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刚大夫讲糖:雅培瞬感,我还看到了什么?

 陈刚大夫讲糖 2021-06-09
高科技的产品非常多,如果您花近万元买了一款高端手机而只是会接打电话,只能代表有几种可能:
您很有钱;
您老了;
您虚荣心比较强;
您不善学习......
------否则,几十元的“老年机”更好,那家伙充电一次可以用半个月,比您这个强悍!

瞬感也算是高科技产品了,不过价位还比较低端而已。
不用频繁扎针,就能随时获知葡萄糖(血糖)数值,太方便了!这成为很多糖友初始使用它的初衷。
使用当中,发现它的这种功能很好:能够预知未来的血糖走向。
那个箭头提示的就是“血糖趋势”,即后面一段时间内血糖是要上升,还是下降,还是持平。
如果您使用胰岛素泵,当看到快速上升的“箭头”,您可能就会提前先给一些胰岛素,或者自己先去“运动”降糖;如果您看到血糖已经是4.0mmol/L,箭头还是“骤降”,您肯定就会想到提前加餐,以防治真正低血糖的到来。如果是运动前或洗澡前发现这个情况,那会减少多少“尴尬”事啊。

瞬感,给我们带来的葡萄糖数值,可以用一条线来表示。平稳如线当然是更好,但是生活的“沟沟坎坎”总会留下记忆。喝粥相比吃米饭,血糖曲线的不同也会跃然纸上。是小山坡还是高峰或是悬崖峭壁,都会为您展现。

在这个曲线视野中,它还有个“蓝色”的安全区。超过上限的“高峰”以及低于下限的“洼地”都会用红色警示您,要重视这些时候的血糖,那是警戒值。

但是,瞬感提示给我们的绝对不只是这些。
看看我还能分析啥?

大家都知道,瞬感不是血糖监测,它是组织液中葡萄糖的反应,和实际血糖是有一定时间上和数值上差距的。但这种差距还是有一定相关性的,即,血糖高低不同,这条曲线也会随之变动。


这个表大家可能没有看过。我有。
“预评估A1c”-----如果平时血糖都能接近这2周的血糖结果,这就是预计糖化数值。这个数值,可能会因为瞬感与实际血糖的误差而有所变异,仅可以作为参考。
“随机可调的高低值”-----瞬感里面是可以随机设定高低值的,这个高低值之间就形成了大家日常看到的“蓝色区域”(见上一个图)。这个高低值的设定,大家可以参考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比如老年人就可以设定为10----5,如果是年轻人就可以设定为9---4,甚至8--4。
设定这个高低值的时候,大家应该参考一下瞬感的误差值。
我一般会建议在佩戴它24h后,要至少监测一天三餐前和睡前血糖,计算一下瞬感和实测血糖之间的差距,然后根据这个差异,适当调整“高低值”。比如,实测血糖是5mmol/L,而瞬感显示的是4mmol/L,那么您本来想设定的“10---5”的高低值,就可以调整为“8---4”。可以按照比例增减。(大家在进行差异对比的时候,尽量选择三餐前、睡前,而不要选择餐后峰值前后的血糖)。
设定高低值的意义在于上图中的“分数”。它提示我们监测到的数据中,有多少是超标,有多少是在目标范围内?即:单位时间内血糖达标比。传感器中有出厂设定的“高低值”,但是,如果用它作为评估达标比值,就会因为测量结果的误差而出现很大的差异。而根据矫正值调整后,意义会更大一些。
这个结果真的很重要!

“数据采集信息”中显示的是有没有漏掉血糖数据。瞬感是有8小时扫描建议的,如果超过8小时没有扫,传感器记录仪中就会缺少相关数据。
在这个栏里,一个信息是“每日扫描次数”,如何看待这个次数呢?陈刚大夫是这样看待的?很多糖友每天可能会扫几十次,看似无他,实则“心病”。现在又有一款“旺旺”产品上市了,它就是看着血糖的,高了低了都会报警,还有远程监控报警功能。让很多孩子家长可以放心睡安稳觉了,也减少了频繁扫描的“潜在压力”,更不用担心会漏扫。
很多糖友,因为瞬感而“寝食难安”,那可能是频繁扫描与血糖恐惧的结果。

这种表格是“日趋势图”,是14天血糖记录的小汇总。
图中有三调粗细不一的曲线,最细的那一条,是均值“中位线”,颜色较蓝与较浅的那两条则代表着一定的血糖范围,这两条的粗细程度则代表着14天中不同时间的血糖波动。
如果从上图的整体血糖来看,上述三条线展示的是:患者夜间血糖很好,平均在5--8mmol/L左右;有一定的“黎明现象”,在早上6点后逐渐升高,应该追问患者早餐进餐时间,如果是6点左右进餐,就正好与图合拍;患者早餐后血糖升高是一天中的重点问题,高峰时间在上午10点左右,均值大于10mmol/L,是血糖超标的重点时间段;三餐后血糖中,以早餐后血糖最差,晚餐后血糖最好,中餐后次之。应对这种血糖变化,应该追问患者早餐的品种、数量、结构等等,是不是饮食过于简单?进餐速度是不是过快?最后考虑的才是药物问题?

上面这个图,是患者刚开始佩戴5天后的“快览图”。
我告诉他,“您先带5天,我看看血糖问题,先调整一下,看看是否有改变?”开始的5天内,他的目标范围内百分比只有68%,调整后升高到了80%(里面还有前5天的不良记录呢。如果排除,后面9天的数据中,目标范围内百分比应该高于80%),血糖均值从原来(前5天)的9.1mmol/L下降到了8.3mmol/L(整个14天)。
他有在外面吃早点的习惯,早餐一般比较单一,油条豆腐脑或小米粥,蔬菜很少。二甲双胍和格列奇特缓释片都是早餐后吃。要是让几十年的喝粥习惯改掉,真的有点残忍。我告诉他,尽量早去5分钟,放慢些吃饭速度,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缓释片都改到早餐前吃,而且要提前半小时以上。所有的药物剂量不变。

在看待曲线“粗细”上,我告诉他,主要是分析血糖的波动。蓝色曲线越粗,波动越大。如图,他的血糖波动主要也是在上午,我告诉他这可能就是喝粥和喝豆腐脑的差异。中餐后和晚餐后血糖波动相对要小一些。夜间波动更小,没有低血糖。    下面这张图也是介绍血糖波动的。

这张图只是假设了“中位数目标”,它是按照糖化血红蛋白7%,假设的血糖中位数是8.6mmol/L,然后再用血糖曲线比对。更加明显的看出,早餐后是血糖超标与波动的重要时段。

数据给我们提供的,还有:每日日志。它会将传感器中记录的14天葡萄糖曲线展示给大家,还有随机扫描的葡萄糖结果。

在分析这个日志的时候,首先我会给患者一张日常生活记录表单,尤其是饮食问题。
对于生活方式疾病,“管住嘴”真是头等大事。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信息,制定糖友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但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怎能处处都是“设计出来”的?就和面对一个喝粥都喝了一辈子的老年人,您怎能狠心不让他喝粥,再说,她可能已经没有没有牙了-----这不是个例。
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宗旨,就是在医生制定的“大框框”方案中,患者能够更好的做到哪些?或者在患者能够做到的最大程度内,医疗帮助能否做得更好?

分析“每日日志”也是有顺序的:
首先要看看低血糖的有无?如果有,是什么时间?然后查看这个低血糖与进餐的关系,顺带问问运动是否有特殊增加?如果这个低血糖又一定的规律性,那很可能就是药物调整的时机。
其次再看看有没有严重高血糖?要帮助患者分析高血糖的原因。同样的治疗药物下,血糖的波动更多的提示是生活方式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如下图:

13、14、15日三天的血糖都还可以。但是13日早餐后血糖明显差于14、15日两天。经过询问,13日早餐是油条加粥,14日早餐是油条加豆腐脑。15日早餐也是油条加粥,只是这天是周末,时间充足,如我所说:喝粥放慢了速度----这就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14日晚餐后血糖略高,原来是中秋过节,晚上外出吃的火锅,肉多了一些,活动也少。
血糖在那,不会无缘无故。

14天的瞬感佩戴,绝对不仅仅是拥有了一个时刻报警的“卫士”,它还可以用于我们整体血糖的评估,为精准药物调整提供依据,它更是分析、检验和提高糖友自我管理能力的工具。

当您很想喝粥,又知道了如何喝粥血糖也很平稳的时候,生活才会更加美好。此时,这个14天400左右人民币的“黑科技”才是发挥了它更高的价值。

千里马在,伯乐更重要。

十一在即,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糖友幸福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