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的隐喻:在洞穴里呆惯了,突然遇到真理的强光,会瞎掉的!

 知鱼之乐uo5wuu 2020-07-07

哲学家是最高贵的人,哲学家应该称王,做世界的统领者。

——柏拉图

柏拉图年轻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他非常有政治抱负,曾有三次西西里之行,想在那里展开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点竟然和孔子非常相似)。但是都不受待见。最后一次失败回国时还被卖做奴隶,幸好被朋友搭救,不然恐怕连性命都不保了,如果这样,我们今天也不会看到名著《理想国》了。

后来,柏拉图看到政治体制的无效、世界的秩序不均和社会的乱象,还有人心的不惑,于是他就开始研习哲学,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在老师的引导下成为了影响西方历史的伟大哲人,在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之间,他的哲学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

因此,西方哲学中把他们三个人也称为古希腊三贤。后来的很多哲人或贤者都没能恐怕也无法超越了。就像中国的哲人中,无人能超越老子和孔子一样。

几千年过去了,柏拉图提出的一些观点,仍在被今天的人们所使用和探讨,就像怀特海所说,整个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那么,柏拉图为何如此伟大,以至于让整个西方社会都一直推崇至极,让后世的众多哲人都绞尽脑汁为他作注脚性的阐释呢?请跟随哲学诗画一起深度进入。

柏拉图哲学创造的几个著名的观点:

1,哲学王

就是哲学家应当称王,管理和统治世界。(对于这个论点,西方历史中还真有人做到了,那就是马可·奥勒留,他不仅是罗马的皇帝,而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果柏拉图知道了,那也该为他的哲学观略感欣慰了。)

2,精神恋爱

就是著名的柏拉图爱情,指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恋爱,跟肉欲或性欲中的爱是对立的。

3,洞穴隐喻

就是认为外面的世界是真实的,但人类居住在洞穴中,所以只能看到世界的影子。对于人类来讲,比较致命的是,当有人把他们拉出洞穴看到外面的世界时,他们会发现洞穴世界是假的,但是他们如果要回去把洞穴里的人叫出来却会很困难。因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已经使得自己不适应外面的真实世界了。人类喜欢在洞穴里自得其乐,根本不愿接触外面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点,他认为要把洞穴里的人,通过教育和知识,引导他们走出洞穴是很困难的。洞穴里的人缺少知识,对世界一无所知,但是他们人人有自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走出洞穴,有些人就天生适合待在洞穴里。试想,如果你把一位长期在黑洞中呆惯了的人,突然拉到强烈的日光之下,他肯定会不适应的,甚至可能会瞎掉。

不过,历史上真的有不少通过教育和知识,最终走出洞穴,认识外面世界的人,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可以名垂史册之人。

4,反诘式的提问

就是运用反问的方式向当事人提问。比如何为幸福?何为正义?何为勇敢?何为美德?等等这些该如何定义。当你说这样的就是幸福时,柏拉图就是用另外一种反问的方式驳倒你的观点。这种问答式的提问据说是跟老师苏格拉底学的,所以老师被称为智慧的助产婆。

时至今日,这种反问式的提问,仍然在很多领域得到运用和发展。尤其是写作、辩论和语文课中。

5,对城邦政治的规划

《理想国》开篇就从正义切入在苏格拉底与其他哲学家的辩论当中,搭建起一个有着具有哲学素养的统治者,有着良好音乐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护卫者的城邦,在这里每个人安分守己各司其职。为实现正义的城邦,至善的品质追求是人以及城邦共同需要达成的目标。

在其著作中,柏拉图对当时的雅典城邦进行了极富理性的思考和规划,他认为就像人的理性、激情和欲望一样,城邦也应该由三部分分管而制:第一部分是贵族(社会精英);第二部分是工人、商人、农民等一系列中层劳动者;第三部分是奴隶。三部分人群各有分工,贵族管理国家,这里的贵族实际上就是那些受过教育的哲学家或思想者;中层的劳动人民生产社会资料和劳动工具,供人吃喝。最下层的奴隶要从事那些最繁重的体力,比如为国家建造巨大的工程,为贵族提供各种必须的生活支持。

总之,理想国家存在三个层次,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

6,对正义的定义

(主要为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还有从人治到法治的过度和转变等等。这个哲学诗画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论述过,在此不予赘述。)

7,理念说

苏格拉底认为,分清什么是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是提高人本身内心境界的首要条件。那么,什么是真、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正义呢?具体的美德,比如真、善、美、正义等,是会因为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我们要想认识世界的本原,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是美德或真善美、正义的概念。也就是说,概念是事物永恒不变的共同本性,个别具体事物变动不居,只是概念的表现。

在这个思想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自己的理念说。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的原型,我们平时所说的具体事物都是理念的模型,万物都是原型的摹本,我们平日里所看所接触的都是从理念的模型中流溢出的一种对理念的模仿。

理念是事物的共相,例如,所有的书本都有“书本”这样的共性,那么用“书本”这样的名称所标识出来的同类个别事物的共性的东西,就是理念。比如所有的白猫、黑猫、大猫、小猫,它们都有一个通称“猫”,这个“猫”就是人类建立的理念。理念既是关于事物的普遍共相,也是事物的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原型,柏拉图认为,理念与事物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事物是理念的摹本,正是因为摹仿了理念,事物才得以存在,仍以书本为例,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具体的书本就是“书本”这个理念的仿造品。再次,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总是想要达到它,但是却无法达到,因为理念是永恒的、绝对的,即书本存在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书本”,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但却永远也达到不了。

总之,理念是本原性的,是绝对的,永恒的,也是客观的本体。流动变化的万千事物,是现象。现象要屈从于本体。而我们所学的知识,就是对理念对本体的认识。

8,对民主的怀疑

公元前431-前404年,在希腊国土上发生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是一场雅典与斯巴达争夺希腊世界霸权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主政体被废除,建立了以柏拉图亲戚为首的“三十僭主”政权。

刚开始,柏拉图对认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但新政权的暴力镇压手段扩大到一般雅典市民,使柏拉图对这个实质上的寡头政权失望至极。民主政权复辟后,起初,柏拉图也曾抱有期望,但当这个政权以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处死苏格拉底后,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的极度不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柏拉图开始了他漫长的反对民主、提倡权力集中甚至主张实行僭主制的国家管理制度的探索践行之路。由于老师的死(也许在柏拉图心目中,苏格拉底就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着人间的真善美),他一生都在反对民主制度,更准确说是民主的滥用。

总之,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主体制和让人民自由幸福,但他同时也意识到了,过度的民主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不是福利,而是灾难。因为就像极权主义一样,民主也可能被居心叵测的人心所滥用或误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