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不通,就耳鸣!讲一张方子,打通血脉治耳鸣,源于经典实战

 wh文人与画士 2021-10-17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中医通过活血化瘀法,治疗耳鸣的故事。

啥意思呢?就是说,有些人,之所以耳鸣,不在于别的,而在于血不通。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0岁,医案记载姓陈。

大概在两周之前,她忽然感觉到自己有耳鸣现象。那个声音,形容不出来,但一直在耳边回响。

幸运的是,她的听力暂时没有受到影响。别人说什么,她还能听见。

此人到医院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鼓膜内陷”,治疗效果一般。

后来,几经权衡,她决定投中医治疗。

找的谁呢?是当代的中医临床家,周平安。周师是博士生导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刻诊,周师发现,这个患者很有意思。

她的特点在于,眼眶周围有暗黑色出现,而且自己描述说,平时总感觉手指麻木。

看舌头,发现舌色偏黯,舌苔偏白,脉象沉细。

这个时候,周师就对身边的学生说,对于这个患者,一般的治疗耳鸣的办法,肯定不行,必须要用活血化瘀的办法。

他老人家执笔,书方一首,我们来看看——

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生地黄1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15克,川牛膝15克,蝉衣10克,柴胡10克,葛根20克,枸杞子15克,甘草5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一共开了14剂。每日服用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不久,耳鸣之声渐渐变小,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后来,周师按照上方稍作化裁,继续投用,患者最终耳鸣声消失,连手指麻木之感,也几乎没有了。

这是周师的一张简单医案,我为你转述完了。

其实,这个医案和验方,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可以说没有多大难度。

你看,这个患者,眼眶发黑。这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当初,文老师我在学习中医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曾经说过,目眶发黑,要高度怀疑肾虚和血瘀两件事儿。至于说到底是谁,要结合其他症候一起来看。

现在,你看看上头这个患者,伴随手指麻木。这显然要考虑血不能濡养肢体所致。因此,血瘀引发的目眶色黑,可以被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患者舌色偏黯,也从侧面说明其血瘀的状态。脉象沉细,说明血行不畅,脉道滞涩。

由此可见,这个患者的整体问题,在于血瘀。淤血阻痹清窍,使得耳窍失养,这就导致他耳鸣。

所以说,要想解决这个患者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活血化瘀。我们看看当时周师开的配伍——

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生地黄1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香附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15克,川牛膝15克,蝉衣10克,柴胡10克,葛根20克,枸杞子15克,甘草5克。

这个方子,懂一点中医方剂学的人,一看就知道,其实是血府逐瘀汤的化裁。我们简单来梳理一下:

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红花、益母草、川牛膝,用于活血化瘀。

生地黄,滋阴增液,配合当归养血,以防止活血之品伤血。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若一个人肝郁气滞,则气不能帅血,必然导致血瘀。所以,这里用柴胡、香附、郁金来疏肝解郁。

以上这些,作为基础。在此之上,用葛根20克,扩张血管,以助淤血的化散。用蝉衣来疏风开窍,用枸杞子益肾,养肾精而濡耳窍。这就是全方的基本意图了。

可以说,周师的这张方子,立意明确,组法周正,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实,耳鸣这个毛病,中医来看,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虑肾不足。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考虑肝火、心火等等因素。淤血阻滞耳窍导致耳鸣,给人的感觉,不占主流。但是,平心而论,这样的患者还是有的。典型表现,就是耳鸣声不大,但绵绵不绝,伴随肢体麻木、身体局部顽固疼痛、舌色偏紫黯有瘀斑,舌下脉络粗张,或者皮肤甲错没有光泽,眼眶发黑等等淤血症候。这样的人,通过活血化瘀的办法,应该能得到一点效果。

医案中周师的方子,有一定代表性。非专业读者,应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总而言之,您记住,血通了,耳朵才不鸣。我们的血液,一旦失去对耳窍的濡养作用,耳朵就会发出呼救。耳鸣声,就是呼救声。我们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不能人家叫了半天,我们还是无动于衷。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