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魏晋,品风骨

 板桥胡同37号 2019-12-26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美学家 宗白华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日本诗人 大沼枕山 

魏晋时期,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时间公元220年-420年。其中三国(220-280),晋朝(265420),分为西晋265316)与东晋317420

那到底在政治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产生了怎样赋予智慧和激情的时代,让人追慕的名仕呢?我们来细细品味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一、曹魏时代

 

孟德风骨 

    曹操出生在一个复姓夏侯的家庭,父亲夏侯嵩投靠宦官曹腾做了养子,举家改姓曹,并成为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后与袁绍一起诛杀宦官,曾有清流大臣质问曹操:“阿满(曹操小名)啊,你本是宦官养子之后,有什么资格参加我们这样高尚而伟大的行动?”

曹操徐徐道:“干君何事?”不知心中何种滋味。

当他评定北方乌桓,经过河北昌黎,登上附近的碣石山,眺望大海,苍茫如幕。面对辽阔的大海,曹孟德极目远望,写下那首灿烂的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海天之辽阔,感宇宙之无极,想人生之微茫。生命至此,谁能不动情?难怪有人说,所谓“建安风骨”,乃孟德一人之风骨而已。而且,今天我们已不得不承认,曹操之成就和文采,与政治、军事、文学等大于刘备、孙权、诸葛亮等全部加起来之和。

帝王亦名士

在曹操死后,曹丕代汉而建魏,并建立“九品中正制”。其才情虽不及父亲和弟弟曹植,却也有着异于常人的风范。

     据《世说新语》记载,“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文采斐然,深受曹丕喜爱。在他死后,曹丕大为悲伤,亲临灵堂,对身边大臣说:“王粲在时,喜欢听驴鸣,你们可以各学一声驴鸣,为他送行。”一时间,灵堂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鸣,曹丕本人也在其中。

    高贵乡公之死

曹魏政权,自曹丕之后传给曹叡,曹叡之后传给曹芳。“高平陵之变”后,曹家皇帝逐渐成了司马家的傀儡。

多年后,魏帝曹髦年轻气盛,不堪被司马昭遥控和凌辱,竟招来三位大臣,意图诛杀司马昭。

一个闷热的早晨,曹髦义无反顾地挥剑上了辇车。这一去,无疑是以卵击石,虽一路上司马昭的手下惮于曹髦皇帝的身份,不敢下手,但最终,他还是被心狠手辣的贾充派人一戈刺穿了,当场毙命!

 二、司马晋朝

   司马炎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他便成了晋武帝。按照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的说法: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生于非儒家的寒族。

  发现司马炎

司马炎与诸葛靓(非亮)是小时候的玩伴,但一个成了皇帝,一个成为叛臣之后。一次宴会相见,司马炎酒后对靓说,“你还记得小时候一起玩耍的事情吗?”此时,诸葛靓已泪流满面,狠狠地说:“我不能学豫让那样吞炭漆身,矢志报仇,已经对不起列祖列宗,你还用这话激我!”晋武帝听后非常惭愧,闭门几日不出。

司马衷重情

   司马炎死后,他的二儿子司马衷继位。“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就是从他那来的,虽然他傻,却是个重感情的人。八王之乱中,嵇绍以血肉之躯掩护司马衷逃跑,在敌人的乱刀之下,司马衷大呼:“嵇绍是我的大臣,是“竹林七贤”嵇康先生的儿子,请你们不要伤害他……”士兵们不听,嵇绍死在了司马衷的跟前。

     后来,司马衷被劫持到邺城,侍从要给他洗衣服,他说:“这上面有嵇绍的血,请不要洗!”

    不见长安

    八王之乱后,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乘虚而入。311年,发生“永嘉之乱”,北方汉人开始大举南迁,这也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向南涌入,316年,西晋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等人的支持下,在南北各阶级协调基础上,于318年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一日,司马睿抱着年仅几岁的司马绍,恰逢有人从长安来,就问了长安与洛阳一带的消息,想起中原沦陷,不觉间泪流满面。便问儿子:“你觉得我们离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司马绍回到:“当然是太阳离我们远,我只知道有人从长安来,却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

   司马睿很高兴,觉得儿子很聪明。隔天就说给大臣听,便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可这时,司马绍却说:“太阳近!”正当大家诧异之时,他徐徐说道:“我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

   语毕,在座一些从北方南渡而来的老臣,不禁想起悠悠往事,涓然泪下。

三、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这个名号最早出自东晋名士孙盛所著《魏氏春秋》,而后流传。从后来推断,“竹林七贤”人物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所集会的竹林地点推论为今天河南焦作云台山地区,大家索琴饮酒、纵情不羁、口言老庄、心怀玄远。

绝别《广陵散》

有一种说法,嵇康之所以成为七贤之首,是因为长的实在太帅了,说身高有一米八到一米九,气度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嵇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竹林里打铁,而且养家糊口。话说当时贵公子钟会去拜访他,其正在打铁也不招呼客人。钟会无趣,便准备走,嵇康才带有讥诮地问:“听到了什么而来的?见到了什么才走的?”钟会也是个机敏人,便答到:“听到了所听到的就来了,看到了所看到的就走了。”这一问一答颇有禅意,流传千古。

嵇康是曹家的女婿,十分鄙视司马家的做事风格,因此采取不合作态度。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推荐嵇康去做官,他却写下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志,就是表明一个意思:我不去当官。他藉由“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矛头暗指司马家,这件事很快传遍名士圈子。

其实,嵇康与山涛并非真的绝交,嵇康后来被捕,儿子嵇绍去探望父亲,嵇康说:“不要害怕!我死之后,有山涛叔叔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其死后,嵇绍果然在山涛的抚养下长大,并被举荐为官。王戎曾说:“与嵇康交往二十年,未见喜怒。”可以说,嵇康这份雅量,一直保持到临刑那一刻,传说当日,嵇康押赴刑场,索琴弹了一首《广陵散》,不动声色,从容赴死,当日有三千名太学生为其求情。

刀落了,升起的是光辉,照亮了后世千万名士的情怀。嵇康去了,留给我们一个潇洒的背影……

远远的,依稀听见嵇康说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已。”

相视一“啸”

啸,一种歌吟方式,没有实际内容,也无既定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一派风致,一腔心曲,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史上记载,阮籍善啸,百步之外,都能清楚地听到。

相传,阮籍曾在苏门山遇到隐士孙登,和他谈论上古玄远之道、修身养性之术,孙登寂然无语,只是呆呆地看着阮籍。后来,阮籍不再说话,也与那人对视,良久,阮籍忽有所悟,长啸一声,兴尽而返。行至半山腰,忽闻山上传来一声长啸,如鸾凤之音,响彻山林,回头望去,那人正是孙登。后,阮籍写下《大人先生传》。

卿卿我我

王戎是竹林七贤里年龄最小的,琅琊王家人,是王祥(卧冰求鲤者)的族孙。后当官,以司徒之列,位列三公。

他和妻子感情非常好,妻子常称王戎为“卿”。在魏晋时,“卿”是不能随便叫的,所以王戎对妻子说以后不要再这样叫,妻子说:“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卿,谁叫你卿?”王戎听后默许。

嵇康、阮籍死后,某一天,王戎穿着公服,坐专车路过黄公酒垆。他回头对车上人说:“当年我跟嵇康、阮籍曾共酣饮于此酒垆!现在嵇公去了,阮公也去了,而我又为政事羁绊。今日此酒垆虽近,却有山河之远。”

四、世族王家

琅琊王家

过去看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知其何意,读魏晋才知道我们老王家原来很牛,一度出现了“王(琅琊王家)与马(司马家),共天下”的局面。

王家的兴旺,始于魏晋南北朝第一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认为是中国式孝顺的极致。孝,是魏晋时所推崇的,虽然王祥家贫,却因“举孝廉”而出仕,官至太保,授予公爵。

经过曹魏与西晋,到东晋王朝,王家五品以上有161人,做到一品官的达到15人之多。

曾经有官员去太尉王家,看到官员、名士之多,犹如琳琅珠玉(即琳琅满目由来)。

东床快婿

魏晋时期,世族之间以联姻的形式互为支持,盘根错节。

话说一日,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给王导一封信,求女婿。王导说:“君往东厢房,任意选之。”门生归来对郗鉴说:“王家诸位公子确实不错,听说来选女婿,一个个都挺矜持的,只有一位公子坦腹东床,好像没听到这回事一样。”

郗公说:“就是他了!”

你道那人是谁?正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语“东床快婿”,用来形容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雪夜访戴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生性放旷自由,最具魏晋名士风度。

冬日旁晚,王徽之坐在挺远中,遥望暮色中大雪纷飞的世界,一阵欣喜,忽然想起老朋友戴逵。徽之心血来潮,命侍从备船,经过一夜行船,黎明时分,王徽之终于看到戴逵的住处。可在戴逵宅前,他抽手拍门之时,居然出人意料地收了手。还没见到朋友,便转身上船,原路返回。

后来有人问起他原因,他回答道:“我本是乘兴去的,兴尽了便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呢?”

后世美学家认为,王徽之雪夜访戴,伸手将拍未拍的意境,达到美学的最高点。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王徽之更有趣的故事,就是他去拜访朋友郗恢。去时,郗恢在里屋小睡,徽之一眼瞥见郗恢那张珍稀的西域地毯,于是问郗恢的家人哪里来的,还没等下人回答,徽之便命自己得随从把地毯卷起来送回自己家了。

等郗恢来到客厅,看到自己珍稀的地毯没了 ,问哪去了。王徽之随口答道:“刚才有个大力士背着跑啦!”说话时,脸色自然极了。郗恢知道十有八九是王徽之在捣鬼,竟也没露出不高兴的神态。

这是魏晋时最典型的故事,一个人放旷,另一个人就有雅量,放旷是一种高级的表现,雅量就是一种更高级的表现。王徽之的放旷是自然不造作,而郗恢的雅量则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内在涵养。

五、世族谢家

陈郡谢氏,魏晋时期另一个顶级门阀。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晋军大胜立下汗马之功,奠定了陈郡谢氏为东晋及南朝的仕族地位。谢家子弟,多有出类拔萃之辈,曾用芝兰玉树来形容。

谢安携妓出风尘

四十岁之前,谢安隐于会稽东山。期间,朝廷多次招其为官,均被拒绝。谢安中年时,家族遭遇一系列变故,谢家位高权重者非死即废,家庭在朝廷中眼看就要失势了。此时,谢安决定起于东山,出仕为官。就这样,谢安带着一大帮美丽的歌妓来到建康,同时也带出了“东山再起”的成语,李白在诗中赞誉到:“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小儿辈大破贼

在“淝水之战”中,谢玄一招诱敌之计,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得胜的消息传到京城,在幕后指点江山的谢安,正在跟人下围棋。

看完书信后,谢安默然无言,把信件放在一边,继续慢悠悠下棋。客人知是前线战报,便问如何,谢安并不抬头,二指夹着一枚棋子,徐徐答:“小儿辈大破贼。”其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谢安所表现出的,正是典型的晋人雅量,并非该喜而不喜,而是该喜而不露喜悦之情。

谢灵运之死

谢安死的那年,其侄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出生了。谢灵运自视甚高,赞誉曹植时,不忘自夸道:“天下有才一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只可惜,谢灵运成年时,恰逢魏晋门阀政治行至末路,东晋政权被刘裕所夺,后者出生寒微,建立宋政权后,独尊儒术,并对两百年放诞不羁的世家大族进行打击。这样的背景下,有着魏晋名士的谢灵运生不逢时,一再被贬,终为奸人所害。

谢灵运死了,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死,也标志着魏晋风度的消亡……

六、结语

从曹魏到司马晋,从竹林到兰亭,从嵇康之死到谢灵运之死,一个时代慢慢合上了自己得书册。用《魏晋风华》作者魏风华的话说:

“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追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

唐吉诃德茶叶创始人


不再青春年少,梦想依旧年轻。

品读万千名仕,追寻自然茶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