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经历了人生几道磨砺关口?最终打造五百年来哲学高峰风靡天下

 牛君 2020-04-02

撰文|赵固仁

大儒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圣山。

王阳明先生是中国思想史中一座崇高的山脉,云蒸霞蔚,气势磅礴,巍峨耸立在我民族哲学思想的自信高地。他的学说是拯救心灵的一剂良药。他是儒者,却内圣外王,他历经磨难,却能独创心学一脉,用心认识世界,改造自我,逐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王阳明画像

那是一个从皇帝到宦官肆意玩乐的时期,幸好,还有王阳明先生用心学拯救、慰藉那个慌乱的年代。

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三国魏晋时期的晋代光禄大夫王览,那时候他们生活在琅琊。到了他的曾孙王羲之的时候,这一庞大家族又迁徙到绍兴山阴。这一绕,来回变成了经典。逮至明代又出现了王阳明,这种千年跨越的家族人才不绝,靠的就是一种强大文化精神风度的传承。直到如今,阳明先生的墓地距离他祖先王羲之当年文化盛宴的兰亭才2公里余,是某种巧合,还是先生的特意安排。

他是儒家思想典型继承人,因要做圣贤,所以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要通过“致知在格物”中的“格”来格遍天下之物,以此寻求到真理。由于格竹,以至于把身体弄病。正德元年(1505年),由于替中正之士上书辩护,被宦官刘瑾残酷打击。出狱后,被贬为贵阳龙场驿驿丞,这年他35岁。他的父亲礼部侍郎王华当时听到这个讯息却大喜,对身边的人说:“吾子为忠臣,将名垂青史,得此吾心愿已足。”

此后,虽经磨难,却终于让阳明先生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不在余姚,更不在北京,而是西南贬谪的龙场。

贵州的龙场虽然崎岖难行,却是通往光明的地方。

一路西南,圣者终于找到了他该去的地方。在他去贵州前夕,于绝壁题诗一首,以明心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贵州阳明洞

正德三年(1508年)的春天,一路坎坷又一路芳香终于来到龙场。摆在他面前的是要克服生活关,饮食关和语言关,他盖草房,种桧竹,种花也种草,最简单的生活往往是最快乐的,他学会当地方言后,阳明先生的嘴角终于在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然而,宦官刘瑾的持续威胁并未消除,他收到家信,知道刘瑾依旧拿他父亲作为报复的对象,他感叹说:“刘瑾的恼怒尚未得到消除,得失荣辱,我都可置身度外,唯独生死一念,我时长独自醒悟,觉得自己尚未能获得超脱。”

他在后面山上凿石为椁,昼夜端坐其中。于是方寸之地,成为他囊括宇宙之所,一寸心脉,成为连通天下至理的本源。

儒家的“格物致知”终于被他破解。原来宇宙所有的事情只在内心,心即是理。只有笃信良知,这个生命的本源本有,只有用心体察万物,掌握真理,才能破除自我障碍,就会逐步达到孔子的不逾矩。最大的敌人是心里的自己。

在贵州的龙岗,那将是怎样的一片璀璨的天空,论道讲学之声,传遍山谷,连每一株草木都面含微笑,格外芬芳。

世界小了,胸怀大了。

圣人吐哺

此后成了典型的一位老师,又成了主政地方的官员,又成了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擎天柱。

以诛刘瑾成了阳明先生再次走出困窘的标志,一切都变得好起来,他的学术思想日趋完整,投奔他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两年他已经超脱荣辱,又遍尝生死之“理”,不依靠外物,才能超越外物,不怕困难,才能胜过困难,阳明先生心内之花越开越盛,心内阳光,越来越明。

王阳明授课图

39岁这年来到庐陵做县令,这一年他把自己的思想用在了治理县城上,开导人心,考察奸良,虽然工作时间只有七个月,却发告示十六次,基本都是启发父老教化子弟,以良知为本。

儒家本宗的最大特色就是广收门徒,亲自讲学。从孔子、孟子、朱熹到王阳明都是如此。这种讲学特色本身就极具高端性,这该是明代最大的讲台,为了讲习,他的学生湛甘泉甚至向宰相杨一清请命,阻止他到南京任职。至此他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文化层级不断提高。

阳明先生最后还是被调往南京任太仆寺少卿,他的学生徐爱一路跟随,经常因为老师的讲习后,高兴得手舞足蹈,为心学的高超绝妙陶醉的如痴如狂。

这段时期是阳明先生最快乐的日子。“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就是说十多个人蜗居在一个小屋子里,大家一起吃,晚上连躺下的地方都没有,可是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大家都非常开心,唱歌的声音日夜不绝。这种圣贤不寂寞的情景要不是学生记录后人完全无法得知。毕竟王阳明在此之前遭遇过太多不幸,也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真正让他如痴如醉的地方只有一个小课堂,那是他终生的最幸福时刻。

明末已老思想家黄宗羲《明儒学案》讲了一个他教学方法的故事:“一友与人讼,来问是非,阳明曰:待汝数日后,心平气和,当为汝说。后数日,其人曰:”弟子此时心平气和,愿赐教。阳明曰:“既是心平气和了,又教什么?”伟大的思想总能简单的指导人生,阳明的哲学理论恰恰体现了这样思想的实用。

古今同理

二十九岁那年,我第一次认真学习先生的书,学习阳明先生就是改造我们的思想,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用浩然正气清洗内心,使之充满阳光,破除心中之贼。

阳明先生对我的提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

一是尚学。他曾说过:“人唯一害怕的是无志,而不是没有成就。”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学习,正如黄宗羲所言阳明先生学习的磨砺历程:“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以他的资质和才华在追求致良知还要磨砺这般,在常人践行知行合一的路上更要立志苦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学习是通往光明的唯一路径,而脚步更是通向真理的唯一方法。

二是尚传统。历史作家黄仁宇先生在其文章《中国社会的特质》里这样写道:“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许多外国者相信,新的中国阶层将会与旧的传统完全决裂。今天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的划时代效应已然清晰可见,然而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已经被纳入新的秩序之中,毫无疑问,这将会发挥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中国人的自身命运,而且会决定人类将来的命运。”阳明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中优秀思想,无论从批判角度还是宏大的哲学脉络来看,他的思想是距今五百年来最实用的思想之一,是完整体现文化自信的优秀代表人物。

他始终肩扛儒家思想大旗,尊崇孔孟。“夫孔、孟之训,昭如日月,凡支离决裂,似是而非者,皆异说也。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繆乎?”

三是尚良知。良知在阳明先生看来是极端重要的“知”,超越一切“知”的重要性。在给欧阳德的信中他深情地说:“良知不因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则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故居

他甚至苦口婆心反复阐述致良知的必然要求,“凡有血气,其皆昆弟赤子之亲,莫不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君子所常讲的敬畏,并非我们所认为的恐惧忧患,戒慎不睹则恐惧不闻。君子所常讲的洒落,也并非旷荡放逸之意,而是君子的心体不为欲望所累,没有什么能牵绊追求自由,心之本体就是天理……。”

阳明先生此后一边治学,一边又要四处征战,他用自己的行动贯彻人生之志,无论军旅生活多么艰苦,斗争多么复杂,多年后他依旧从容而又感叹地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我常常在灯下阅读阳明先生的文字感到震撼,多年来以良知为警醒方式,但凡做事,皆要扪心自问,是否以知行合一为出发点,是否能够致良知。

缅怀先哲

强大我们的内心,从学习开始,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阳明先生逝世后,弟子门人悲泣如雨,然而由于和吏部尚书桂萼积怨很深,于是给皇帝进谗说他门人私下倡导邪说,应该查禁,皇帝大笔一挥表示同意。

王阳明墓地

阳明的学说却如强光一样,不再为任何谗言所能够遮掩。世间伟大的学说总是在诋毁、非议中成长,就像高山有了阴面才更显冷峻磅礴。反而越传越远,一直飞到大海边,飞过重重阻隔。他的弟子们多为明代最出色的学问家和思想家,心学,就向飞散各处的火星,终于得以燎原,照亮了中华民族文化进程发展的道路。

缅怀先哲就是寻找我们的民族之根,用求知的脚步走向通往内心的道路,圣哲的背影是我们追逐彼岸的方向。

我曾一个人在阳明先生墓前肃穆而立,山色青翠,氤氲的山阴会稽的风度,隐藏了多少让人缅怀的伟大身躯。厚厚的山墙阻挡了时光的进入,五百余年的沧桑岁月却腐蚀不了先生的思想,在泛黄的古卷中,依旧闪烁着照亮心底的光芒。

王阳明书法

强大我们的内心需要依靠正确的思想引导,更务实的学习态度;更负责的学习方法;更强的学习责任,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人性修为上,要注重慎独修身,用阳明先生的良知精神监督自我的私欲和品格,不断砥砺洗刷自我内心,以此让浩然正气永驻心中。

历史是一个放大镜,透过五百年,清晰地放大了阳明先生的精神品格,然而阳明先生的伟大在于他从不标榜追求自我的私利,世间人一日功成名就,多以傲视群雄不可一世向周围人炫耀,但是阳明先生却终日在自我省察之中不断改造自我,他的所有功业只是他彰显“知行合一”的重要举措,他遭受的苦难、菲薄如同阴霾一扫而空,他所追求的是以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搭建民族生存的大道,为天下生民提供更好生活的精神食粮和道德指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