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节 复合病机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2-03-18


一、太阳伤寒(本病)

基础病机:表束+表热(阳)+表实(津液绝对有余,凝滞在表而充盛——无汗)——典型太阳病。

正药:麻黄。

治法:(辛)苦温宣泄。

方证:麻黄汤(证)。

解析:太阳伤寒是太阳病之本病,它是一个复合病机,是由基础病机表+实+热构成的。卫阳津液绝对有余而充实在表去抗争风寒,卫阳津液充斥有余故恶寒无汗而身痛,这就是太阳伤寒。只有太阳伤寒才是典型的太阳病,即太阳病本病。本病是最能代表本经特点的典型疾病证型。

所以最能代表太阳病特点的就是太阳病伤寒证,而不是中风证。后世很多医家在研究伤寒的时候认为,中风是太阳病的一个典型的代表证,桂枝是太阳病的正药,桂枝汤是太阳病的正方,其实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六病皆有中风,唯太阳、少阴有伤寒,典型的麻黄剂都是宣散泄越之法,只为此两经表病而设。如: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少阴病位+水气病邪);浮者,宜杏子汤(太阳病位+水气病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太阳和少阴都会出现典型的表位实邪困束为所急所苦的病机层面,而他经病的此种病机则不会如此典型。太阳表寒为阳病实病而寒实困束,少阴表寒为阴病虚病而寒实困束。故而在基础病机层面,表寒可以涵盖太阳伤寒与少阴伤寒。在治法上,都以麻黄剂辛温泄越,太阳病之阳病实病而寒实困束则配合杏仁类苦泄之,少阴病之阴病虚病而寒实困束则配合附子类温补之。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伤寒论》46条)

本条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1.鼻衄在表实层面可用麻黄

衄血用麻黄而不虑其耗血动血者,缘由表实而津血凝滞有余,则需麻黄决散以逐恶血、和营卫、畅血脉。

2.阳气属于津液

此条文“阳气重”而用麻黄汤者,缘由阳气乃津液之其一代名词。卫阳津液在表凝滞过度而充斥充实,则日“阳气重”,则需麻黄决散以泄卫阳、和营卫、致津液。

若以后世理论,阳气重则需用凉药阴药,岂可再以麻黄汤发越?此亦可证明,《伤寒论》是独特之体系,若以后世理论概念来解读则会格格不入。所以学伤寒之要,需树立本源之正确概念,而不能以后世之理论概念先人为主,则如楷法人隶之戒。

又如: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论》51条)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伤寒论》232条)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论》52条)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55条)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伤寒论》2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论》35条)

这些条文中的“浮”“表”“数”“紧”“衄”“伤寒”“恶风”(类似)“阳明病”(热)、“喘”,表现出太阳病的表、实、热、风寒、水气、津血实而壅滞在上
焦和表位的病机特点,所以脉数有表热而用麻黄汤对治,这是典型的仲景体系的辛温解表热法则,而同样表现为脉数而喘的阳明病,则需要以寒胜热的阳明法。所以,六病治法是泾渭分明的,这也是仲景开创了辨证论治先河而被尊为医圣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