是做错了一次,就受到这么大的惩罚! 4.总结几点在制定契约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充分注意的地方:
合约的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制定,重要的是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商量!当我们制定了一份有效的契约时,孩子会将违反契约时受到的处罚记在心里,也会考虑到自己遵守契约时的好处,当他们发现遵守契约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有趣时,自然会更好地遵守和改进规则。孩子的契约精神慢慢养成,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也会变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