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次根式的乘除

 大廉儿 2020-07-24

 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2.能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和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重点】 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难点】 综合运用有关法则和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课时

 

 

 

 1.理解=·(a0,b0),使学生能够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重点】 会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难点】 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教师准备】 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和例题.

 【学生准备】 复习二次根式的定义和代数式的定义.

 

 

导入一:

 古希腊的几何家海伦的邻居家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测得三边的长分别为7 m,5 m,8 m,海伦很快就算出了这块菜地的面积,邻居想了很久也算不出来,你知道海伦是如何将这块地的面积计算出来的吗?

 原来海伦先算出三角形的周长的一半为10 m,再根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m2),可是后面这个式子该如何化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探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二: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一个一组邻边长为23的长方形,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其实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3,你能算出这个结果,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1.二次根式的乘法

 思路一

 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    

 (2)×=    ,=    ;  

 (3)×=    ,=    

 参考上面的结果,>,<=”填空.

×    ,×    ,×    .

 老师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后,引导学生观察运算结果,发现和总结式子有什么规律,指出几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老师点评:(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法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

 提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字母表达式是怎样的?

 学生总结二次根式的法则:·=(a0,b0),即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问题,并合作完成问题的习惯.

 [知识拓展] (1)·=成立的条件是a0b0,千万不能忽略.(2)此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中,··=(a0,b0,c0).·=(a0,b0),a,b既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含有字母的代数式.(3)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可以类比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运算,即系数之积作为系数,被开方数之积作为被开方数,m·n=mn(a0,b0).

 思路二

 出示教材第6“探究”.

 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    

 (2)×=    ,    ;  

 (3)×=    ,=    .  

 学生自己计算,并力争独立发现规律:×=,×=,×=.

 教师演算: ×=×5=, = =, ×= .

 由上面的特殊例子引导学生总结:·=(a0,b0),即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

  [过渡语] 你会应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吗?

 尝试练习(教材例1):

 计算:(1)×;(2) ×.

 学生独立做完后,同桌内确定答案,并记录下自己的错误之处,以便后面交流.

 [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由特殊例子推导得出二次根式乘法的法则,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先学会初步掌握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

 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思路一

  [过渡语] ·=反过来也成立吗?

 计算并思考:

 ①==    ,×=2×5=    

  = =    ,× =6×=    

 ③==    ,×=0.1×3=    

 你认为=    (a0,b0)

 学生计算后比较每一组的结果,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引导: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10,×=2×5=10,;同样, = =,× =6×=,则有 ;==0.3,×=0.1×3=0.3,则有.由此可以得出两个非负数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们算术平方根的积.

 进一步明确:=·(a0,b0).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思路二

  [过渡语] ·=反过来,就得到=·,利用它就可以将二次根式化简.

 尝试练习:

 化简:(1);(2)(m>0).

 学生讨论,得出:(1)先把被开方数化为202×10,再利用=·计算;

 (2)先把被开方数化为(9m)2n乘积的形式,再利用=·计算.

 解:(1)原式=×=20.

 (2)原式==·=9m. 

 教师针对练习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归纳:两个非负数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们算术平方根的积,=·(a0,b0).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尝试练习,练后进行归纳,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知识拓展] (1)a<0,b<0,虽然有意义,但是=·,而不等于·.(2)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可推广为:a0,b0,c0,=··.(3)公式中a,b既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但必须满足a0,b0.

 3.例题讲解

  (教材例1)计算:

 (1)×;(2) ×.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尝试练习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进行计算.

 解:(1)×=.

 (2) ×= ==3.

  (教材例2)化简:

 (1);   (2).

 教师引导发现:被开方数4a2b34,a2,b3这样的因数或因式,它们被开方后可以移到根号外,是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解:(1)=×=4×9=36.

 (2)=··=2·a·=2ab.

  (教材例3)计算:

 (1)×;(2)3×2;(3)· .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计算,其中3×2,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可以类比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运算,即系数之积作为系数,被开方数之积作为被开方数.

 解:(1)×===×=7.

 (2)3×2=3×2=6=6×=6×5=30.

 (3)· = ==·=x.

 [解题策略] 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把被开方数化为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与其他因数(或因式)积的形式,再开平方即可;被开方数是小数,要化成分数,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得化简后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当被开方数是和(或差)的形式时,要把被开方数写成一个数或分解因式,再化简.

 【变式训练】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

 (2) ×=4× ×=4× =4=8.

 解:(1)不正确.改正:==×=2×3=6.

 (2)不正确.改正: ×= ×= ==4.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给前面尝试练习错误的学生一次强化训练的机会,力争人人能过关.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进行相乘的运算,··=(a0,b0,c0).

 2.=·(a0,b0),用语言叙述为: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1.=·,a的取值范围是  (  )

 A.-4a4      B.a>-4

 C.a4  D.-4<a<4

 解析:由题意可知:4-a04+a0,a4a-4,因此-4a4.故选A.

 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

 A.4×2=8

 B.5×4=20

 C.4×3=7

 D.5×4=20

 解析:A,正确结果为40;B,正确结果为20;C,正确结果为12;D正确.故选D.

 3.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  cm cm,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解析: ×= =25(cm2).故填25 cm2.

 4.已知x>0,y>0,·=    

 解析:·=·=·=xy.故填xy.

 5.化简:(1);(2)(a0,b0).

 解:(1)=×=6×9=54. (2)=··=3·a·=3a·=3ab.

 6.计算:(1)×;(2)4×7;(3)3 ×5;(4)· .

 解:(1)×==6. (2)4×7=4×7=28=252. (3)3 ×5=3×5 =15. (4)· = =a.

 

 第1课时

 1.二次根式的乘法

 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3.例题讲解

 例1 2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