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药投资研究并不是那么困难

 善良的狼lxnefg 2021-04-27
首先要澄清一个迷思。一般认为,医药投资比较难,有专业门槛。但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理解是,医药行业投资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有较清晰的逻辑。对于未来的预测,相对而言有迹可循。

有些领域的投资看似门槛较低,其实不然。

比如快消领域,大多数人天天都接触快消品,但并不意味着快消的投资是容易做的。我们看过一个数据,宝洁公司每年推出很多新品,但两三年下来,可能其中很大一部分就不存在了。新品失败的比率是挺高的。

以宝洁对快消这么深的理解,这么多的资源,最后成功的新品都不多,为什么?因为消费者的心理没有那么好把握。

相反,医药投资,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壁垒,但基本有迹可循。

比如产品层面,判断一个新药的投资价值,它的适应症是什么,对应多大的市场,这个新药的效果如何,与竞品比较,优势、劣势是什么,企业的市场能力与销售能力有多强……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估计,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有多高,对应多大规模的销售。

这些基本是能够预测的,或者说“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很高。如果投资人稍微有些专业素养,对临床试验数据要有一些判断,对上述结论就更有信心了。如果专业素养更高一些、更有经验,从药品分子结构也能有一些判断。

在行业层面,逻辑也是非常清楚的。比如,伴随诊断这个领域的机会,已经出现了上市公司,而且我们相信今后还会有。

这样的机会,其实提前几年可能抓住。为什么呢?

在技术这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行业提出了“诊断驱动治疗”理念。以靶向治疗为例,要求确定患者的基因型,才能精准用药。靶向治疗的发展,必然推动伴随诊断试剂的需求。逻辑很清楚。

同样的结论,从不同层面可以得到验证。比如,对医疗成本、医保收支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前瞻性的判断,即通过用药的精准化,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医疗支出的性价比,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现在诊断类公司,尤其是一些伴随诊断类的公司,发展不错,这并非偶然。

再举一个例子。市场对于创新药非常追捧,相关公司的市值快速提升。这个机会,从逻辑上来说,非常清晰。

产业层面,中国药企从仿制走向创新是大势所趋。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各类政策都在推动产业向规范化、创新化转变,从药品的定价、招标到医保覆盖,都是如此。结果必然是产业内出现结构性分化。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投资时点?其实如果对行业政策持续跟踪,是比较容易把握住的。2015年7月22日药监局启动临床数据核查,业内称之为“722风暴”;随之出台药品的新分类标准,明确“全球新”才是“一类新药”。这些提高门槛的政策动向,放在我们对行业的理解框架下,很容易得出判断:真正的创新药机会来了!

如果对这个结论还不放心,再去跟踪一下近两年一些典型的创新药品种的销售表现,基本就能确定了。这是一个例子:如何通过对政策的跟踪和理解,形成投资逻辑,把握投资机会。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医药投资研究并不是那么困难,有迹可循。当然,判断涉及的因素很多,要求大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但判断的成功率可能是较高的,本质上是用大量的研究投入,换一个较高的正确率。

总结一下:前瞻的研究,无论对一级或二级市场,都非常有价值。而且,要得到有价值的结论,要素也是类似的,即:大量的调研和案头研究、专业能力、常识。大量的研究必不可少,在研究上的投入,往往是区别成败的关键。

另外,思考要独立,切忌人云亦云,尤其不要“让媒体代替自己思考”。媒体报道,不仅可能影响资产的价格(曝光率高的项目,往往不便宜),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导投资者得到错误的结论。

作者:季序我 博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