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251-260条

 幽默的数据线 2021-06-16

251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无太阳证和少阳证,烦躁,心下硬,四五日不大便,虽能食说明阳明里实热,然而脉弱,考虑有虚,用少量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安其烦躁,予以观察,若仍不大便,则增加使用小承气汤至一升。若仍不大便,虽不受食,说明里有燥屎,但若小便少,大便不硬的话,不可攻之。待到小便通利,大变硬则可用大承气汤攻之。


25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无发热恶寒的表证和大实大满的里证,但大便难,身微热,且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说明里热上攻甚烈,急下之,用大承气汤治疗。

253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出现发热,汗出,说明热蒸于里,津液损伤,宜用大承气汤急下攻之。

254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太阳病发汗不解,邪热传入里,出现腹满痛,用大承气汤攻下治疗。


255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有所减,亦微不足道,应用大承气汤攻下治疗。

256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应当用下法,宜用大承气汤。

257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下后,脉数不解,热仍未除,应有消谷善饥,下后不大便,说明有瘀血,宜用抵当汤治疗。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邪热内盛,下之,亦有转为便脓血的协热利。

259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发汗表热不解,寒湿在里,所以发黄。不可用下法,应当利小便治疗。

26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阳明病小便不利,湿热瘀于里,出现黄疸,用茵陈蒿汤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