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民广场附近的舒蔡记,相信是很多人心里的白月光。很多像“生煎要撒白芝麻因为容易出油”的生煎硬标准,就从这里流传出来。 如今的舒蔡记守着2间小店面,从苍蝇小店改造成了明亮的沿街铺子,还在某点评上做起了团购。那么招牌的生煎是否反而会变味? 答案是……依旧很不错!虽然未必是上海最惊艳的生煎,但是底板焦脆,汤汁四溢,一口下去还是那份爆汁的鲜甜香醇。 作为汤汁皮冻生煎的代表,舒蔡记的生煎内含满满一包肉汤,基本上盛满一勺子算是基础操作了。汤汁里油花不多,说明生煎不算太腻。 不过有1说1,这份生煎肉馅里的酒味的确有点重,有人觉得是店家的特色,也有人觉得盖过了肉馅本身。我属于前者,但酒味一重的确联想就不太好。 再说说店名里另一个招牌:菜饭!好久没吃到这样一碗有香菇咸肉和香肠的教科书级别的菜饭了! 香肠和咸肉的双重口感暴击就不说了,最关键的是这碗菜饭有!锅!巴! 曾经我问我妈为什么家里菜饭烧不出这样,她指着店里的平底大铁锅骂了我半个小时。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香菇的鲜味盖过了青菜自身的那种脆爽的鲜,不过瑕不掩瑜,十几块钱吃到这样一大碗菜饭我很知足。 吃生煎要干湿搭配,所以我还点了一碗鸡鸭血汤,汤里的血块很嫩,清澈却不寡淡,味道还行。 ![]() 大壶春,上海无汤生煎界YYDS,坚守着老派生煎的发面做法,硬是在众多皮薄汤满的新派时代中里屹立不倒,可见有点东西。 老店也不缺新东西,这两年大壶春推出了小锅生煎,一锅3个味道:鲜肉、蟹粉和大虾。并且是真的用小锅煎出来的,就,怎么说,有种突如其来的INS风。 由于三个味道一起呈现,这里就不得不说上海生煎,乃至海派美食某种精致的细节了。细心点就会发现,鲜肉生煎和大虾/蟹粉生煎的收口是不一样的。 鲜肉的采用了褶子向下的传统包法,底板在加厚的同时变得更酥脆; 而蟹粉和大虾生煎由于需要控制火候,所以褶子朝上,蟹粉的开口没封住也利于散发食材的水汽。 鲜肉生煎一如既往,馅料带着甜味却不腻,外皮蓬松柔软,底很脆。其实无汤生煎最怕皮子和肉馅混在一起很油腻,大壶春处理的就一直非常好。 蟹粉生煎的蟹粉味道不明显,蟹黄查无此人。但总体调味不错,属于难办吃吃我会开心,但是第二次想再从我手里骗钱需要过很久很久。 大虾生煎我推爆,很好吃!大虾Q弹在线,特有的鲜味和猪肉配合的也很好,顺便增加了生煎的鲜美,两者混合起来的一点点汤汁升华一切~ 最后顺手点了一碗咖喱牛肉粉丝汤,和你想象的味道一模一样,只是粉丝很软,入口吸溜得很爽。 ![]() 晓燕生煎,魔都吃货们听到这4个字相比都会会心一笑。小店开在中山公园,多年上榜各种生煎排行,味道一直能打,从来没怯过任何一位生煎大神。 实探下来,确实是本期的全场最佳!鲜肉生煎吃完我甚至有点想鼓掌。一口咬破汤汁多到扑出来,肉馅调味刚刚好,带着一点点酱香的甜味。 并且晓燕的汤汁真的很多,看这满满一大勺的汤汁,还是在彪汁2-3秒后我才想起来盛着的。 生煎的底板相比其他的更为薄脆,一口下去汤肉面壳四重奏,我背后有仙女飞出来吹拉弹唱。煞根! 晓燕也是牛肉汤最浓(咸)的一家,源于牛肉分量给的真的很足。虽然有点偏干柴,但是别管。魔都牛肉汤里的肉就是这个样子。 在上海虹口公园的附近有条著名的甜爱路,沿着它走到头再转进山阴路上,一直走到鲁迅故居对面,就能到很多虹口小囡的回忆——光头生煎! 这家店在上海吃货们的眼里也是老牌的生煎大佬了。生煎肉馅也带着一点甜口,咬开后和晓燕生煎一样,充盈的肉汁喷涌而出。 为什么拿他家和晓燕比?因为坊间传闻光头和晓燕是父女,配方用的都是同一个,吃起来也真的很相似,只是光头的调味略重,汤汁也微微更腻一点。 这家的脆底是我最喜欢的,吃得出某种焦香气,看色泽的确有点火力过大,但或许就是要这样过火的热度才能催生出来更深邃的美拉德反应。 ![]() 阿德生煎,龙华地区朋友们的生煎之光。店面就开在龙华烈士陵园附近,每天一到中午注定人满为患。 在吃过这么多家神仙打架后,这家的鲜肉生煎讲真有一点点点无趣。当然肯定不算难吃,但确实略微显得油腻。 不过汤汁的分量很在线,底板焦脆,肉馅的味道也还行,只是少了一点点特色,感觉就是在吃曾经的小杨。再一查发现原来创始人就是原来小杨的员工,一切瞬间合理。 这家的虾仁生煎却让我很惊喜!谁能想到在一只小小的生煎里能吃到2-3只虾仁呢?分量耿直的同时,虾仁的口感也Q弹在线。 虾仁生煎在魔都不稀罕,但是这家能够尝得出河虾的鲜美却没有腥味,虾仁味和猪肉味还能彼此不抢戏,算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虾仁生煎!比小杨的大虾生煎好吃! 顺手加了一碗血汤,满口鲜辣粉的味道是双刃剑,一方面解腻,一方面的确会盖过生煎的鲜味。当然了6元一碗的价格也让我闭嘴。 哦对了!教一个点单小诀窍:如果你点1两鲜肉+1两虾仁就是25元,点2两双拼生煎就是24元,东西一色一样,省1元也是爱~ ![]() 上次扒《爱情神话》里的蝴蝶酥顺手测评了天钥桥路上白玉兰食品的面包,这次就冲着他家招牌生煎去了。说实话……不OK! 老实讲,这枚生煎的脆底搭配着肉汁是好吃的,像某种煎包一样,焦脆里透着肉香气,肉馅也带着鲜甜,确实看得出功底和心思。 但是败笔就在于生煎那份厚厚的皮子太腻了,又黏又软,又没有大壶春那般的宣软酥松,整个生煎闷特的时候实在太过HEAVY。 毕竟小时候吃生煎只吃底会被姆妈骂死,所以这家我不是很推荐。 ![]() 能把生煎包卖到美国加拿大的确是要谢谢你的付出,但是身在魔都,这样的生煎包的确有点拉胯…… 首先汤汁非常少,从无汤生煎的角度来说,肉馅调味过重且油腻,搭配厚重的面皮腻上加腻,我吃不出一丝亮点 这次配生煎的是一碗蛋丝汤,平平无奇,咱就是说,蛋丝都能单独拎出来煮碗汤这件事我也是没想到的。 ![]() ![]() 丰裕生煎也算是我在上海的另一个生煎噩梦了。分店开的很多,但是生煎却……一言难尽。 一夹起来就发现生煎很“轻盈”,面皮很绵软,却并不是好事,因为容易在嘴里变得黏腻。咬开之后没有汤汁,一只生煎彻底失去灵魂。 肉馅的调味很平淡,微微的酒味拯救不了一切,我觉得无论从新派还是老派的角度来说,都不是我心里最爱的那一口。 ![]() 但是!跟着套餐一起点的这份菜泡饭倒是不错!有青菜和香菇的鲜美,还能吃到咸肉的肉香,全部一起热乎乎吃下去很舒服。 讲道理,作为可能是全世界最爱吃生煎包的城市,上海的生煎宇宙又何止这几家店。 而这篇文章写出来也不为了单纯黑小杨,其实我反而觉得小杨生煎还可以……至少品控一直在线。 ![]() 但,生煎界的老店新店一浪接一浪,有些东西却已然悄悄逝去,比如我心里永远的遗憾——飞龙生煎。如今看点评已经转型,连测评的必要都没有。 2022年开局也是依旧魔幻,虽然魔都生煎不至于到吃一口少一口的程度,但是也希望那些老底子生煎店可以再长寿一点。 再给新老食客们一点打卡的机会,也算是保留了魔都这座城市烟火气的一点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