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中, “勇于敢则杀”是什么意思?

 梧桐树边羽 2020-01-19

“勇于敢则杀”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关键点是我们如今理解的“勇敢”在当时是两个意思,搞清楚这两个字分别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自然就能理解这句话。

何为勇?有超出常人的勇气,敢于坚持自己的是非观和判断,并且能够不受外界威胁和影响,正确表达出来,这叫做“勇”。

何为敢?有勇气,有胆量。“敢”和“勇”比起来更讲究的是作为人的本能,不惧怕危险并迅速面对,是一种执行力的表现。

所以,“勇”是有心,“敢”是行动。

而在这句话中,“敢”更多的意思是鲁莽,是一时意气,是匹夫之勇。做事不顾及后果,硬上。

因为这是半句话,还有对应的一句话,是“勇于不敢则活”。

翻译成白话就是:“有勇气并呈匹夫之勇的人一般都挂了,而有勇气却知道以柔克刚的人才能存活。”

我们可以看出来,老子对“勇”和“敢”的态度。他是赞成“勇”,反对“敢”的。这是符合老子“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理念的。

在《道德经》另一章(具体忘了),他曾说过:“慈故能勇”,意思是勇是出自慈悲心的。比如我们批评人,那说明是有慈悲心,想希望对方改掉毛病。如果没有慈悲心,我们何必多嘴,管他是死是活?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这其实是两种“勇”。“勇于敢”就是“不服就干,绝对不怂”,这是绝对地“刚”,“勇于不敢”则是“考虑再三、权衡利弊”,这是知道变通的“柔”。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和其他人发生摩擦、甚至吵架动手,那种不服就干的人有什么下场?打赢了进局子,打输了进医院。而真正有思维的人是会根据情况认怂的,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这不是没有原则、没有胆量的认怂,而是在权衡利弊得失下的退让,才能称之为“勇于不敢”。

在老子的理论中,至柔则是刚,至弱就是强,不敢,乃是大勇。

这也就是庄子的“无用为大用”的理论出处,说得现代点,就好像我们如今流行的一句话:“成为一个废物,那就肯定不会被利用”。

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呢?是不是凡事都退让就对了?也就是说真的去做一个毫无利用价值的废物?

当然不是的。这只是对“勇”的两种处理方式“敢或不敢”。首要的条件还是要“勇”,而并非因为“怯”而形成的“不敢”,因为“不敢”而失去是非判断能力。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我们看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一章为我们贡献了一个超实用的成语:“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是你不用去管、去争、去论、去辩,多行不义必自毙,天道不会放过他。

这是有态度的,并非是非不分。

老子还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不争是大争,最终会取胜;没有一句话说,但天地自然运行良好;不刻意追求,而该来的自然会来。

这里是指大自然的态度。而我们遵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具备了和自然相同的态度、顺应天道,保存自己,在天道轮回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韩信的胯下之辱,正是这种“勇于不敢则活”的最好的例子,如果当时“敢”于意气之争,“勇于敢则杀”,在闹市直接和人干起来,历史的走向就完全有可能不一样了。

保存自己,不受到无谓之人、事的伤害,追求自己的道,这就是“大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