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老师点评邓一琳拳架小结(第一阶段的拳架),几个重点很重要

 阿金大大 2020-05-19

虽然与康老师结识、并接触他对太极理论的解读已有四年多时间,但真正跟随康老师系统学习太极之理也只有两年多时间。这两年多来,我在不断地按照当时对太极之理的理解,不断地在修正过去的许多概念,并把当时的理解逐渐渗入自己的拳架习练中。两年多来,没有一天停止过习练太极六式基本功,但做到太极规律与拳架的完美融合却是很难的。

在我自认为太极六式的基本规律已经掌握得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已经能让手臂与脊柱连起来,行拳中能让身体有动静,即知道了用脊柱来行拳,用身体来打拳,并且尽量使得腿部不用力的时候,我拍了几分钟85拳的视频,再一次请康老师看一看,指点问题。

康老师指出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在其他人看来可能不是问题,甚至会认为是优点。康老师的点评又一次对我的心灵产生了震动!甚至要深层次颠覆我的一些固有的概念了!

本着对我身边的拳友负责的态度,也希望能对其他太极爱好者有所启迪,现特地整理出来,仅供参考。

问题一 :腰的速度不匀

虽然手臂的运行、重心的移动等太极的基本规律都挺好了,而且腰也一直在动,但腰的速度不匀。往往开头有些快,后边慢,和手臂的运行没有完全对上茬。比如白鹤亮翅接搂膝拗步,右手一开始下落时,腰右转的快了。我现在的拳架关注了三个方面:腰、手臂和腿(即重心的移动),但其中对手臂的意识重了。

这里涉及到腰与手臂的关系问题。康老师举了一个皮带和皮带轮的关系的例子。只要轮子转,皮带就会动,但轮子是主动,是轮子在带动皮带动。要注意,轮子和皮带是同时动的,可不是轮子动起来了,皮带才开始动,是同时的。

康老师点评邓一琳拳架小结(第一阶段的拳架),几个重点很重要

我们把腰比作轮子,四肢比作皮带。意识要放在腰上,但又不能先动了腰再动四肢。康老师对此强调有一句话:腰与四肢同时动,没有先后,但有主次。

腰一动,重心就动,四肢就都在动,就要分主次了。也即要把自己的意识先关注腰,腰是主动,四肢是从动。

所以,我的问题是:有些时候是手臂在拎着腰走,手臂是主动的。虽然手臂的速度均匀了,但腰的速度不匀,也就像那个皮带和轮子没有完全咬上茬。所以要“刻刻留意在腰隙”。

问题二 :两手之回收不够透

康老师说,两手要打开,要伸足,要收透。双手回收时要基本上摸着身体了。好像从自己身体上能进去。

我提出“腋下虚空”的问题,不是有一说法:腋下似夹着一个热馒头,或者说鸡蛋。

康老师解释:腋下虚空,是说腋下没劲儿,而不是撑着劲儿!当你手往回收,腋下似乎夹住了,但并没有夹住劲儿,还要能把来手之力漏进去,这才叫腋下虚空!

如果我收、收、收,收到这里进不去了,这叫实了!不是虚!应该是我的整条手臂收到了我的身体了,腋下还不能支着劲儿,应该还是能往里吸,这叫“虚者,中间空也”。是说里边不产生力,腋下不支劲儿,还能往里漏。要把劲儿收足,这才叫腋下空了。

而我们现在腋下有意识地架着,好像留出了空间。其实这个空间是我们架空的,这是一股撑劲儿,可不是虚力。一股收劲儿,而且要收透。我身上空了,没东西了。一摸,什么都没有。这叫“周身透空”。

康老师点评邓一琳拳架小结(第一阶段的拳架),几个重点很重要

那不是说掤劲儿是太极的基本劲儿么?

康老师解释:掤劲儿可不是做出来的!千万别把撑着说成是掤劲儿。李雅轩说,要大松大软。第一要练松,要松透。先别提柔之事。先把自己软透了,才谈得上下一步的柔。

我想起康老师让学员把手按在他身上,按得死死的,而康老师还是能把按他的手,连同他自己被按着的手全部漏进去。这才叫真松透,可不是拿胳膊支着。

所以,一出一入都要透。要把手往自己身上走透、走空,身体里的力量才能往回走,这叫吸,要吸透;然后再从里面出来。出,也要出足。千万别在半路上支着、架着。这样,动作就大了、舒展了,整条手臂的运动路程就远了。

这就是太极拳的要求: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往外放,都没头;往回卷,小的都找不着。(未完待续)

本文发表在《中华武术》2018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