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PDCA循环的根本是培养人才?

 老农看天下 2019-08-31

周学彪 标杆精益

作者|周学彪

原标题:PDCA循环之我见

全文总计1281字,需阅读3分钟,以下为今天的益者原创:

01

说起PDCA,对精益改善或质量管理稍有了解的人便能信口掂来。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改进、改善、行动、标准化等)是其最简单的注解和基础知识。

回想起近几年来学习精益改善的历程和心得,突然间觉得如果用最简单的几个词语来形容精益管理和改善的话,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PDCA循环。

之所以是PDCA循环,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是PDCA循环的来源。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博士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

由此可以看出PDCA循环其实质是质量管理的工具,而戴明博士推广和普及的最主要的地区则是二战后的日本。

由此可以看出,来源于质量控制的PDCA之所以在各个领域都有作用,其本质是无论是运用理念、流程还是工具,最主要的目的和衡量方式是有效,这一点在我们集团亦是如此。

02

二是PDCA循环注重慢计划快行动。

最开始学习精益改善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只是知道PD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慢慢知道了四阶段八步骤、问题解决八步法、A3报告的逻辑结构、8D以及QC小组的四阶段十步骤等等。

以上所述的各个工具运用的重点可能不同、运用的手法可能有差异、外在的称呼更是有显而易见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本职即慢计划快行动,慢而全的则是最为开始也最为重要的计划阶段。

和我们之前迅速完成计划,然后在执行中纠偏不同。运用PDCA循环的各个工具更加注重的是计划制定前的问题澄清、问题分解、确定目标、寻找真因,然后才是制定对策。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需要深入现场、看到现实、了解现物;我们需要运用5WHY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不仅仅满足于制定临时对策以求灭火,而是期望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这一过程也为我们后续进行问题分解、确定目标和寻找真因提供了大量的现场资料和佐证,将有利于我们制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靠近现场的、解决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计划,做到事先算“赢”。

03

三是PDCA循环的根本是培养人才。
PDCA循环在丰田公司内部被称为TBP,即Toyota Business Practices(丰田工作方法)。

 




TBP的核心思路也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即基于目标设定,基于现在状态,提出课题(改善方向)。

很显然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解决八步法不同,TBP的表述更为宽泛,但是也相对统一。它要求企业当中的所有人员都基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展开,围绕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最终目标来形成自己的改善方向。

毫无疑问,这将有别与听命行事和各行其是。

首先它明确了基于公司经营理念的核心价值观,这就好比动车组的车头;

其次要求全体人员围绕各自岗位职责的终极目标奋斗,这就好比动车组的每节车厢、每个节点的动力装置;

最后是持续不断的设定新的目标、明确新的当前状态,形成新的改善方向。最终产出巨大的合力来赢得市场和产生核心竞争力。

来源于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围绕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的调整目标状态和识别当前状态,从而明确当前的改善方向以不断进步。

同时PDCA四阶段八步骤又提供了切实可用的方法论和路线图,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实施。最终通过理念的引导和流程的运用,我们在生产经营现场,围绕现物,用现实的方法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并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