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手风景,右手历史》之一

 光明心手札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密云古北口镇的雄关之下,有一座“杨令公庙”,始建于公元1025年,是为纪念北宋抗辽名将杨业建造的。
    杨业,著名的“杨家将”第一人,他的庙在古北口,让很多人误以为他就是在这儿抗辽的,当地很多景点资料也都如此宣传。其实,当年北宋对辽国的作战前沿,局面最好的时候也只是向北推进到现在天津海河口—霸州—易县拒马河一线,离古北口往南还要两三百公里。杨业抗辽,据考证主要发生在雁门关一带,他重伤遭俘后被押往辽国陪都南京(今北京),“绝食三日而死”。辽人对他非常钦佩,后来立庙纪念。巧合的是,离庙不远处有一座“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纪念碑”,据说当年侵华日军也曾因为佩服抗日牺牲将士而为他们立起“支那七勇士之墓”的墓碑。
    现在看到的杨令公庙并非原貌,经历多次重修,庙里面的人物也是按照说书人口口相传的杨家将塑造的,写实少虚构多,连杨门女将也置身其中。不过,古北口的杨令公庙始建于北宋倒是货真价实,最早被称为“杨无敌庙”,因为杨业与辽军打仗经常出奇制胜,敌人望风而逃,所以被赞为“杨无敌”。北宋诗人苏辙(1039-1112)出使契丹,曾写过《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中第六首就是《过杨无敌庙》,这事发生在1089年,苏轼专门写下《送子由使契丹》,“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当时辽国经常无故扣押宋朝使者,苏家“一门三进士”,名声远播,苏轼交代弟弟当心“务虚名而处实祸”,不要刻意流露才华,安全归来最重要,爱弟之情溢于言表。
    比苏辙稍早的北宋名臣刘敞(1019-1068)也曾出使契丹,留下一首《杨无敌庙》:“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宋史》记载当他走到古北口时,契丹人故意绕路,没想到刘敞熟知地理,马上纠正,让契丹向导惊讶惭愧。“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可见,当时的古北口和杨令公庙已经知名于世,宋人往往借怀念杨令公而抒解大宋卑辞厚礼对待辽国的屈辱感,可谓“万里胡人犹破胆,百年将士独伤心”。
    杨业之死,从根本上讲是死于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富而不强,有人归罪于宋太祖赵匡胤以文立国,实在有点冤枉。北宋初立,五代十国的乱局尚未结束,“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思维惯性还在,赵匡胤本人正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倘若不整合军队、消解军阀,历史必定重演。到时不仅“求为匹夫而不可得”,恐怕又要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了。因而,强干弱枝、频繁调动将领、“杯酒释兵权”等等都是当时必要而又成本最小的办法。况且,赵匡胤本人行伍出身,军事才能突出,军内威望极高,治军很有一套,他在位时完全不用担心因此而导致的军队战斗力削弱问题。
    对北宋积弱负主要责任的,应是宋太宗赵光义,他两次冒冒失失的北伐:第一次,御驾亲征,不仅轻敌冒进,还瞎指挥让军队摆队形,中了辽军埋伏,赵光义差点做了俘虏,中箭受伤后驾着驴车狼狈逃回;第二次,偏听偏信,盲目自大,不知己更不知彼,再加上用人不当,三路大军最终大败而回。赵光义不仅军事才能比赵匡胤差得太远,用毛泽东的话说“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又只会一味死守重文抑武的陈规,不能因时制宜做出改变,根本无法战胜辽国的草原骑兵。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两次北伐失败均是因人祸而起,自此宋军元气大伤,被辽军吓破了胆,再也无力北进,战略态势由攻转守,治国方略彻底调整为重内虚外、由武转文。杨业正是在第二次北伐时,为了掩护军民撤退,而被辽军包围俘虏的。或许,杨业恰是一个符号——他的陨落,代表宋朝丧失了尚武精神。
    古北口“南锁京师,北捍朔漠”,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皇帝出关狩猎避暑,每年也都从此经过,镇中至今仍存有古御道的遗迹。康熙曾赋诗《回銮抵古北口》,“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时平不用夸形胜,云物秋澄斥候闲”,粉饰自己治下岁月太平,地势险要也没什么用处,连负责侦察的斥候都无事可做。可是,斥候闲下来,是不是危险就来了?或许,康熙没有留意到旁边的杨令公庙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